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0 道试题
1 . 下表是部分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的徽标,其所体现的相同主题是(        
A.世界经济全球化B.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C.世界文明多样化D.合作共赢共促发展
2023-07-23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99年成立的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宗旨主要是促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重要问题开展对话,以寻求合作并推动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架构,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由此可知,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     
A.国家间的经济差距缩小B.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C.发达国家丧失了话语权D.国际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新兴国家”是近几年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与“新兴国家”相关的概念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等。这些“新兴”概念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变化
C.第三世界占据主导地位D.世界普遍认可经济全球化
4 . 观察下面漫画,其反映的实质是(       
A.区域集团化遭到挑战B.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政治多极化不断加强D.逆全球化思潮依然存在
5 .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达成,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B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达到41个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C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D2009年,第一次金砖国家峰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召开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A.AB.BC.CD.D
2023-07-21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但是相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材料一   1995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萨默斯认为:“将来,历史学家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们视为最突出的事件也许不是两个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束。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局面,也许是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

——摘编自何方《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在过去的一年(2017年)…极个别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固守国家本位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国际责任观念和人类命运情怀淡薄;国际发展不平衡、不公平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其内部的贫富差距加大…非法移民风潮和恐怖袭击频发,导致移民或难民接纳国民众将矛头和不满指向全球化;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陷入治理危机,传统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制度性困境,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观能动性下降。

——摘编自张君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反映出的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成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中的“趋势”和材料二中的“新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此关系,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思考,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2023-07-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是 20 世纪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一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地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后果。
示例:《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1938 年,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将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这进一步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材料二 “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英】约翰·惠勒-贝内特《慕尼黑——悲剧的序幕》


(2)20 世纪 30—40 年代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的时代。模仿材料二所做的示例,从以下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中任意选择一则,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他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他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I、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II、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四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1945.2

材料五 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及德国分裂示意图


      

材料六   冷战结束后,长期受两极格局抑制并被摒弃于世界政治中心之外的各种力量的能量被充分激发,在全球政治中的活跃程度日渐增强,这些力量逐渐形成国际政治中新的权力中心。由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的维度和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互动作用的不断增强,这些力量在当代国际政治中越来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抗衡大国的权力和影响。因此,美国学者理查德哈斯认为:“冷战时期的两极割据不单单让位于多极化,而是过渡到一种复杂的状态中。在这状态中,国家和非国家行为在许多情况和条件下互相作用。”

——摘编自孙建杭《冷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新特点》


(3)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历史背景。
2023-07-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1963年,75个亚非拉国家在第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简称“贸发会”)的联合宣言。1964年联合国将“贸发会”确定为联合国的常设机构。“贸发会”自成立以来,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贸发展、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该机构的设置(     
A.促进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B.能够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C.使联合国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D.避免了国际冲突和各国政局动荡
2023-07-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想人为切断各国间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是不可能的,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B.世界各地经贸联系加强
C.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D.全球治理体系趋于完善
2023-07-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海纳百川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材料中海上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2)为什么当时的人将西班牙大帆船称为“银船”?

材料三   1941年《大西洋宪章》宣布的八点原则中包括:他们(英美)希望将努力使未来世界的所有国家无论大小、战胜国或战败国,都享有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贸易并获得它们经济繁荣所需要的原料,同时对它们现有的义务给予应有的尊重。

1942年到战争结束时,美国共计向38个国家提供了租借援助,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承担“按无歧视原则开放国内市场、实行多变自由贸易”的条约义务。

194444个反法西斯联盟成员国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1947年美国借助关贸总协定草案,为实现以多边互惠性最惠国待遇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

——金卫星《二战期间美国筹建战后世界多变自由贸易体系的历程》


(3)结合材料三,分析二战后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建立的原因。

2000-2020年间美洲、欧洲和亚洲商品出口占比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4)结合所学知识,对上图中的信息作出相关分析。
2023-07-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