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 60年代末,中苏之间已由意识形态的论战发展为全面的政治军事对抗。因此,中苏边境紧张局势加剧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严重不安。美国政府从其战略利益出发,越来越迫切需要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中国在苏联的军事威胁下,毛泽东依据世界力量的消长变化,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抓住了主要矛盾。为改变中国的不利处境,争取主动,中国作出了调整对美政策的决定。实践证明,这一重要举措,对于中国外交的发展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此时,中国调整外交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适时地调整了外交政策,将“两个拳头打人”调整为“一条线”“一大片”,即按照大致的纬度划“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政策冲破了意识形态的桎梏,将国家利益作为其重要依据。

——摘编自郭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两次调整》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
2023-04-13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溆浦县玉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不能到处用苏维埃的方式去组织民族的政权”而主张成立民族自治政权。一些红军领导人如彭德怀、邓小平等认为陕甘宁地区的回族人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汉族人民并没有差别,但由于回族不同于汉族的特殊状况以及革命斗争的需要,在当地进行土地革命的时候,应与汉族地区有所区分,因此要在回族区域、回汉杂居区域,建立民族苏维埃政权,使之成为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政权的组成部分。19365月,党颁布了《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同年6月,红军一举解放了宁夏同心(县)城和海原县东部的大片地区。同年1020日,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县级少数民族自治革命政府。

——摘编自周万军《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创立》

材料二   1954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撤销建制,与甘肃省合并。中国共产党考虑到回族有700多万人。遍布各地,在祖国大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回族人民的意愿和回族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建议在回族比较集中的宁夏建立自治区。另外,虽然甘肃省也和全国的情况大致相同,即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但是在甘肃东北部的银川、吴忠、固原等地的回族人口则比较集中,占总人口的近50%,所以选择在这一地区建立回族自治区。

——摘编自彦卿、陈卫鹏《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自治制度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宁夏撤省建自治区的现实因素。
3 . 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豆选(版画)李焕民

图片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陕甘宁边区以及各个根据地的时候,采用了一种“三三制”的政权模式—也就是说,在政府干部当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基层政权由老百姓直接选举产生、在有关当时的一些电影资料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群敦厚、朴实的农民举行“豆选”、几位乡干部背后的条桌上都放着个粗瓷海碗,全村成年村民每人都攥着一颗黄豆、他们有点腼腆,又有点陌生地依次走过乡干部的背后,如果同意谁当村长、乡长,就把豆子放在谁身背后的碗里、最后,由得豆最多的人当选、“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句上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生动再现了陕甘宁边区在艰苦环境下运用“豆选法”进行选举的场景。

——王乐《党史文物的风云岁月:延河岸边的“豆选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选举的原则、特点和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本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