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0年,美国海军军官马汉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年)》一书。该书被认为是“海权论”的奠基之作,马汉也因此被尊为“海权论”的鼻祖。马汉视军事控制、海运开拓、海外贸易为海权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海权其义甚广,它不仅包括通过海上军事力量对海洋全部或一部的控制,而且也包括对和平的商业和海上航运业的控制”。在马汉看来,制海权和海军建设是海权的核心,但广义的海权还涉及海洋贸易、海上交通、侨民保护、海洋资源等方面。马汉的“海权”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先后被译为俄语、德语、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多国文字。

——摘编自胡俊修《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的演变》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伴随国际机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国间对海洋的争夺和控制由过去的以军事目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主。海洋权益斗争,虽然依然可能引发冲突甚至战争,但更多却可以通过谈判协商等渠道和平解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各国维护海洋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国际海洋安全法治的基础。同时,海洋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全球海洋经济活动估计达3万亿至6万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海洋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正在危及世界部分海域,保护海洋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方向和目标。

——摘编自胡德坤、晋玉《新时代中国海洋观的形成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学者马汉提出“海权”理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利用变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洋利用的认识。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河北省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成为世界上石油消费量最多的国家。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OPEC的阿拉伯成员国对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出口禁运。同年,尼克松废除了一贯以来实行的石油进口定额限制,美国政府同意放宽美国石油公司在中国及其近海水域的业务限制。另外,基辛格倡导通过谈判和协商来维护石油市场的稳定,最终成功说服了沙特承诺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定价,在出口石油时以美元作为唯一的结算货币。美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开发利用页岩油和页岩气的政策,这些政策让页岩油气开发商获得了低成本融资,1976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东部页岩气的开发。2007年以后,美国的页岩油气产量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并引发了美国的“页岩革命”,最终帮助美国重新成为油气出口国。

——摘编自赵玥《基辛格和石油》

材料二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年份重大历史事件
1950燃料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会议,确定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1959玉门油矿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形成了著名的“玉门风格”
1960在大庆开展石油会战,三年后,中国石油可以基本自给,后勘探开发了胜利、辽河油田
1978原油年产量突破1亿吨,缓和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
1985我国首个对外合作油田——埕北油田——投产,由中日两国合作开发
2013石油净进口约2.8亿吨,石油消费4.98亿吨
2016倡导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提出以协商谈判解决争议
2021我国首艘智能深水钻井平台“深蓝探索”在南海开钻

——摘编自王树勇《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石油政策调整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与中国石油发展的相同之处。
2024-05-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南方是指经历了非殖民化、冷战和冷战后全球化,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赢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并在百年变局中浮现出来的全球性新兴经济与政治力量。

全球南方国家共有殖民化与非殖民化时代的历史记忆,它们“遭遇”过西方现代性的冲击,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又在非殖民化进程中持续“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联合国为基石的战后国际秩序彻底否定了殖民扩张的合法性,全球南方的前身“第三世界”在非殖民化进程中,追求独立并按照现代民族国家的方式组织起来。

全球南方的浮现过程中,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上追求战略自主,其立场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拒绝参与西方大国主导的对俄制裁与孤立。诞生于“万隆时代”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组织仍然存续,一些新的磋商机制也在不断产生与拓展。这些国家试图充当整合南北政策的桥梁角色,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文明国家身份。可以说全球南方的浮现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处于不断演进之中。

——摘编自李东琪《全球南方的源流辨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全球南方”浮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球南方”浮现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原则。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自1815年以后一直采取不结盟政策,即所谓的“光荣孤立”政策。这不意味着不与其他国家合作,“光荣孤立”只意味着英国在任何时候都不与其他国家缔结正式的军事同盟关系,不让自己被别国的利益拖入战争,从而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独善其身的地位。19世纪末,欧洲大国纷纷结盟,英国认为这些结盟有助于维持欧洲的均势。

——摘编自刘成《19世纪英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辨析》

材料二   二战期间,戴高乐与丘吉尔讨论欧洲前景时,丘吉尔总是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他对戴高乐说:“在大海和你之间,我将始终选择大海。”这深深印在了戴高乐的脑海之中,他认为英国是一匹“潜伏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它始终向往辽阔海域,而不是欧洲大陆”。

——摘编自(法)让·拉古都尔《戴高乐全传》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孤立”政策的本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法、德三国关系为例,概述20世纪上半叶英国为维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所作的努力。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国脱欧。
(3)结合上述内容,说明影响英国和欧洲大陆关系的因素。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历史押题密卷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法因因坚持金本位导致法郎汇价偏高,便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到1932年年末共有10个国家紧随其后实行贸易的完全配额或许可证制度;而美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了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据1932年进口情况估计,其实际上物品的平均税率达53.2%,一战后重建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各区域贸易集团图和各园关税壁垒的作用下,处于割裂与封闭状态。19346月,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政府的《互惠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对外谈判缔结互患贸易协定时,可根据协定修改关税税率,上下幅度可达50%。1934年到1939年,美国先后与28个国家签订了互患贸易协定,出口贸易增加了48.9%,进口增加了40.1%。《互惠贸易协定法案》成为美国在二战期间构建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摘编自金卫星《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钢铁产量超过1亿吨,独霸世界。钢铁、汽车、建筑是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园普遍重视并扩大钢铁的生产。为了缓解钢铁产能过剩,扩大钢铁出口,欧共体给予了出口补贴,这一举措引起了美欧之间的钢铁贸易摩擦。美国为了保护本国的钢铁工业,对从欧共体进口的钢铁征收了高额反补贴税。后经双方谈判,欧共体同意对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实行“自动”出口限额。美欧矛盾暂时缓解,但并未得到根本碍决。

