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年1月,美军为了挽救战场上的失败命运,竟然不顾国际公约发动了细菌战。更令人发指的是,除了前线,美军随后又在我国的抚顺、新民、安东、宽甸、临江、青岛等地,撒布了大量带有细菌的昆虫和毒物。1952年3月14日,政务院召开会议,成立了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防疫委员会,号召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开展防疫卫生运动。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最终以失败告终,而爱国卫生运动在1952年的高潮后并没有结束。当时有一个口号,叫“打死一只苍蝇,就是消灭一个美国鬼子”。各地涌现的灭鼠、捕雀能手,是当时新闻报道和人们学习的对象。当年12月8日,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在北京开幕,总结爱国卫生运动经验,提出了卫生工作四大方针,增加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一项。

——摘编自杨丽娟《久久为功——造就新中国卫生奇迹的爱国卫生运动》

注:图一1957年,北京西单南长街居民周永泉向街道干部们介绍用脸盆捕鼠的经验。
图二1958年,北京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陈清棠大夫用显微镜给居民们看放大一千倍的痢疾细菌。
结合材料,围绕“爱国卫生运动”主题,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百所名校二轮复习联考(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航路开辟后,最初来华的西医师主要身份是传教士,他们通过外科手术在中国站稳脚跟,之后西医在中国迅速推广。传教士带来西医的同时,也将中医向西方传播。如清前期法国传教士殷宏绪将中医人痘接种技术传入欧洲;20世纪初,法国驻昆明副总领事苏里耶·德·莫朗学习针灸并回国行医,在西方掀起了学习中医的热潮。新文化运动后,国内出现了激烈的中西医论争。南京国民政府曾一度通过废止中医的法案。新中国成立之初,仍有许多人强烈要求废除中医,毛泽东坚定支持中西医结合,中医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进一步走向世界。据统计,到2022年,中医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摘编自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逻辑严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交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交通的发展、变迁、进步是社会进步轨迹的表征。古代的陆路、运河、近海运输,近代以来的铁路、汽车、航空、远洋运输等方式无不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交通的开辟与发展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强盛,有利于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通过交通,能够有效地跨地区调度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能够极大地丰富各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摘编自《交通社会学》研究课题组《交通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交通与社会变迁”这一主题,任选一种交通方式的发展或就中外交通的总体发展,自拟论题,并对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4-02-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洋务运动首开学习西方医学教育办学经验的先河,为中国传统中医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打破了中国医学教育单一中医学课程结构的框架。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联为师,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我国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新的理念,一种新型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正在形成。

——摘编自黄睿彦《近现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产工具又称劳动工具,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它被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起传导劳动的作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发展上开始的。生产工具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起根本性作用的。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的过程,让人类的双手解放出来,让人类社会的发展获得动力。

——摘编自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种生产工具,以具体史实阐述该生产工具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求:选择的生产工具要具有时代特征,阐述时须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对公元500年以来的世界史作了如是概括,其中“东”指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西”指以西欧等为代表的西方。

第一阶段(公元500年至1500年):东强西弱,东富西穷,东稳西乱,东进西滞,东学西传。

第二阶段(1500年至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西升东降,东强西弱,东富西追。

第三阶段(19世纪初至1945年):西强东弱,西富东穷,西扩东衰,西学东渐,以西塑东,东西彻底逆转、易位。西方取代东方成为历史主流。

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东升西降,东西相持,多极平衡。

——据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历史年表。[要求:年表时段或时间表述符合材料意涵,史实准确,作答要素应包含阶段、时间(时段)、支撑史实、简要说明等。]
23-24高二上·重庆北碚·期中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大城市的兴衰——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一书中,作者本·威尔逊追溯了7000年前的城市起源,勾勒了延续至今的城市发展史,以此揭开“什么造就了城市”的真正奥秘。书中每章讨论一个或几个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城市。以下是该书的部分目录

1章城市的黎明
乌鲁克(前4000~前1900)(注:美索不达米亚西南部苏美尔人古城)
2章伊甸园与罪恶之城
哈拉帕(注: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座古城)和巴比伦(前2000~前539
3章国际大都市
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前507~前30
4章巍峨帝都
罗马(前30~后537
5章饕餮之都
巴格达(537~1258
6章战争之城
吕贝克(1226~1491)(注:位于今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7章世界之城
里斯本、马六甲、特诺奇蒂特兰、阿姆斯特丹(1492~1666
8章社交之都
伦敦(1666~1820
9章地狱之门?
曼彻斯特和芝加哥(1830~1914
10章巴黎综合征
巴黎(1830~1914

——(英)本·威尔逊《大城市的兴衰: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从材料中选取两个或多个城市,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17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3-24高三上·河北·阶段练习
论述题 | 困难(0.1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都城变迁(部分)

时期

概况

周朝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汉朝

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晋朝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北魏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隋朝

605年,隋炀帝诏令营建东都洛阳城

宋朝

1127年,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明朝

1421年,明成祖下诏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

清朝

1644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

中华民国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

中华人民

共和国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围绕“中国都城变迁”,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3-11-09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2-23高二下·山东滨州·期末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北宋东京城东水门内的商业街道及网点分布图。


注:交通空间主要用于过往行人与车马的通行;店铺侵占的街道空间是被店家用来搭建凉棚、摆放货架与桌椅,成为室内营业空间的外延;过波空间则是路人停留、聚集的场所。

——据朱金等《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特征研究》


结合材料,请以“北宋东京的城市空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2023-07-13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2-23高二下·安徽·期末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人类城乡关系发展三阶段对比表。

城乡低水平依存

城乡加速分离

城乡高水平融合

时间起点

农业文明开始,城乡差异形成之初

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

古典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缓慢

快速的“被动城市化”

适度的“主动城市化”

城乡间劳动力

流动极少

农村到城市

农村到城市

城乡差距

城乡有差别,但差距极小

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且分离速度加快

城乡差距缩小,城乡逐渐融合

分工情况

农业、手工业、

商业三者分离

农业、手工业、

服务业三者分离

农业工业化,工业与

服务业既分离又融合

工农业政策

西方世界:重视商业和工业

东方世界:重视农业

重视工业,几乎都采取了

农业支持工业的政策

重视农业和工业,采取

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摘编自吴丰华《中国近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轨迹与变迁机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城乡关系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2023-07-10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