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冥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里克利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普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莹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1)概括材料一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
(3)综合上述,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助推下,国际贸易壁垒得到有效消除,贸易自由化程度逐渐提高,国际贸易频率迅速增加,贸易额稳定增长。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下,跨国公司已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产品和制造业由此得到整合。另外,世界的经济和贸易需要国际组织的相互合作,需要调整经济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接踵建立,它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赵永海《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材料二   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西方出于维持单极霸权需要,不愿看到新兴国家发展,从而以种种“逆全球化”操作进行遏制。借助全球化,西方国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本扩张和金融资本跃升,但同时,矛盾风险也在加剧,如金融危机频发、产业空心化和贫富差距拉大等,在旧的转嫁矛盾做法收效甚微的情况下,美国就采取“脱钩断链”“筑墙垒院”等“逆全球化”疗法。近年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比重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仍不断下降,新兴国家占比不断提升。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然而,当前全球治理机制和能力未能适应新变化,新兴国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凸显“逆全球化”制衡力量不足。

——摘编自丹青《“逆全球化”的成因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逆全球化”的应对举措。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三)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2445.5
18803668.8
18904994.2
190068118.2
191085162.4
1913100192.4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20127月,欧盟成员国内一些光伏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对从中国出只到欧盟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由于欧盟市场占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的70%,这一事件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冲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维护国家利益亲赴欧盟进行游说,建议取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査,并一再强调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

——潘超伟《逆全球化现象的致因与中国对策研究》

(1)材料一对研究经济全球化发展有何作用?并说明1870—1913年间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经济全球化存在哪些问题。
今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直至晚清时期,“天下观”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是把中原王朝看做“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不是一个政治疆域,更非一个种族疆域”。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崇尚的是仁、德、礼等文化价值观念,所要实现的是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良好的商业航海气氛和城邦政治孕育了古希腊人朴素的世界主义观念,斯多噶派最先提出了“世界大同主义”的观念,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言:“全世界都是我的故乡”。古罗马帝国亦产生了一种帝国精神,即对武力征服、对外开拓、帝国一统的追求。

——摘编自侯毅、吴昊《论中国“天下观”与西方“世界主义”》

材料二下表是近代以来海上霸权的更迭简况

时间霸权更迭
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
17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英国取代荷兰的霸主地位,随后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
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
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材料三

新中国“世界观”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对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前后10年,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认清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第四个阶段是2012年之后,积极倡导并致力于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合摘编自江涌、王力、黄莺《60年中国之“世界观”》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比较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天下观”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以来海上霸权演变的特点,并归纳影响海上霸权演变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进入21世纪后中国倡导“和谐世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一些勇敢的欧洲航海家克服种种困难,开辟了欧洲前往亚洲、美洲等地的航路,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改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材料二   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勇敢的欧洲航海家”,并分析指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0年,美国海军军官马汉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年)》一书。该书被认为是“海权论”的奠基之作,马汉也因此被尊为“海权论”的鼻祖。马汉视军事控制、海运开拓、海外贸易为海权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海权其义甚广,它不仅包括通过海上军事力量对海洋全部或一部的控制,而且也包括对和平的商业和海上航运业的控制”。在马汉看来,制海权和海军建设是海权的核心,但广义的海权还涉及海洋贸易、海上交通、侨民保护、海洋资源等方面。马汉的“海权”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先后被译为俄语、德语、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多国文字。

——摘编自胡俊修《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的演变》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伴随国际机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国间对海洋的争夺和控制由过去的以军事目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主。海洋权益斗争,虽然依然可能引发冲突甚至战争,但更多却可以通过谈判协商等渠道和平解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各国维护海洋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国际海洋安全法治的基础。同时,海洋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全球海洋经济活动估计达3万亿至6万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海洋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正在危及世界部分海域,保护海洋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方向和目标。

——摘编自胡德坤、晋玉《新时代中国海洋观的形成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学者马汉提出“海权”理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利用变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洋利用的认识。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河北省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重大事件
2017美国政府税改,鼓励美资的跨国公司将海外资金汇回国内,使得全球国际跨国投资规模下降。
2017美国政府指责《巴黎协定》让美国背负不公平的经济代价,宣布退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2017~2019美国政府29次动用否决权,阻碍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成员遴选,导致WTO争端解决机制逐步停摆。
2018美国政府终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替代以《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加入了对美国有利的条款。
2018年至今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进口的约600种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与中国的经贸摩擦不断升级。

