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在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后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最终交战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欧洲混战局面。这场战争被称作最后一场宗教战争, 也被称为第一场国家间战争,这是因为
A.建立以大国协调和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B.此后欧洲国家间的重要战争以捍卫国家利益的名义发起
C.提出不兼并不赔偿原则并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
D.建立起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
2021-01-29更新 | 732次组卷 | 14卷引用:课时3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每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都享有主权,可以独立地从事对外交往,包括宣战和媾和。这些内容逐渐演变成了国家主权原则。但在欧洲,经常上演小国被瓜分的剧目,比如波兰就三次被周围的三个大国瓜分。这些现象表明(     
A.国际治理体系已经形成B.社会达尔文主义已出现
C.国际体系遭遇现实挑战D.国家主权原则缺乏基础
3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确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国的地位,承认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权利,从而进一步确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这有利于欧洲(       
A.借助谈判完成德国统一的任务B.王权国家世俗统治的加强
C.创立并确认国际法的基本准则D.彻底结束国家之间的混战
2023-08-18更新 | 19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暑假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罗马法陷于沉寂,教会逐渐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宣扬“国王的爱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国王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     
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
2023-01-11更新 | 210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由许多大小不一的国家相互之间横的关系所构成的。在那里并没有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一个强大的中心,构成国际秩序的基本准则至少是在法律上平等的各国间的并列关系。”这说明该体系(       
A.深受近代契约精神影响B.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C.确立了主权与独立原则D.建立了近代外交制度
6 . 1789年开始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强调了国家主权原则,宣布了民族自决的权利,废除了一些关于战争的旧规则和制度,主张在战争法上贯彻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法令或制度
A.标志着近代欧洲国际法的诞生B.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
C.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D.直接导致了法国民族主义萌发
7 . 1875—1894年,清廷共计派出76位常设驻外使领。此前清廷只有前往藩属册封的“天使”和偶尔派出的负有特殊使命或观光考察性质的临时性使节。这种变化反映
A.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B.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中外关系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D.清政府逐步向近代外交的转变
2022-04-11更新 | 39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1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 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势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主权集中成 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 “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     中世纪早期,君主实际上只能在自己直辖的领地行使主权,同时还受到教会的制约, 而教皇既统驭世俗领袖,又管辖着教会的僧侣、“君权神授”和“政教合一”论是世俗国王必须 服从教会和教皇的确凿的理论依据。进入中世纪后期,王权在与教权的合作与斗争的制度化进程 中走向强大,而教权则日渐没落。从 12 世纪起,西欧城市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王权最终能取得胜利要归因于在王权与教皇的斗争中,西欧各国的民族意识开始了最初的萌动。12、13 世纪开始的西欧王权的加强,以及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运动,到 15、16 世纪大体完成。这一漫长过程的结束,终结了教会在中古盛期所确立的“万流归宗”的地位,王权的加强、民族国家的胜利必然意味着教皇势力的衰落。

——摘编自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欧洲中世纪的双剑论》

材料三     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像王权倾向着它们一样。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明朝、清朝时期加强“王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王权地位变化的趋势,并指出变化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带来的影响。
2023-12-02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它在欧洲大陆恢复了旧的专制制度,并通过战胜国对战败国财产的瓜分,满足了列强的野心,形成了英、俄、奥、普、法的欧洲均势。它通过上述五大国定期举行国际会议,对列强的利益和矛盾进行协商解决,开始了所谓的‘欧洲协调时期’。”作者在此描述的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2023·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6世纪,一场因为宗教信仰引发的战争开始了,这场战争持续了30年,它的到来让欧洲人第一次知道,民族是什么概念,也让他们损失惨重。但结果有得有失,参与这场战争的国家都有了自己的主权,且国家权力高于教会,从此他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体系(     
①确立欧洲国家的领土主权概念,让民族国家意识发展起来
②确立了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建立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原则
③确立国家权力至上,对国家发展更为有利
④为后世各国处理外交关系和宗教关系提供了借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5-13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第三中学等校2023届高三选择考预测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