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地图

材料一 1662年《大地图集》出版,其作者约翰·布劳是荷兰制图师。《大地图集》的买家大多是可以帮助荷兰进行政治和商业扩张的人-国王、政治家、外交家、商人等。下图为其中收录的一幅地图《全新极准世界地图》。


——摘编自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注:

①古希腊罗马诸神,正中是阿波罗,代表太阳。周边是其他诸神,代表行星。

②托勒密(约90-168年),其地心说是中世纪教会认可的宇宙观。

③哥白尼(1473-1543年),提出日心说,建立新的宇宙观。

④精确标注了中国,日本,朝鲜多个城镇的经纬度(参考了明代《广舆图》)。

材料二       世界大洲分布图


(1)地图展现了特定时期作者对世界空间的“洞察”,也是文化的产物。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阐释上述观点。
(2)阅读材料二,围绕“1900-1945年的社会进步”,从不同视角设计补充相关地图信息,并说明设计理由。
要求:用文字表达地图信息,不必图示:设计至少有两个视角,每个视角下至少有两个信息。
2023-05-08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工厂和工厂制度

依据图示和所学,围绕“工厂和工厂制度”对人类社会某一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2-01更新 | 1125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届高三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
①卫城反映出了城市具有防御和宗教等功能
②哈德良所加城墙表明雅典受马其顿控制
③设市场表明城市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
④下城的布局体现了城邦政治的某些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5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4 . 世界人口的流动

                                        16-20世纪世界人口的部分大迁移示意图
仔细观察地图中1、2、3、4序号代表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16世纪到20世纪序号路线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人口迁移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晚清铁路建设

                           晚清铁路建设示意图
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晚清铁路建设折射出鲜明的时代风貌”进行论述,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论结合,论述全面,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中医药学

材料   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示意图

(1)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中医药学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述中医药学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为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由此可知(     

A.国家的形成促进了早期农牧业产生B.早期农业和畜牧业起源于欧亚大陆
C.各地发展了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畜牧业D.人类从定居形成聚落过渡到经常迁徙
8 . 国际石油价格变化

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示意图

20世纪70年代以前,石油的生产销售受西方控制,国际油价长期处于低水平。1960年,以西亚产油国为主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围绕着石油定价权不断与西方石油资本进行斗争。到70年代初,西亚产油国在实现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基础上,联合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西亚产油国对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石油禁运,造成西方国家第一次能源危机。

80年代初,两伊战争爆发使伊朗与伊拉克的石油出口量锐减。80年代国际油价的决定主体从欧佩克单方面决定,转向由欧佩克、石油需求和西方石油资本共同决定的局面。1990-1991年海湾战争时,国际油价曾出现短期大的涨落。90年代后期,亚洲一些国家经济萧条,石油需求减少。21世纪初,世界经济强劲增长拉动需求。

——摘编自汪莉丽《世界石油价格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等

(1)依据材料,概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的历程。
(2)阅读材料,归纳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因素,结合史实对其进行说明。
2024-04-19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商业贸易和工业革命

材料一   1618世纪,欧洲人主导的这三百年的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方式是所谓的三角贸易。……各种各样的三角贸易中,最主要的一种指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奴隶是这种贸易的主要商品。……我国学者还讲到了一种范围更大的三角贸易,即“当时存在于欧、亚、美三洲之间的……繁荣的‘三角贸易’”。其内容或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欧洲人向美洲输出欧洲的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如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航线)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等,再运回欧洲。

——摘编自王加丰《三角贸易》(《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7期)

材料二   “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共产党宣言》

“小工业创造了资产阶级,大工业创造了工人阶级,并把资产阶级队伍中的少数选民拥上宝座。但是,这只是为了有朝一日更有把握地推翻他们。目前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美好的旧时代’的人数众多的小资产阶级已经被工业摧毁,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在图中绘出全球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路线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确定一个主题,谈谈你对“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理解。
2023-05-30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清中期至民国初年辣椒在西南地区的引种示意图。中医认为辛辣食材具有祛湿散寒的功效,辣椒成为川菜的主要调料。清末,四川出现了一批干制辣椒特产地,行销“近省各县”。下列说法准确的有(       

① 辣椒通过移民这一途径传入西南地区            ② 辣椒的引种丰富了当地的物种种类
③ 辣椒的推广改变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④ 辣椒市场的扩大促进食品加工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09更新 | 1024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