——摘编自彭波《千年贸易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国际经济体系处于“割裂与封闭状态”的表现,简析这一时期西方国家互惠贸易谈判与“构建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与西欧贸易摩擦没有引发国家战争冲突的原因,并评价美国与西欧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举措。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数万大军开进科威特,当天科威特全国沦陷。联合国安理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以14票对零票通过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660号决议,敦促伊拉克立即停火,并无条件撤军。8月7日凌晨2时,美国总统布什正式签署“沙漠盾牌”计划,向海湾地区迅速集结了24万陆海空三军力量,其中有当时最先进的F一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和最具有杀伤力的B一52战略轰炸机。1991年2月27日,美国宣布科威特的战争结束并于当天午夜停火,伊拉克最终在4月接受了停火协议。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海湾战争所展示的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摘编自安宁《海外战争对中东格局的影响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启示。
2024-03-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历史(河北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00年至2000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海上格局基本上是由世界强国操纵的体系,并非是诸多国家操纵的均势体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世界海洋霸主。其中英国与荷兰在17世纪爆发了三场为了争夺海权、基本由海战组成的战争(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18世纪开始,英国再次确立了海上霸权。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英国海上霸权衰落和美国海权崛起之际,曾出现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的短暂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美国海军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

材料二:和平解决海洋争议的规范精神酝酿于二战后,在21世纪得到了广泛确认。《联合国宪章》明确强调了和平解决争端的精神,和平解决海洋争议逐渐成为世界的广泛共识。被称为“海洋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当前全球各处的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裁决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多处规定了海洋利用的“和平目的”和“和平用途”。在21世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度和规则的广泛实践、海洋争议的加剧和大国海洋地缘竞争的回归,正推动着“海洋自由”向着更为平衡的方向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6世纪以来的海上格局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海上霸权的演变特点,并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海权转换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和平利用海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文化学术秉承战国之余续,活跃在诸侯国境内的文士也大多来自齐鲁及荆楚地区。当时分散各地的诸侯国王,如吴王刘濞、淮南王刘安、梁孝王刘武、河间献王刘德,皆秉承战国养士之风。汉初藩国文化尚有地域差异,相对而言,南方淮南一带长于辞赋,而北方河间一带则重在经术。汉武帝中后期,原本游说于诸侯王国的文士会聚长安。当时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史学见称,王褒、扬雄等人因辞赋受宠,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则以经术而显贵,他们共同造就了关中文化的辉煌。

——摘编自宋展云《汉末文化中心的迁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材料二   自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世界文化格局已经完成了两次历史性大调整。第一次调整是世界文化中心从东方转向欧洲。进入17、18世纪,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释放出巨大效能,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格局开始向欧洲倾斜。到1900年,“全球1/5的土地和1/10的居民已归于欧洲列强的各个帝国的版图”,“欧洲文明笼罩全球”。第二次调整是从欧洲转向美国。进入20世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洗劫”,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发展尽显疲态。而二战后的美国凭借“工业产出占世界的近1/2,贸易出口占世界的1/3,黄金储备占世界的2/3”的实力,最终取代欧洲成为国际体系的霸权国家和世界文化中心。进入21世纪,国际力量对比再次发生变化,世界文化格局也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变化,进入了第三个大调整时期,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呈现上升态势。

——摘编自颜旭《百年大变局:世界文化格局的解构与重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学术文化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文化格局前两次调整的显著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面对世界文化格局迎来百年巨变所应采取的态度。
2024-03-11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自拟模拟(6)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结束后,伴随着美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急速膨胀、新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等,美国境内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学知识的普及使人们越发意识到濒危物种的生态价值,认识到物种灭绝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引发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生态学的新有机论者们将生态学与伦理进一步结合,着重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除非我们与我们之外的其他生物能够共享地球这个星球,否则就不能长期生存下去”的生态道德观。……威廉·道格拉斯法官提出了“自然物诉讼”的概念。他认为,“那些啄木鸟,那些山狗和熊,那些旅鼠和河流中的鲑鱼都可以站在法庭上”……保护环境成为1969年美国选民关注的第三大重要话题。……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公民游说团,积极推动国会通过更具保护效力的议案。

《濒危物种法》的实施成效显著,据称该法案的保护名录中有90%的物种得到了恢复。迄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颁布了保护珍稀物种的法律法规,虽然其立法目的、保护范围与严格程度不尽相同,但这些物种保护法在立法理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1973年《濒危物种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保护濒危物种的法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全球性环保组织都积极在各国开展拯救濒危物种的行动。

——摘编自滕海键、张雪姣《美国1973年〈濒危物种法〉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3年《濒危物种法》制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治理的角度,说明如何进一步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4-02-27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