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2019-05-07更新 | 10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32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2 . 有学者评论说:“东欧各国人民在抛弃信誉扫地的政治和经济机构时,并不一定就放弃了他们原先给予希望的、但被那些机构的头头们所背弃的理想。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那些新解放的社会要仿效的十全十美的样板。”作者所评论的史实是
A.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
B.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的建立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的情形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表现
3 . 有人说,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随着苏联的变化而转换,下列可以为此提供证据的是
A.苏联是二战后实力最强的国家
B.苏联解体促成了多极格局
C.苏联掌握着二战后全球霸权
D.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4 . 美国某学者曾经在其著作中写道:“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美国当时受到限制的国际力量主要有
①欧共体
②日本
③俄罗斯
④中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 . 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困难,美国提出应对措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并意图控制西欧。这一举措是
A.建立北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铁幕”演说
2019-03-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黑龙江省“三区一县”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最新型的美国汽车》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二战后美国对欧洲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美元贬值
B.刺激汽车工业发展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推行杜鲁门主义
7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共同体内部贸易额占成员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从30%提高至50%。20世纪80年代,欧共体工业生产增长了20%,区内贸易额从1982年的55%上升到1988年的62%。这说明
A.欧共体经济实力超越了美国
B.欧盟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实体
C.欧洲联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欧共体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
8 . 1947年5月3日开始实施的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但近年来日本安倍政府一再表达修宪野心,试图重获交战权,使日本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日本修宪的主要目的是
A.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获得亚洲地区主导权
C.军事实力持续增长
D.拒绝反思二战的责任
9 . 法国缺煤,尤其是缺乏炼钢用的焦煤,过去一直是从产煤丰富的鲁尔地区和靠近法德边界的萨尔地区进口。西德的铁矿石藏量不大,鲁尔地区所用铁矿石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直是法国的洛林地区。这反映了
A.法德发生战争的必然性
B.法德和解的现实需求
C.一战爆发的潜在性危机
D.美国干预西欧的契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对下表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了中亚及周边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
B.各大区域性经济集团把发展重点转向中亚及周边地区
C.中亚及周边地区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成为发展的障碍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抬升了中亚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地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