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讨论世界历史的变迁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所谓合力理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合力理论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生动描述。

——摘编自宋伟《世界政治变迁的根本动力与作用机制》

材料二   正如俞正梁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此外,因为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可以加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机会,由此导致现有的经济大国之间的实力地位跌宕起伏、此消彼长,并有可能使原来已有一定实力的准大国一跃升为新的世界经济大国。多年来,第三世界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集体斗争方式不断为变革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而不懈努力着;欧盟、日本等国纷纷在联合国改革、世界新秩序构建等方面做出了新的努力和构想;中国、俄罗斯以及印度、巴西、东盟、非盟和阿盟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国际组织,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经常在一些重要的国际场合上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口号。目前,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冢和地区,有2000多个民族,它们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各不相同。这些种类繁杂的全球问题如果是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主宰,根本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迫切需要世界各种政治力量通力协作,共同协商解决。

——摘编自李德俊 毛和荣《试析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及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合力理论”解读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走向,并分析其主要动因。
2024-01-1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7年,苏联《共产党人》杂志第9期上刊发的《关于建立“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一文,认为在帝国主义条件下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统一的经济体系,共同市场只是各国垄断集团达成的暂时妥协,它必然会“损害较小国家主权”而导致矛盾激化,最终“土崩瓦解”。另一方面,与斯大林时期一样,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对“联合欧洲”的潜在安全威胁同样担忧,并采取了一些可能的措施予以应对。

——摘编自严双伍《苏联对早期欧洲一体化的反应与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政府把实现欧洲一体化作为其重要战略。在美国人看来,北约是欧洲一体化的最基本部分,即使1960年后,法国曾作为第三种力量挑战美国的欧洲战略,美国因法国问题与欧共体的关系有些紧张,但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政策并没有改变。美国把欧洲一体化作为大西洋一体化战略的一部分,19627月,美国总统肯尼迪说过,我们认为一个强大的、联合的欧洲是我们的朋友和伙伴,而不是竞争者,援助欧洲一体化是我们多年外交政策的基点。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认为联合的欧洲更有利于美国的全球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总统卡特访问欧共体总部时承诺,要给欧共体无限制的支持。

——摘编自张东升《析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欧盟和欧洲一体化》

材料三   1970628日的《人民日报》在报道法国总统对欧洲政策时,重点强调了“法国决心同西欧共同努力,建立一个独立于美国和苏联的欧洲”。同时还指出英国被接纳为“共同市场”成员国“反映了西欧各国联合起来反对超级大国控制和干涉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发展。这是对美帝在西欧摇摇欲坠的霸主地位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人民日报》将欧洲共同体视为一个经济政治联合实体,突出强调了西欧联合具有反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一面。

——摘编自戴轶尘《论1975年中国和欧共体建交的战略基础及其国际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苏联、美国对早期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对早期欧洲一体化的看法。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美国、中国对早期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和做法。
3 .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各大公司在“联合起来对付美国巨人”口号下,签订合作协定,同美国资本展开竞争。联邦德国资本积极打入美国市场,报纸鼓吹“真正的伙伴关系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必须“加强德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来对付美国的挑战”。这反映出(     
A.德美外交关系的恶化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C.美国对欧洲政策调整D.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4 . 1974年,美国与沙特签署“石油美元”协议,形成了石油—美元—美债的有机组合。2007年,俄罗斯在圣彼得堡成立了以卢布为计价单位的石油交易所;2008年5月,伊朗提出彻底“去美元化”,欧盟对伊石油交易用欧元结算;日本近年来也在中东推销以日元为计算方式的日本国债。据此可推知(     
A.美元的霸权地位已经丧失B.政治多极化趋势有所发展
C.美国与其盟友的关系恶化D.能源危机改变了大国关系
2024-05-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5 . 60多年前,人类曾经站在了核战争的边缘……漫画,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描绘了这一历史镜像。

第一组:

     

