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1815年建立的维也纳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为其后的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格式基础。由此可知维也纳体系(     
A.促进欧洲民族意识的萌发B.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利益
C.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D.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2 . 1916年,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中指出,“所谓民族自决,就是民族脱离异族集合体的国家分离,就是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但民族自决“这种政治民主要求并不就等于分离、分裂、建立小国家,它只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列宁认为的民族自决是(     
A.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有权以自决的方式进行民族分离
B.各个民族可以在自主选择基础上自由决定分立还是联合
C.以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和异族压迫为主要历史背景
D.每个民族都有建立独立的国家并决定自己的政府的权力
3 . 荷兰人格劳秀斯(1583—1645)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奠定了国家主权内外统一的法理基础。格劳秀斯提出这一法理主要意图是(  )
A.运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推动海外扩张B.适应反国家分裂和殖民扩张的需求
C.缓和大国冲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D.鼓吹战争有理,推行狭隘民族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世纪,法国政治家博丹认为,国家主权是作为一种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而出现的,是不可分割和转让的永久权力,政府可以更换,主权永远存在。这一思想:
A.不利于欧洲社会进步
B.强化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D.有助于欧洲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2018-05-10更新 | 950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联考历史试题
5 . 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使欧洲新涌现的大国如瑞典和荷兰共和国,得到了诸如法国和奥地利等老牌大国享受的礼遇。条约规定,凡是国王,一律称为“陛下”,凡是大使,一律称为“阁下”。这彰显了(     
A.自由民主的启蒙观念B.主权国家平等的理念
C.欧洲国家至上的原则D.否定等级制度的思想
6 . 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境内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 确认了荷兰、瑞典的独立国地位,还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该和约确立了
A.促进德意志统一的原则B.国际关系应遵守的一些准则
C.民族自决与独立的权利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
7 . 在世界范围内,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推动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初,英国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反对,他们迫使国王签署《□□□□》。这一法律文件规定:……(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41)除战时与予敌对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周一良、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644年,在威斯特伐利亚的两个小城蒙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开始了和平谈判。德意志各邦呼吁和平,呼呼求得一项最终的宗教解决办法,呼吁“改革”神圣罗马帝国。于是,成百名外交家和谈判者云集威斯特伐利亚,他们代表皇帝及帝国各邦、西班牙、法国、瑞典、荷兰、瑞士、葡萄牙、威尼斯、许多其他意大利城市和教皇。他们讨论国家、战争和权力范围等事务,……各方在16481024日签订《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条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的入口》

材料三   在美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之所以能够组成乡镇,就在于社会契约精神的存在,每个人平等地达成契约,结合在一起之后有契约来约束彼此,从而实现整个乡镇的自我管理。……乡镇居民大会是乡镇权力的最高机构,全体成年乡镇居民以直接民主的形式参与居民大会,掌握着乡镇事务的决策权,而选举出来的行政委员会以及其他乡镇行政人员则根据议行合一的原则执行乡镇居民大会的决议。

——摘编自侯晓林《自治观念的比较研究》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法律文件的名称,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法律文件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并结合所学说出该法律文件所确立的原则。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次谈判的结果。并概要分析这次会议对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乡镇自治体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乡镇自治制度的原因。
8 . 亨利·基辛格说:“克里米亚战争,使维也纳会议费尽心血所建立的梅特涅秩序崩溃。东欧三王国团结的解体,使温和中庸的道德因素自欧洲外交消失。随后是十五年的乱世,继而再出现的稳定却十分不可靠。”维也纳会议(     
A.主要是处理战败国德国B.建立了大国协调的合作架构
C.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保守势力D.推动了欧洲政治民主化进程
9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这一条款(     
A.承认了国家主权原则B.促进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C.说明欧洲均势体系形成D.消除了罗马教廷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10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此后,通过国际会议和谈判解决争端在欧洲国家间蔚然成风。1884年,15个欧洲国家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会议,这次会议是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但却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加。这反映了(     
A.欧洲列强为减少战争所作的努力B.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不平等性
C.近代非洲国家对领土主权的漠视D.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关系的扩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