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旗颜色与图案的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印记。以下为14世纪以来的法国历代国旗:

旗帜

时间

政权

图案、颜色与含义

1328—1589年瓦卢瓦王朝蓝色底、镶嵌金色百合花图案。蓝色代表4世纪在高卢地区(今法国)的基督教主教圣马丁:金色百合花象征王室,源于法兰克王国接受教会洗礼时使用的百合花油。

1598—1790年波旁王朝白色底、镶嵌金色百合花图案。白色是17世纪波旁王室与贵族喜爱的颜色,源于英法百年战争期间(1337—1453年)圣女贞德的白色盔甲。金色百合花含义相同。

1790—1790年法国大革命君主立宪时期红白蓝三色旗,样式源于大革命期间革命军帽章。红色和蓝色代表革命的巴黎,象征追求自由的法国人民;白色代表王室,象征法兰西民族的古老传统;三色并排,代表人民与王室平等。

   

1794年以来法兰西共和国按国际法惯例“国旗不与军旗相同”改为蓝白红三色旗。第三共和国建立后,以法国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对三色旗的诠释受到广泛接受。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历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11-13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科尔顿曾如此评价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在此的外交家们代表着不承认有任何上级或公共约束的独立势力。再没有一个人能说欧洲在宗教、政治或其他方面具有任何有意义的统一。”这说明当时(     
A.封建制导致国家分裂B.各国主权意识的增强
C.近代外交制度的确立D.平等国际秩序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红衣主教黎塞留于1635年成立的法兰西学院,不遗余力地支持把古典经典翻译成法语的译介工作,资助原创性的法国文化事业。正如它的初建者之一的贝里松所说的,“用我们自己的语言讲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英勇故事”。法兰西学院的这一举动(     
A.直接导致法语成为官方语言B.有利于民族国家意识发展
C.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D.根源于宗教改革运动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世纪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允许将《圣经》翻译成英文,并规定每个教区的教堂中都放一本英文版《圣经》,此后爱德华六世和伊丽莎白女王也要求英国人用英语举行宗教仪式。英国国王的这些做法(       
A.增强了民族认同感B.拉开了宗教改革序幕C.加剧了国家的分裂D.使英语成为通用语言
5 .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爆发后,贞德成为法兰西民族爱国主义的象征,这种爱国主义是法国赢得英法百年战争的关键,也为法兰西民族的统一在思想上准备了条件。据此可知,英法百年战争(     
A.推动了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进程B.结束了西欧大国间的混战局面
C.是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的根源D.促进了法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6 . 会议后的头40年里对欧洲秩序起到了预防冲突的缓冲作用。任何实力均衡都是相对的,随后的40年该会议的愿景随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破灭,均势内固有的尔虞我诈把世界推向了战争。该会议所形成的的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8 . 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对不易解决的争端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例如,解决洛林问题的原则是:有关方面“应提交双方提名的仲裁人,或由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签订条约,或采取其他友好的办法来解决”。据此可知,该和约(     
A.维护了欧洲长久的和平状态B.标志着近代世界外交制度的形成
C.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D.确定了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开始,国际社会开始用法律限制战争权。《非战公约》规定,“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在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事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由此推知(     
A.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增强B.国家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C.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D.诱发战争的因素在削减
10 . 1531年,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自己的母语撰写了《统治者必读》一书,书中强调,在治理国家时,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此书问世后即引起极大反响,在50年内被重印了6次。该书的畅销(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B.加快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向
C.为实施君主立宪奠定了基础D.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