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B.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2023-04-01更新 | 1035次组卷 | 11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亲往教皇居地卡诺莎堡请罪以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卡诺莎之辱”到“阿维农之囚”反映了(     
A.社会生活实现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B.专制王权日益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C.欧洲民族意识加强和民族国家胜利D.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法国揭开序幕
2022-12-18更新 | 1488次组卷 | 62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这说明《非战公约》(     
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B.能坚决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明确了完全废弃战争维护和平D.特别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2022-03-05更新 | 1008次组卷 | 5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荷兰政治思想家格老秀斯(15831645)认为,国家间的交往不应以强力作为基础,而应以各国都接受的国际法为基础,国际法的准则应该是正义和公理。1625年,格老秀斯发表《战争与和平法》成为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逐步为各国统治者所接受。……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和《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结束国际争端和国际战争的先例。在欧洲确立了常驻代表机关制度。……造就了一个“具有固定领土、中央行政组织和合法使用垄断武力的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18世纪,西方各国都建立起单独的外交机构。1708年,英国通过了《外交优惠法案》,提出了外交官执行公务时不得加以阻碍的条文。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大使、公使、代办三级外交代表制度。

——摘编自《西方近代外交体制形成》

材料二   国际联盟的出现不仅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更表达了人类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大战之后对世界和平的追求与向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重要发展,是各国维护和平、努力用协商和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理念的继续实践。它在推进国际社会有序化,促进国际合作,伸张中小国家正当诉求,以及促进人权与社会福利、改善劳工劳动条件和待遇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工作,都是人类社会取得的文明进步,对现代国际组织的运作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国联不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愿望。”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三   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19722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争与和平法》的主要贡献并评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国际法发展的表现?
(3)结合材料三,分析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性文献。这些文献
A.为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和繁荣
B.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C.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D.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不断努力
6 .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革命者宣称,无论血统、信仰、出身,只要认可《人权宣言》的人,都是法兰西民族的一分子。邻近的德意志地区,格林兄弟依据北欧神话与德意志史诗编写出《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以保存德意志的精神。这说明西欧这一时期
A.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B.工业革命推动民族觉醒
C.思想启蒙助长民族意识D.宗教改革建立民族国家
2021-11-20更新 | 707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下列地点与史实对应正确,并推动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德意志——颁布《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本国教会首脑
B.法国——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批启蒙思想家
C.英国——规定须用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撰写法律
D.荷兰——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
2021-11-16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国际法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为其奠定基础的是(     
A.《至尊法案》B.《战争与和平法》
C.《威斯特伐利亚和约》D.《非战公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采取制裁或战争,严重威胁着国际和平。这说明(  )
A.国际司法制度亟待建立
B.联合国的运作规则发生变化
C.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
D.国际法的实施存在着局限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B.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D.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2021-10-27更新 | 348次组卷 | 4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