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①欧共体的成立②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苏联军事力量的削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8-04-03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2011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漫画。对漫画内涵的解读正确的是
A.美苏核均势背景下的两极对抗
B.美苏之间爆发了直接战争冲突
C.“冷战”格局下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D.“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共存与合作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巨变,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材料二: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三:接受马歇尔计划的西欧国家,其经济计划受美监督,撤销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率。为促使法国在对德政策上与美国一致,美利用“马歇尔计划”使法国就范。
(2)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
材料四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3)材料四中所说的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它们关系的改变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五: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六: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99日)


(4)根据材料五和材料六,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2018-02-1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2006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D.北约成立
2018-02-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标志着两极对抗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华约解散
D.柏林墙倒塌
6 . 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①控制西欧国家
②遏制苏联力量
③援助西欧发展
④推动欧盟建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8-02-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欧共体成立后发展迅速,影响不断扩大。下列与之有关的评述,正确的是
A.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B.促进西欧经济繁荣政治稳定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D.导致美苏两极格局迅速瓦解
8 . 二战后,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扶植、控制西欧国家的措施是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9 . 欧共体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联合整个欧洲一致对外
B.加强西欧国家经济实力
C.采取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开始逐渐摆脱美国控制
2018-02-08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夏季会考历史试卷

10 . 世界政治格局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写出上图空白处的事件,并指出该事件开创性的意义。

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绝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在西欧人看来,美国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北约以及遏制政策都属于防御性质,是被苏联扩张主义所引发的;但站在苏联人的立场上,这些却都是充满敌意的行动。

——《现代世界史》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冷战”出现的原因。

某学习小组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搜集了如下资料:

①1949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方针。

②1949年,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

③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④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⑥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3)运用上述材料,提出两个观点,完成下表。

资料序号

可论证的观点

观点一:

观点二:

2018-01-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