图A《让我们为这东西加把锁》 美国漫画             图B 《古巴导弹危机》英国漫画

第二组:

图C 《我比你更疼》美国漫画        图D   《如果你们撤......我们就撤......》英国漫画
1.以上两组漫画的主题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单选)
A.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B.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C.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D.两大阵营激烈对抗
2.观察第一组:面对危机,两幅漫画所呈现的解决方式有何不同?
3.观察第二组:两幅漫画对于危机结局的认识有何不同?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漫画作为史料的认识。
5.“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巴导弹危机给予世人怎样的启示?
2024-04-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美国总统卡特把苏联1979年进攻阿富汗当作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挑战,他一方面呼吁世界各国对这种行为进行谴责,另一方面通过了制裁苏联的措施;里根上台以后更是屡次攻击苏联为“邪恶帝国”。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也对苏联进行谴责。据此可知当时(       
A.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初步显现B.美国主导了世界舆论的方向
C.苏联国际形象受到严重冲击D.美国和平演变政策成效显著
2024-04-16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7 . 1973年在石油危机爆发之际,访问东京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对田中首相说:“不要屈服于阿拉伯国家的无理恫吓。”田中反问道:“那么,美国能给日本保证石油的稳定供应么?”基辛格答道:“眼下谁也做不到这一点。”田中说:“这样说来,日本只好作出自己的反应了。”这反映出(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美日同盟关系的破裂D.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24-03-22更新 | 26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资本积累与工业化进程】

材料一   英美等西方国家工业化起步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往往伴随着殖民地扩张、奴隶贸易以及不平等交换,在完成工业化起步的同时,往往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无业工人,引发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二战后,日本工业生产不足30年代的一半,贸易发展停滞不前,通货膨胀盛行,经济秩序混乱……1948年,美国国会成立了1.5亿美元的“自然纤维周转资金”,资助日本发展纺织业生产;通过“美元对等资金”向日本贷款8.6亿美元;1954——1955年提供了2.16亿美元的贷款;1958年通过世界银行向日本提供了2.5亿美元贷款……此外,美国私人资本也大量涌入日本,成为日本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保证了农村经济剩余不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占有,保证了农村剩余最大限度留在国内,为国家将农村经济剩余集中起来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做了准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

——摘编自何二龙、孙蚌珠《土地、城乡关系及中国式工业化》

材料二

年份

第一产业产值(亿元)

第一产业占比(%)

第二产业产值(亿元)

第二产业占比(%)

第一产业就人口占比(%)

人口城镇化率(%)

1952

346.0

51.0

141.8

20.9

83.5

12.46

1957

433.9

40.6

317.0

29.6

81.2

15.39

1977

950.6

29.5

1509.1

46.9

74.5

17.55

1987

3233.0

26.8

5251.6

43.6

60.0

25.32

1997

14441.9

18.3

37543.0

47.5

49.9

31.91

2007

28627.0

11.1

124799.0

48.5

40.8

45.89

2017

65467.6

7.9

334622.6

40.5

27.0

58.52

——摘编自任保平、张星星《新中国70年工业化发展进程的演进及其未来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资本积累的英美模式、日本模式和中国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中国模式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工业化进程。
2024-04-04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八市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冷战结束后,大国之间形成了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既矛盾冲突又协调合作的“多角互动”关系,也有中、美、日、俄“四角关系”。据此可知,“多角互动”(     
A.表明国际力量已完成重组B.反映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说明美国主导着国际局势D.体现了霸权争夺的集团化
2023-09-08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1971年,面对世界五大力量中心快速发展,美国支配地位受到威胁的现状,尼克松指出“决定1945年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和实践的条件”已经成为过去,“我们的政策必须进行调整”以“迎合一个新时代的需要”。对尼克松所指的“新时代”描述最恰当的是(     
A.局部战争的爆发B.两极格局的瓦解
C.多极化趋势出现D.经济全球化推进
2023-08-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