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0 道试题
1 . 两极两极世界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一个重要特征,材料一是某校学习小组梳理的发展过程,该小组认为它经历了形成时期、对峙时期、解体时期三个阶段。

材料一   形成时期:1900年后的45


材料二   威尔逊总统:“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望我们给予领导与指引。”

材料三   杜鲁门总统(1945-1953)在《联合国宪章》签署后发表演讲:宪章的签署“实现了30年前那个伟大政治家——伍罗德·威尔逊的理想。”


(1)阅读材料一,请将下列内容前的字母填入材料一中相应的空格内。
A.苏联解体   B.“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
C.美苏合作共同反抗法西斯   D.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经济强国
E.欧洲复兴计划
(2)概括材料二中美国的意图。为实现这一意图,威尔逊做了何种努力?
(3)杜鲁门总统任期内“威尔逊的理想”实现了吗?请结合史实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马岛之战是指1982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马岛战争前,英国经济长期停滞,撒切尔夫人改革推行不力,经济萧条。国际上,美苏开始了“新冷战”,美国迫切需要欧洲盟国的支持。阿根廷国内则因为严重的债务危机引发了军政府信誉危机,迫切希望转移国内视线。英阿两国并不热切的外交斡旋失败后,阿根廷首先开战,然而很快,英国在马岛战争中获得了完胜。撒切尔夫人个人威望高涨,并成功连任,得以继续推进其改革,英国经济重现活力。英国借助战争胜利重振了其大国地位,有力地证明了,它的外交政策“不光是没完没了地从昔日帝国的阵地上撤退,起码在涉及英国的重大利益时,只要有美国的声援,哪怕是美国保持中立,并且在不与苏联发生直接时抗的情况下,它还是能够运用军事力量来解决某些问题的”。撒切尔夫人还借助战争强化了英美特殊关系。

——摘编自马维强《20世纪英国转折点上三次局部战争的影响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根廷与英国马岛之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岛之战对英国的影响。
3 . 下图是美国里根政府对波兰的无偿援助与贷款趋势图(数据来源:美国国家统计局。)美国此举意在(       )
A.彰显美国的霸主地位B.推行马歇尔计划
C.为了向苏联施加压力D.实践凯恩斯主义
4 . 大国关系

材料一   19491228日,法国总统奥里奥尔表示:“我认为这件事(承认新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不能等人家来逼着我们承认。”就在法国政府内部主张承认中共政权的意见趋于一致,并准备采取相应行动时,美国开始对法国直接施加压力。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更是表示:“美国国务院坚决反对法国承认共产党中国的想法……如果法国坚持这个想法,美国国务院可以改变其在印度支那事务上的态度。”当时法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对美国严重依赖,尤其是期待美国维持对法国从事印度支那战争的军事物资支持,再加上中国政府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法国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的考虑。

——摘编自黄庆华《中法建交始末——20世纪40~60年代的中法关系》

材料二   1964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冲破重重阻力,以无比果敢的政治气魄,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法方这一愿望也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积极回应。在双方共同努力和积极推动下,中法建交公报于1964127日正式公布。中法建交轰动世界,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从而打破了西方对中国长期以来的政治和外交封锁。

——沈孝泉《中法建交50年:在大国关系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材料三   中法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随波逐流,不随风起舞,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法建交的影响。
2022-04-04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世界历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19492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图中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材料二   195012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RED CHINA'S 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材料三   197226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1)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为什么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民主统一”?其实现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周刊的封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 . 1961年,赫鲁晓夫要求美国撤除土耳其导弹作为其撤除古巴导弹的条件,肯尼迪提出“虽然我们可以确定适当的步骤将会实施,但在公开场合总统的决定与古巴事件无关”。据此可知
A.美苏结束了争霸状态B.美苏相互妥协避免了危机
C.美国获得了重大胜利D.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措施
7 . 美国杜鲁门政府曾组建了以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者为主的机密研究小组,借助大众传播理论、心理学和人类学知识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实施对苏广播。这表明
A.对苏冷战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共识B.意识形态对抗阻碍了世界文化交流
C.冷战推动了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D.官民合作使冷战宣传呈现专业特征
2022-04-03更新 | 39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1948-1953年,好莱坞制作了大约70部明确反共的电影,其中光1952年这一年就制作了12部露骨的反共电影。这些电影集中地表现共产主义对美国乃至自由世界的渗透与侵蚀,“邪恶”的共产主义敌人几乎无处不在。此时,好莱坞电影“丑化”共产主义旨在(       
A.引导民众认可与支持政府的冷战政策B.使好莱坞电影成为政府的统治工具
C.强调美苏之间国家利益的分歧与矛盾D.宣传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2022-04-03更新 | 35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七校(厦大附中、龙海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一中、诏安一中、长泰一中、龙海二中)2022届高三毕业班4月诊断性联考历史试题
9 . 1954年美国参联会的米勒德·扬将军在与加州大学戏剧学系的萨维奇教授会谈时提到“许多人只有通过戏剧媒介才能被‘打动’”。1956年6~7月间,参联会亦派出代表与好莱坞导演及演员们会面,共同商议“如何借助好莱坞电影传播‘战斗的自由’理念”。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A.扩大好莱坞电影在海外的市场B.提高好莱坞电影的产量质量
C.利用电影灌输冷战的意识形态D.改变美国电影类型化的趋势
10 . 1949年,苏联组织了文艺界和科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文章,揭露美国内政的真相。这些文章特别注重揭露美国民众的真实生活,如《美国外交官的真实故事》《美国生活方式》《注定要失败的阴谋》等。苏联此举(       
A.利用文化对抗代替政治斗争B.意在应对美国文化冷战策略
C.表明文学作品以反美为题材D.着力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
2022-04-02更新 | 305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