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制订马歇尔计划时特别强调,这一援助计划必须是一个综合实体,“我们绝不能把这种援助放在零星给予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将来可能给予的任何援助,应该是治本的,而不是治标的”。这表明美国
A.决意承担世界经济的复兴
B.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C.推动欧洲走上一体化进程
D.将对外战略重点放于欧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7年,美国商务部长哈里曼声称:“美国不可能独享繁荣和自由,当其他地区的人们看不到希望、被迫屈服于独裁统治时,美国也将最终失去自由。”此言论意在
A.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B.巩固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C.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D.推动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建立
2017-12-13更新 | 8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说:“我们必须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政府企图……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否则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这一言论
A.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B.导致美苏“冷战”正式形成
C.直接促成了马歇尔计划
D.影响了战后国际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3年底,盟国首脑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即对朝鲜的命运提出了构想,由美英中三国首脑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写道:“我三大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认为朝鲜不具备自治能力,需由苏中美三国共同托管,托管期愈短愈好。斯大林表示同意并建议邀请英国参加托管。这说明
A.二战后期的国际会议决定打上大国政治的烙印
B.二战后的朝鲜战争是中美苏在朝鲜的利益分配不公造成的
C.二战后期就已经露出冷战的端倪
D.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能力
5 . 1962年《人民日报》社论批判赫鲁晓夫在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冒险主义”和“投降主义”即“在战略上不敢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又轻率、鲁莽,那就既会在战略上犯投降主义的错误,又会在战术上犯冒险主义的错误”。由此可知当时中国的态度是
A.批判苏联在冷战中的不作为
B.反对苏联核冒险中的错误行为
C.赞扬美苏妥协维护世界和平
D.发出对抗苏联示好美国的信号

6 . 美国战略家斯特劳斯·海普宣称:“为了美国的利益,最好能适应这样一种世界秩序,即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势力中心,由这个中心来控制平衡和稳定,而这个控制权最好在美国手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之后是美国军事战略最多变的时期。因为美国受到了世界人民革命、中国和苏联崛起以及核武器这三大因素的影响,出于争夺世界势力范围的考虑,美国军方围绕其全球战略制定了不同的军事战略。

——陈海宏《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材料二美国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地缘政治思想”,即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均属于美国的“边缘地区”。美国要用外交和军事上的努力来使这些边缘地区的国家服从其控制。这些边缘地区主要是:西欧、近东、东南亚和远东各国。耶鲁大学教授斯皮克曼毫不掩饰地说:“谁要能占有边缘地区,谁就能统治欧亚,谁要能统治欧亚,谁就能支配世界的命运。”

——[苏]沙夫罗夫《局部战争今昔》

材料三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美国的最高战略就是要维持和扩展美国的这种优势地位,越久远越好。但是,仍然有一些潜在的大国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不满,试图改变它。

——唐岚俞晓秋《“美国新世纪计划”介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根本目的及影响美国制定军事战略的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欧洲和远东是如何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的最高战略能否实现?并说明原因。

7 . “一带一路”是自东向西的东西经济交流共荣之路,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史西洋”,“皇上命和等帅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所以宣德化(朝廷的恩德)而柔(安抚)远人也”。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郑和。”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达伽马的航海活动的不同点?

材料二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材料三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对比中国“一带一路”构想与近代西方国家的对外交往在方式上的不同。

材料四   “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开始执行,共有15个欧洲国家接受援助。到1951年底,美国共向它们拨款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你如何认识这一观点?

8 . 尼克松在1972年接受专访时说:“世界历史上享有长期和平的唯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尼克松的观点表明
A.两极格局没有存在的必要B.美国已经放弃霸权主义
C.势力均衡一定会带来和平D.多极化的趋势已经显现
9 . 下表是某国际组织的资料,该国际组织是
成立时间1949年
组织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总部驻地布鲁塞尔

A.北约B.华约C.欧共体D.不结盟运动
10 .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以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来维护西方世界的安全。而基辛格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却采取了通过美国与苏联的对话和合作的方式来共同促进既有国际秩序的稳定。美国这一政策的演变
A.表明美国已经放弃了世界霸权主义政策
B.成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C.体现了美国国力变化下外交策略的调整
D.说明美国沦落为世界二流国家
2017-07-04更新 | 313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