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诞生于北非和西亚之间广袤干旱地带的诸多文明,很快就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在与游牧民族的不断斗争中,甚至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但是,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历史舞台,还不到整个大陆面积的1/3,要想将整个地球作为历史的舞台,就必须将五大洲和三大洋联合在一起。而直到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之后,我们的世界才像现在这样属于一个整体。

——【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材料二   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下表为三个学习小组围绕“经济全球化”开展的研究主题

组名研究主题
区域经济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出现的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人类开辟出“海上的航线”的主要标志,如何理解该事件后“我们的世界才属于一个整体”?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19世纪世界棉花产业中心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甲组确定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研究主题,会涉及哪些区域经济集团组织?请列举二个。请为丙组设计一个研究主题,并拟定简要的研究提纲。(要求:有概括性主题名称及2个相关研究要点。)
2 .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思想理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经济全球化成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发达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产生了全球经济向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等

材料二   中国的发展摒弃了“国强必霸”陈旧逻辑。中国从未以武力威胁他国,面对争端,始终保持极大克制,努力通过和平方式化解危机,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在发展中不断为世界创造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加入重要国际组织,主动主办重大国际会议,自觉履行各项国际义务。

——秋石《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的是机遇》


(1)阅读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写出当代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就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材料二概括说明“中国的发展摒弃了‘国强必霸’旧逻辑”。结合所学,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倡导的解决方案及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身体力行的做法。
3 . 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迅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热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重大事件年表

时间国际大事
1989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993欧盟成立, 继续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迈进
199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
1999二十国集团组成
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01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联合国第 66 届大会通过《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
201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9不结盟运动第 18 次首脑会议举行,峰会强调推动多边主义,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整理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开发出的新能源,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的发展特点,指出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所提出的方案,分析该方案提出的基本依据。
4 .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材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阅读材料一,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产生于党的哪次会议?这一决定通过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目标之一是为了所有缔约方的利益特别是欠发达缔约方的利益,通过减少和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他非关税措施与壁垒,改善进入市场的条件,进一步扩大世界贸易和自由化。

――乌拉圭回合谈判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国际组织的的成立?该国际组织成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指出该国际组织倡导的原则和宗旨。该国际组织成立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2021-11-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代全球经济治理模式的框架形成,主要是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的利益主导。这一框架历经7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由最初的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制度基础,逐渐发展成发达国家主导的超主权经济合作和治理决策机制……这种由发达国家主导规则、新兴经济体被“边缘化”、“外围化”的治理机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着全球化再平衡的挑战,国家利益主导下的霸权困境、多层次治理模式下的规则困境、多极化趋势下的公共选择困境日趋严峻,全球经济治理亟待转型。“一带一路”合作机制通过其开放性、包容性和共赢性的制度选择,成为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重塑的趋势下,深度参与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转型的必由之路。

——摘自隋广军查婷俊《全球经济治理转型:基于“一带--路”建设的视角》


(1)依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全球经济治理模式的特点。
(2)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6 . 当代美欧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提出保卫“西方文明”和“大西洋共同体”,并以此作为维护美国自身文化存续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步骤。美国决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保卫西方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与苏联的斗争,并声称如果美国对欧洲的形势袖手旁观,“欧洲将出现混乱,从混乱中产生暴政,也许是共产主义,也许是复活的法西斯主义。”美国注重强化西欧化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力图打造一个新的“西方”。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欧矛盾上升。反恐战争发动以来,双方矛盾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新发展……美欧矛盾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的积极互动和世界多极化进程,但也会引起欧洲内部分化,对欧盟一体化进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美欧矛盾还将继续上升,但在相当长时期内,美欧联盟和双方以相互依存与合作为主的关系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摘编自沈世顺《美欧矛盾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二战后打造新“西方”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欧美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园,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工人常佳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从光线、空气、空间、清洁各方面情况,简直是不完善和不卫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个类.明.这些注房供的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

——19世纪,一位医生对英国煤铁矿区中心太恩河畔新堡的描述

材料二   全球经济还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它对经济和社会会带来哪些长期影响还不十分明.对全球化的批评者来说,它是奖助少数人而使多数人贫穷的一种力量。诋毁全球化的人还宣称,全球化的标志一快速的经济发展一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19世纪的英国面临哪些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文明国家”的思考。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简述国际社会的对策。
2020-07-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实施与管理的贸易协定和协议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比如它要求WTO成员都应被平等地给予“最惠国待遇”,不应在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予它们“国民待遇”。

——薛荣久《国际贸易》

材料二   那些地理上接近,经济水平、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趋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定,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甚至部分让渡国家经济主权,实现经济的联合……目前世界上已建立了30多个不同层次的区域集团组织。

材料三   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装进欧元区12国老百姓的钱袋里,欧元区各国货币逐渐收回。到2002年3月1日,在欧元区12国有3.4亿欧洲人使用统一货币,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并指出中国于什么时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欧元于什么时候问世?并再例举一个区域集团组织。
2020-05-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测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据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整理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推动取消了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建立无限制的全球贸易的机器(关贸总协定),其成员国带着取消或者减少贸易壁垒的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1948一1966年世界自由贸易增长了6.6%,1966一1977年增长了9.2%,二十世纪90年代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在这个过程中,新型合作起到重要作用。典型的全球公司已大大取代传统的跨国合作企业,大大推动全球化进程。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并概括这种趋势的具体表现。
2019-05-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为蒸汽机车的发明提供了必要条件。……贡献最大的是史蒂芬孙父子,他们吸取前人和时贤经验教训基础上发明了蒸汽机车,比当时其他同类发明更先进——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情形相像。……铁路的发明是轮子发明以来,陆上交通最伟大的革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史蒂芬孙父子在哪一年发明了蒸汽机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车的发明对人类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材料二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支持新的全球经济的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纤维光学和卫星实际上已经消灭了地理上的距离,引起市场经济的日益一体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接管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总额超过六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2019-05-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