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各大公司在“联合起来对付美国巨人”口号下,签订合作协定,同美国资本展开竞争。联邦德国资本积极打入美国市场,报纸鼓吹“真正的伙伴关系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必须“加强德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来对付美国的挑战”。这反映出(     
A.德美外交关系的恶化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C.美国对欧洲政策调整D.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2年,由美国政府创办的广播电台“美国之音”开播,负责大规模的对外宣传工作。1953年,美国新闻署成立,其主要任务是对外解释宣传美国政策,介绍美国文化。这些举措(     
A.与世界文化多样性趋势相适应B.旨在传播西式的生活价值观
C.有意构建时代需要的国际战略D.利用舆论侵蚀苏联意识形态
3 . 二战结束后,美国在拉美国家开办学校,通过基金会或合作组织采取了多种援助形式来满足学校的需求。美国这样做意在(     
A.推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B.实现美洲经济一体化
C.加强对拉美的战略渗透D.提升拉美地区教育水平
2024-05-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953年,美国新闻署成立,其核心使命是从事公共外交,通过电影、电视、电台、出版物等各种手段宣传美国社会,展示美国的“优越性”。此外,它还对著名黑人生活进行了积极描述,以展现美国种族关系发展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材料所述举措的历史背景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显现B.美苏两国冷战对峙的加强
C.美国霸权主义的全面衰落D.西方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2024-05-1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NT20)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大比拼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4年12月,法国同苏联签订的《法苏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两国继续协作抵抗德国,直至最后胜利。而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最初不承认法国为共同管理德国的四强之一。1945—1946年,法国就已经意识到苏联的威胁将超过德国。1949年,法国成为“北约”创始国。这反映出(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决定国际关系
B.法国外交取决大国意志
C.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国际关系取向
D.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二战结束后到1957年,美国一度流行的超级英雄漫画《美国队长》中有一句警告:“共产党、间谍、叛徒和外国特工,小心!美国队长,带着他身后所有忠诚、自由的人,正在寻找你。”这可用于说明(       
A.遏制政策已成为美国社会共识B.保卫世界和平成为美国的使命担当
C.东西方文化对抗取代政治对峙D.美国是战后冷战对峙格局的推动者
2024-04-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进程的多元性的内涵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性。持全球史观的史学家们注重研究历史发展的空间维度的横向改变,他们认为,历史就是世界一体化的过程,是人类文明向全球辐射扩散的过程。由分散到整体最能说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但是,世界的碎裂同样也是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必然现象。庞大帝国的解体释放出来的政治能量而弹射出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殖民主义的瓦解引发的第三世界运动导致了众多民族国家的兴起;现代化浪潮中涌现出了社会形态转型的不同模式和不同发展道路;民族矛盾、文化隔阂、宗教对立、文明冲突,形成了巨大的裂变张力。

人类历史是在全球一体化以及世界秩序和运行规则的合理化这两种力量或运动的冲突和协调的动态平衡中向前发展的。

——摘编自王玮《世界历史进程的悖论:整合与碎裂》

请以“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整合与碎裂”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4-23更新 | 89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安哥拉内战是冷战期间美苏在非洲的一次集中较量,它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尽管欧洲、中东等核心地带趋于平静,但“缓和”的表象掩盖不了“冲突”的实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苏在边缘地带的争夺激烈B.非洲是美苏冷战的重点区域
C.冷战推动了非洲国家的独立D.冷战均衡态势已被彻底打破
2024-04-22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测试(期中)历史试题
9 . 1985年,美国国会和大使馆支持美国电影协会在韩国建立好莱坞发行公司,要求韩国增加放映好莱坞影片的时间。另外,在与加拿大、法国就电影产品在商品与文化定位上发生冲突后,美国对这两个国家采取了经济制裁措施。这反映出当时(     
A.美国文化霸权主义凸显B.“冷战”逐渐渗透至文化领域
C.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D.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叙利亚等国丧失大片领土。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等国向以色列主动出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向美国紧急求援,美国向以色列运送大量军火。苏联停止向阿拉伯国家补充武器装备。10月19日,以军到达苏伊士运河西岸,切断了埃军的补给线。10月22,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案》,呼吁交战双方就地停火。最后,联合国决定派出常任理事国以外的联合国紧急部队去中东监督停火,第四次中东战争就此收场。

——摘编自顾关福主编《战后国际关系(1945―2010)》

材料二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产油国首先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实行石油禁运,随后,石油禁运扩大到了所有支持以色列的国家。此举令美国政府猝不及防,尼克松表示,“我们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危机。”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加大能源供应,其中包括大量使用煤、国内石油增产、扩大国外(加拿大和委内瑞拉)进口等;另一方面减少能源需求与消费,包括家庭和商业领域。成立联邦能源署,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制订能源计划的开始。

——摘编自钟宪章《1973年冬尼克松政府能源应急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各种力量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立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四次中东战争产生的重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