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今蒙古和独联体境内,发现了不少属于战国和汉代的镜子。隋唐时期的镜子出土数量最多的是海兽葡萄镜,在伊朗发现了多面仿制的海兽葡萄镜,在约旦发现了花草禽兽镜和仿制的海兽葡萄镜。在日本还出土了不少唐镜和宋代的商标字号镜。

——摘编自王婉云《中国古铜镜在中国历史及对外交流上的价值》

材料二   20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消费文化已经被输往世界各地,尤其是通过广告。因此,旧金山、萨拉热窝、北京的人们,都穿着蓝色牛仔裤和T恤衫……麦当劳、必胜客这样的快餐店在世界各地出售着它们标准化的食品……全球化的进程在与文化相联系时,经常被简化为全球的“美国化”或者“麦当劳化”。文化的交流

是如此的单向吗?文化的全球化如何揭示一种对形象、观念和产品的更复杂的共享?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铜镜外传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消费文化”输往全世界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西方服饰变化为例,说明“文化的交流和共享是一种双向的现象”。
2024-05-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1500年~1998年世界部分国家GDP(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增长率趋势图

——(英)安格所·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第一个转折点,指人类在纪元1000年左右开始了麦迪森观察到的“纪元千年转折”或者称作“麦迪森千年转折”。在“第一个千年”(公元0~999年),人口增长六分之一,但是人均收入零增长;在“第二个千年”(公元1000~1998年),人口增长了22倍,人均收入增长了13倍,结果使全球GDP规模提高了逾300倍。在“第二个千年”中,于1820年前后又出现了更大的增长反差,开始了“麦迪森1820年转折”:在1820年前,人口增长了4倍,人均收入仅增长了50%;在1820年后,人口增长了5倍,人均收入提高了8倍。在整个“第二个千年”,一个重要的生命福利指标——平均人口预期寿命,从“第一个千年”末的24岁上升至20世纪末的64岁。

——摘编自伍晓鹰《从去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银索长期增长密码》

材料三   “如果全球的政治家们有足够的智慧,放弃重商主义下的‘丛林法则’,回到以规则为基础的惠及全人类的全球市场化,那么我们就可以重现自由市场经济的辉煌!人类是有未来的,也是可以有大发展的,但是需要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所展现的大视野。”

——摘编自伍晓鹰《从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探索长期增长密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1820年间中国与西方GDP出现“麦迪森1820年转折”的不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下半叶中国CDP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主要因素。
(3)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的观点的理解。
2024-05-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卷-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移居墨西哥托雷翁城的华人辛苦劳作,经营餐馆、商店、旅店等小本商业积累了财富。1911年,墨西哥发生叛乱,叛军出于仇富心理,杀害华人300余人。清政府向墨西哥政府发出了最为严正的抗议,并任命张荫棠为特命公使赶赴托雷翁城实地勘查,后来两国达成《墨国赔偿华侨损失证明书》,确定墨西哥对大清赔礼道歉,赔偿遇难侨民损失。墨西哥虽口头答应,却一直拖延不肯支付,加之中国政局变动而不了了之。1912年,中华民国重申两国之前签订的证明书有效,但“托雷翁惨案”迟迟未得到解决。新中国成立后,中墨于1972年建交,201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2021517日,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为110年前的“托雷翁惨案”向中国和墨西哥华人社群道歉,并修建纪念馆。

——摘编自冯秀文《中墨关系:历史与现实》等

材料二   20162023年中国与墨西哥双边货物进出口额

——摘自华经产业研究院《中国与墨西哥双边贸易额与贸易差额统计(2016202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托雷翁惨案”长期未能解决的政治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墨双边贸易额增长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墨关系对处理国家关系的历史启示。
2024-03-30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在东盟会议上提出“重返亚太”这一概念。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APEC峰会上高调提出“转向亚洲”。2012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声称美国将在2020年前实现 60%战舰部署到太平洋的目标。2009年以来,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经历了通过“代理人”竞争、直接对抗、拉拢盟友竞争三个阶段。在 2012年第一阶段的战略推行早期,美国主要利用日本、菲律宾等国充当“代理人”与中国竞争的手段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摘编自孙泽生、田倩《美国“重返亚太”十年:动因、困境与展望》

材料二   美国长期实行“欧洲第一,亚洲第二”的全球战略,对亚洲太平洋地区采取比较轻视的态度。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才将战略重点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爆发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才开始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重返亚太”战略。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既要进行相互合作,扩大彼此的共同利益,又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影响了中国与其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

——摘编自张载祥《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原因及表现》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影响。
2024-02-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1世纪以来,东盟逐渐成为中国建立大网群电力互联网络的重点关注区域。随着2016年中国宣布成立能源互联网联盟和2018年东盟预计未来将在能源互联网建设方面投资2.1万亿美元,使中国东盟建设区域电力互联网络的目标成为现实。中国东盟电力互联网络建设,首先由各国优先选择政治、经济安全度高、距离近的国家展开点对点合作,形成小群体电力互联网络,并向外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一个力场电力互联空间,最后通过轴线连接各中心,形成大网群电力互联网络。