——摘编自陈东《区域一体化演变趋势与我国中长期应对策略》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政府出台这些政策的实质并分析其出台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实行这些政策的影响。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泛政治化及自身僵硬体制导致WTO在全球经贸治理中被逐步边缘化,WTO受到美国这一主要成员的频繁抵制和批评。美国指责WTO对发达国家极为不公平,要求加强对不当竞争、强制技术转让等问题的重视,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的权利。中国则先后发布了《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其主要内容见下表)等。

改革领域

改革做法

解决危及世贸组织生存的关键和紧迫性问题打破上诉机构成员遴选僵局;严格对滥用国家安全例外的措施的纪律;严格对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单边措施的纪律
增加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相关性解决农业领域纪律的不公平问题;完善贸易救济领域的相关规则;完成渔业补贴议题的谈判;推进电子商务议题谈判开放、包容开展;推动新议题的多边讨论
提高世贸组织的运行效率加强成员通报义务的履行;改进世贸组织机构的工作
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包容性尊重发展中成员享受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权利;坚持贸易和投资的公平竞争原则

——据《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2020)》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在世界贸易组织中角色的转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影响。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的中国世界史研究

1900年

麦鼎华翻译《埃及近世史》希望以埃及亡国的历史作为一剂良药,使中华民族警醒。

1901年

《译书汇编》译载日本著作,指出:西国学者,悯贫富之不等,而为佣工者,往往受资本家之制,遂有倡均贫富制恒产之说者,谓之社会主义。

1902年

《译书汇编》发表留日学生编译的《史学概论》,这是国内第一部以“史学概论”命名的著作,该书中日本学者的史学思想都来源于西方。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译著《广长舌》,这是一部宣传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通俗读物。

1903年

夏清馥编译《印度灭亡战史》;秦嗣宗译《希腊独立史》;张仁普译《意大利独立史》;上海人演社出版《俄国革命战史》。

1905年

梁启超编纂《越南亡国史》

1910年

梁启超又撰《朝鲜灭亡之原因》

1911年

商务印书馆《美国独立战史》重新修订再版,此后两年该书先后出版了第三版和第四版。

——摘编自于沛《近代以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掀起向苏联学习的热潮,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中国学者看到,苏联世界史和苏联中国史论在重新解读中国历史进程方面,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帮助。1978年,中国学术研究步入正轨。在对世界历史新知的渴求和为经济建设出力的愿望的背景下,他们遇到了“全球史观”。“全球史观”最能打动中国世界史学家之处,在于某些论点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相合。中国史学家认为“全球史观”提倡的新视角、新方法具有开拓意义,不管对全球史观作何评价,对其批判“西方中心论”的态度,总是称许有加,这也是它在中国受到高度评价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刘新成《全球史观在中国》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学界对世界史研究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全球史观””在中国受到欢迎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现代中国世界史研究发展的共同特点。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十分重视地区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是该运织的创始成员国和主要推动者。上合组织在建立之初将自身定位为以维护地区安全为宗旨的地区性多边合作组织,随着国际秩序中地区整合的速度上升,周边国家合作需求增加,上合坦织开始向加强区域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合作等方向转型,但安全合作仍是上合组织最重要的支柱,其他领域的区域合作都不开安全基础的建构。

——编自平《上海合作红织:继往开来前景广阔》

材料二   2017年,中国和非洲联服确立了在发展战略、开展和平安全、加强公共卫生、开展人力贤源开发、密切在国际与地区事务联系上的五个领域合作,前四个主要在于促进非盟在安全、卫生、人力资源、规上的能力建设,这种并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尊重非洲自主发展意愿的合作模式,与西方附有多重政治条件的援助形成鲜明对比。后一个目标则是为了加强中国和非盟在国际事务上的多边协调,拓展了双方合作与发展空间。

——摘编自《王毅中国与非盟五个优先合作领域》等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与上合组织、非盟在合作方面的异同。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与两个国际组织加强合作的时代背及积极影响。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