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对下图中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多极化国际格局已形成   
②欧洲版图发生重大变化
③世界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④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挫折
A.①③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2 . 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会议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A.联合国B.华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D.欧洲共同体
3 .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也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最正确的理解是
A.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控制欧洲国家B.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C.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D.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4 . 某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和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权利法案》颁布时
B.罗斯福新政实施过程中
C.十月革命成功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
5 . 阅读如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材料二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
——罗斯福(1944年)
材料三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材料四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了苏联与美国的什么意图?
(2)根据材料一至材料四概括出美苏战时合作关系破裂的原因。
(3)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对抗措施使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完成下列表格。
2016-11-18更新 | 6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
A.扶持西欧国家B.遏制共产主义
C.对付国内共产党势力D.将美国的意识形态强加给西欧各国
2016-11-18更新 | 3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中说道:“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当时冲击世界两极格局的新力量是
①西欧的联合                                      ②日本的重新崛起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猖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07·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8 . 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016-11-18更新 | 1282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