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2019-01-30更新 | 1842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2019-01-30更新 | 1613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2019-01-30更新 | 240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3-2014年黑龙江双鸭山市一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4 .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指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美国
A.计划挽救全球经济危机
B.积极援助苏联和东欧
C.实施“欧洲复兴计划”
D.筹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5 . 填空题
①红军长征中召开的使党转危为安的会议是_________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⑤唐朝加强皇权的中央官制是____________
2019-01-21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一位美国学者如此形象地描写二战后美国与某大国关系:“每一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此大国最有可能是
A.日本
B.法国
C.苏联
D.中国
7 .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就是标志着冷战开始的
A.杜鲁门主义
B.北约
C.苏联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展开冷战,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其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D.德国的分裂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冷战“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2)根据材料二,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01-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二战后初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美国的经济需要欧洲的销售市场,同时美国从它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和出于它自己的经济原因,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他是指美国
A.发表“铁幕”演说
B.提出杜鲁门主义政策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