材料二   中国东盟区域的电力互联网络主要分为三个小群体互联网络。第一个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互联网络,包括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泰国。针对老挝、缅甸以水力发电为主和泰国、越南以化石能源发电为主的情况,中国加大对老挝、缅甸的电力进出口,以保障其电力稳定,并推动泰国、越南与老挝、缅甸等的电力贸易,以降低其电力成本,最终实现丰枯互济,水火互补。其余两个则是南部电力互联网络(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和跨婆罗洲电网(包含文莱、菲律宾等)。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相互进行电力进出口;文莱和菲律宾则与他国联系较弱。

2007年和2018年中国东盟电力互联网络图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余紫菱《中国东盟大网群电力互联网络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东盟“大网群”电力互联网络建设的历史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东盟“大网群”电力互联网络建设的特点,并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后果是欧洲霸权地位的衰落以及美国和俄国影响力的加强。战后,英、法等传统大国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主导新的国际秩序,于是,全球性的大国协调开始了《凡尔赛和约》及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持续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与时俱进,应对挑战。冷战结束以后,在实践中,中国抛弃了美苏冷战关系模式,创造性地走上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新时代中国发展大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主张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摘编自高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这几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有时候还来势汹汹。但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这股逆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开站出来予以抵制和反对。中方始终认为,多边主义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基石。只有坚持多边主义,国际关系才能逐渐实现民主化,国际格局才能逐步走向多极化。我们将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继续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一边,站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一边,与各国一道,本着多边主义的理念,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摘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201939日两会记者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后果。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性的大国协调”通过什么会议完成?该会议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国内的哪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并概括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经验。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应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总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新“力量中心”。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将如何维护多边主义?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3-08-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见面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多样化的,多样化体现着文明的本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命题。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历史日益转变成“世界历史”,多样的文明愈来愈承担着共同的使命,即构建人类共同的家园。

——摘编自钱乘旦《多样的文明,创造世界共同的未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人类文明及其历史发展趋势提炼出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乔治城大学校园内,100名左右的学生在集会,他们认为公司、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贸易组织这些坏家伙无情地压榨全世界工人的尊严和生计。反全球化的抗议者来自大学校园、劳工联盟、宗教机构、倒闭的纺织工厂、人权组织和非洲棉农。抗议的共同主题是权力不平衡和市场力量所导致的结果,那就是少数人的收益是建立在多数人付出代价的基础上。

——摘编自[美]皮厄特拉·里佛利《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全球化与贸易保护的新博弈(原书第2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书中反全球化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其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两国开始谈判缔结一系列核军控与核裁军条约,为美苏管控冲突,避免核战争,维护大国核垄断及防止核污染、核扩散等共同利益提供了法理依据。美苏两国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不断降低,直至可能在实际上被排除,都仰赖以苏联核武器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持。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在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上双双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在此期间,和平利用原子能与培养核人才又进一步促进了苏联核潜力的稳步增长,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不可否认的是,核武器几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战争逻辑,导致超级大国事实上的“行为谨慎规制”的产生,避免核战争成为双方的共同利益,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摘编自赵万鑫、张广翔《冷战、核军备竞赛与苏联核中心的活动——以核研究与核部署为中心》

材料二   各方重申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强调各国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容损害。各方坚定捍卫多边主义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各方愿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多边机制内的对话与合作,就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协调立场。

各方肯定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该机构成员国有权充分参与该机构的所有决策程序,支持该机构《规约》规定的主权平等进程,支持中亚国家加入该机构相关地区小组。

——摘编自《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2023年5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核研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并归纳推动21世纪国际格局新发展的积极因素。
2023-07-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文王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汉代董仲舒强调执政者应该在顺应“天道”的基础上治理国家,政令、律法应该与阴阳变化、四季变更、五行顺逆相合,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关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较为系统的城市植树、排污、垃圾处理等处罚刑律。唐朝颁布的《水部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性水利法典,除涉及农田水利、航运船闸、桥梁渡口等管理外,还有渔业管理以及城市水道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的环保思想与举措》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环境污染重大事件简表

——摘编自蝴蝶《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等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和卢拉总统在会谈中认同,气候变化是我们所处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发达国家应对温室气体排放承担历史责任,我们继续对发达国家未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表示严重关切。我们决心进一步加强多边主义,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政策空间,树立一个集体性的、反对单边主义的、国际社会合作团结的典范。我们决定为今年晚些时候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作出贡献,落实该公约和《巴黎协定》。我们承诺:在可持续和低碳全球经济转型等领域,拓展和深化双边合作。我们计划通过有效执行相关法律,共同支持消除全球非法采伐和毁林的行为。

——摘编自新华社北京2023415日电《中国—巴西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环保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环境治理的不利因素。
(3)根据材料并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与当今中国在环境治理上的差异。
2023-07-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