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材料一   在全球化的起源时间上,有几种代表性观点。学者观点基本上都把全球化开始的时间确定为近代,只是在具体的时段或标志上存在分歧。比如,在马克思那里,全球化是以15世纪现代资本主义的出现为标志的。沃勒斯坦虽然接受了这个时间界定,却把标志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吉登斯认为,全球化开始于18世纪出现的现代性,因为现代性的制度在本质上都是全球化扩张的……当然,也有学者把全球化视为当代现象,比如波尔穆特认为东西方冲突的结束(即两极格局解体)才是全球化的开始。在起源地点上,尽管我们反对“西方中心论”,但必须承认,西欧在地理空间上的扩张是全球化明确的起点。

——摘编自杨雪冬《全球化:已知的和未知的》

材料二   作为未来一项关键技术的人工智能,由于可获得的数据量巨大,中国在这个领域中的研究可能会占优势。人们突然发现,西方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方面保持信心必须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北美和西欧等西方核心地区必须保持科技上的领先地位。一旦在相互依存的一体化世界中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即西方全球化体系的非西方参与者开始超越其发起者,西方就会考虑彻底抛弃它所倡导的全球化。

——[德]M·西蒙斯《“对华脱钩论”背后折射西方不自信》


(1)依据材料一,在全球化起源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上,西方学者的主流观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2)当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反全球化的趋势也表现得日益明显,说明反全球化在当今世界的具体表现。结合材料二分析反全球化的原因。
2020-06-19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专用】
2 . 二战后,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摘编自约翰·W.梅森《“冷战”》

材料二   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1945年后苏联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的外交政策因此作出了哪些调整?
(3)据材料三概括福勒关于世界冲突的观点。结合“冷战”后的相关史实举2例佐证福勒的观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建议成立一个名叫“国际清算联盟”的世界性中央银行,由各国根据1936~1939年间进口贸易的平均额承担份额。该计划强调透支原则,贬低黄金的作用,目的是建立一个以英.美两国为首的透支性国际金融体系,使英国能够同美国分享世界经济的领导权。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46亿美元,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4%,这是战后的最高数字。此后,逐年减少,至19718月,尼克松宣布“新经济政策”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只剩下102亿美元,而短期外债为520亿美元,黄金储备只相当于积欠外债的1/5。美元大量流出美国,导致“美元过剩”,1973年底,游荡在各国金融市场上的“美元”就达1000多亿。

——摘编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何崩溃》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凯恩斯计划”的实质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至70年代初美元地位的变化及其成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以后影响国际货币地位变迁的原因。
2021-07-22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过关卷】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测试卷(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基础过关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资本为手段的全球治理又是如何实现的呢?资产阶级首先在一国范围内把落后民族、阶级纳入到资本化的进程之中,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然后,资产阶级把一切资本化过程推向全世界,这一过程首先是借助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其次借助于价格低廉的商品。前者使资本走出了欧洲、走向了世界,后者则使资本在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落地生根。这样,资产阶级就迫使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迫使它们推行所谓的文明。一句话,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一个世界

——摘编自胡键《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的全球治理》

材料二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18日)


(1)据材料一概括资本主义的全球治理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两年后,新中国诞生。两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实现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睦邻史》

材料二 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所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乱(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对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挑战。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获得独立和新中国诞生相同的国际影响,并简析中印两国实现民族独立不同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问题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愈加复杂、多变,使对于世界各国乃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的特殊系统,往往把文化作为它的积聚地。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企图。面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本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及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摘编自郝保权《对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霸权及其意识形态意涵的战略沉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全球化”“文化霸权”“文化自信”等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0-02-03更新 | 72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3)-第3单元文化交流与传播(基础过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主要类型概况
18~19世纪中期工农业国际分工形成了以宗主国为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农业国为附庸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工业内部的国际分工重化工业制成品和农矿初级产品生产在西方与亚非拉之间的国际分工
20世纪4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内部生产与协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协作
现代化产品结构复杂,技术精密,相关国家或企业部门根据自身技术特长进行国际合作与生产

——摘编自罗绍彦《清华大学学报·论国际分工》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分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年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的对外政策演变。

20世纪50年代欧洲出于经济上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
20世纪60年代1964年,法国主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
199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提出对苏联、东欧国家“缓和、谅解、合作”的计划。
1969年,联邦德国勃朗特政府提出“新东方政策”,实现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在中东、南部非洲和中美洲等问题上,违背美国的旨意,支持第三世界

——摘编自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法国提出“法国方案”的根本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法德关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促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对外政策特点的变化及其原因。

9 . 材料一   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例如,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这些都是欧洲市场的紧俏商品。贩奴是大西洋贸易的特征。

——(美)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区的距离,使世界经济发展的物理障碍日益减少,由此也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霍建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材料三   经过上一轮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目前遇到了一些困惑。最近几年出现了贸易增速低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局面。受地缘政治、难民问题以及恐怖主义等因素影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资本的流出与流入都出现下降。美国从原来鼓励企业进行全球化跨国经营转向鼓励企业向本国回流,通过税收等措施推动制造业转向美国本土……经济全球化亟待自我修复和调整。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摈弃传统的“输赢之争”和“竞争之争”,秉持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推动全球化实现合作共赢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摘编自权衡《经济全球化的实践困境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引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动力。结合史实,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是如何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经济全球化亟待自我修复和调整”谈谈你的看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几种观点,其中观点之一就有: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前后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请完成这一观点,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说明:论证这一观点要从材料一中任选4个要素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