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一体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天赐良机,欧洲人紧紧抓住这一意想不到的历史机遇,促使欧洲一体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材料中“天赐良机”是指
A.“冷战”结束B.“北约”轰炸南联盟
C.“北约”解体D.不结盟运动兴起
2 .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许多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说明(     )
A.世界格局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
B.世界各国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C.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3 . 1969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在向联合国大会所作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12个月中,国际形势仍在恶化。……我几乎说不出整个世界在实现《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目标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而且,我强烈地感到时间愈来愈不够用。”该报告
A.对当时世界形势作出了错误猜测
B.指出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和平存在较大隐患
C.理性分析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D.认为美苏争霸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4 . 1970年开始,西欧不顾美国反对,开始加强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希望能缓解东西方紧张气氛、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让步换取苏联在其它方面的让步。这表明
A.西欧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欧洲经济联系的政治色彩浓厚
C.西欧迫切需要缓解“滞胀”危机D.苏联改革优化了西方投资环境
5 . 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银幕上美苏文化较量
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
C.冷战波及到文化领域
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
2019-10-11更新 | 235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的美国政治是“双城记”,一城是华盛顿特区,另一城是好莱坞影城。华盛顿特区为政策、权力运作之所:好莱坞则供给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据此可知,美国在“二战”后
A.政府对电影企业的直接控制加强
B.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
C.政治运作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D.影视艺术渗透了官方意识形态
2019-09-05更新 | 711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针对“美国------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此项政策苏联采取应是:
A.马歇尔计划
B.成立北约
C.成立经互会
D.成立华约组织
8 . 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美苏“冷战”的开始
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2019-08-20更新 | 119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B.成立华约组织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2019-08-11更新 | 52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第一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C.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D.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