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4世纪以后的英国社会对拉丁语和法语的反感之情日益浓烈,政客、学者、商人等都逐渐学习用英语讨论政务、撰文写作、记录账目,拉丁语的统治地位日益下降。到都铎王朝宗教改革时期,拉丁语彻底为英语所取代,法语也很快被排斥出境。这一现象反映英国(     
A.近代民族国家形成B.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C.世俗王权得到强化D.宗教改革深入发展
2 . 【近现代国际法】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结束了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其形成的以国家主权原则为基础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最突出的内容就是运用法律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由此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也顺应了工商时代的要求,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

——摘编自姚娜《浅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贡献》

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使其有权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宪章取消了国联盟约的一致通过原则,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程序采取大会2/3多数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这样联合国不仅从道义上而且在武力上使其决议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摘编自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运行机制的特点。
2023-11-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第一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如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这一历史现象(     
A.促进近代民族国家形成B.摧毁罗马教皇政治权威
C.体现理性主义广泛传播D.体现当时欧洲信仰自由
4 .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从而带来了一场全欧洲的战争。这种战争大大简化了欧洲的版图,特别是那些还存在着中世纪式的分封割据的地方版图,如德意志境内由300多个邦国缩减为不到40个,意大利境内缩减为8个邦国。材料强调(     
A.启蒙运动瓦解了欧洲旧体制B.美国革命影响了欧洲民主政治的扩展
C.拿破仑战争推动欧洲一体化D.法国大革命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是先秦时期众多的传说英雄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自黄帝始”的传统,而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在《史记》中,司马迁虽然有时也流露出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如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汉)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以边境征伐哉!”

——摘编自王盛恩《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材料二   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简析其民族观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6 . 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这说明《非战公约》(     
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B.能坚决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明确了完全废弃战争维护和平D.特别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2022-03-05更新 | 1008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