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如,二战后“西方”的概念其内涵是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加剧
D.欧洲国家间联系密切,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3 . 1949年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国应消除其国际经济政策中之冲突,并鼓励任何缔约国或所有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该条规定对于美国来说
A.有利于从经济上控制欧洲
B.增强了遏制苏联的经济实力
C.马歇尔计划的使命已完成
D.强化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
4 .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国际格局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20世纪先后形成了四个重要的国际关系格局。
问题:
(1)在方框中依次填出20世纪先后形成了四个重要的国际关系格局。
(2)结合史实叙述二战后至今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
2016-11-18更新 | 7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上海松江二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下列哪一史实实现了雨果的这一理想?
A.欧洲已构筑友爱关系的基础
B.欧洲国家都已加入欧盟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2016-11-18更新 | 5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上海松江二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1991年底,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红旗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旗。这标志着
A.欧盟建立B.东欧剧变C.苏联解体D.华约解散
7 . 一位德国人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小时候,每天经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与此人叙述的经历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A.德国统一B.东欧剧变C.苏联解体D.欧盟成立
2016-11-18更新 | 8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历史试卷
8 . 以下是前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几组言论,请回答相关问题: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1949~1963)阿登纳认为:从历史来看,欧洲大陆之所以一直就战乱频仍,动荡不安,主要是由于各国争霸欧洲造成的,尤其是德法两国之间的争夺。“德法之间的紧张关系,给世界造成了……灾难”,因此,如果这种争夺不停歇,即“德法两国不能真正和解,欧洲就不会太平”。阿登纳还认为,近代以来欧洲大陆短暂的和平与稳定,主要是依靠国家(集团)之间的均势,即力量的平衡来维持的。这个平衡体系是“从17世纪到18世纪初逐渐形成的”,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均势……并非总能使和平得到维护”,而且均势的可变性很大,“很可能是脆弱的”。因为各国出于自身不同的利益或者某国随着力量的强大而不满足于均势现状时,都会使均势被打破,从而导致战争。
——《新全球史》
问题:
(1)概述近代历史上,德法两国之间有过怎样的“紧张关系”?
(2)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均势”为什么是“脆弱”的
(3)在“阿登纳时代”,是如何为欧洲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努力的?
2016-11-18更新 | 7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1951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是因为
A.舒曼计划提出B.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C.欧洲共同体成立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