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国际安全形势日益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乌冲突以来,美西方对俄罗斯金融制裁不断加码,先后祭出冻结俄央行海外资....禁止俄政府通过美国银行账户偿还美元债务等金融大杀器,旨在动摇俄罗斯金融基础设施,打击俄罗斯金融系统,切断其使用美元渠道,削弱俄海外筹资和自救能力。

——摘编自张莱杨《从地绿之争到“币缘”之争,俄乌冲突加速全球金融秩序变革》

材料二:今年我国粮食安全虽然面临乌克兰冲突、极端天气、中美贸易战的三重冲击,但不会动摇我国粮食安全“吃饱没问题”的基本格局。我国2021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83公斤,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21%。我国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能够保障6.8亿吨的粮食产量。我国小麦自给,只从俄乌进口少量玉米,可以寻找新的玉米出口国。受去年秋天极端天气影响,全国小麦近1/3晚播,冬前麦苗长势较弱,但在春季可通过“壮苗”技术弥补一定损失,若小麦生长后期天气正常,仍有可能保持常年产量,最多减产3%左右。中美贸易中,美国的贸易逆差还在增加,美国希望中国多进口粮食和能源,因此中美贸易战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影响也不大。

——摘编自王宏广《俄乌冲突对我粮食安全有何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金融格局“美元化”的含义。结合现代国际金融的相关情况,简要说明为什么美国的各种“金融大杀器”可以打击到俄国?为提升亚洲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中国发起成立了什么机构?
(2)“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某--朝代例举中国古代政府为预防荒年采取的措施。根据材料二,归纳作者认为今年中国“吃饱没问题”的理由。
2023-02-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1864年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科学地制定出罐头生产工艺。至此,罐头工业进入到现代世界食品工业当中,并传至世界各地。
1923年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由此生产出了家用电冰箱,它主要用于食物保鲜,保鲜食品被人们逐渐越来越多的食用。
1958年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方便面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A.食品技术创新改变生活方式
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C.科技进步推动食品种类创新
D.工业革命推动食物结构改变
2022-07-18更新 | 817次组卷 | 4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历代王朝都建立粮库,对粮荒和灾荒大都制定了救济和赈济政策。每次赈灾大都要经过报灾、勘灾、审户等很多手续环节,粮食运到了灾区后,按照户籍计口发票,灾民凭票领粮。……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中有许多专门出售粮食的市场,供应一些民众的口粮。……明清两朝,水稻更加发展,玉米、甘薯、土豆从国外引进,更加丰富了粮食品种。……许多帝王把发展农业解决粮食问题作为安邦定国的头等大事,每年春耕,都要亲自耕田一回,以示生产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摘编自王中亚《农村·农业·农民》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首先解决农村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适应发展农村信贷事业的需要,中国农业银行应当积极做好农村的信贷工作”,2017年《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1994年国家颁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袁隆平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20179月又宣布一项剔除水稻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摘编自《中国粮食安全百年变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和意义,并指出我国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关于粮食安全的方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约之专为通商者,本可随时更改,以求两益,非一成不变者也。税项通例,皆由本国自定,客虽强悍,不得侵主权而增减者也。宜明告各国云:某年之约不便于吾民,约期满时应即停止。某货之税不合于吾例,约期满时应即重议。

——摘自郑观应《易言》(该书写于1871年)

材料二   2008年以来,全球性粮食问题愈演愈烈,受地球自身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量下降。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强调工业化,忽视了农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粮食需求量增加。由于能源的紧张,越来越多的粮食被用来转化成新型生物能源……中国必须立足自我,加强粮食安全建设,解决好自身的基本粮食需求;在全球性粮食危机中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加强与各国的粮食合作,推动危机的解决,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摘编自华凌志《全球性粮食危机与中国的应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核心主张思想。结合所学,写出19世纪40年代列强开协定关税恶例以及对之强化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并指出中国何时真正实现“税项通例,皆由本国自定”。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性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针对“粮食问题”而出台的白皮书名称及提出的方针。
2024-05-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宜麦,南方宜稻,这是农作物对南北方环境选择的结果,跨越环境界限,将另一地区 的作物引进,则与人类的活动直接相关。“建炎(宋高宗年号)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 流寓之人遍满。”……朝廷多次下诏,“两浙、江、淮路谕民杂种粟麦麻豆”,并对杂种的旱地作 物“有司毋收其赋,田主毋责其租”……慈溪乡贤黄震曾动员百姓种麦,“每年春夏之间,旧谷既尽,新谷未种,天特生麦以济缺乏,使尔人民吃此麦饭,种此禾稻,循环接续,常得饱足。”

——摘编自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等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面临极大压力。世界农业科学家纷纷认为,利用水稻的杂交优势提高单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1964年,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水稻种业科技工作者们开创了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6年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到1999年,国家投入资金达5.4437亿元,参加杂交水稻研究的科技人员达500人。到2020年,中国累计推广杂交水稻面积达6.1亿公顷,增产粮食9.15亿吨……杂交水稻技术走出国门40多年来,为亚非拉约80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万余名技术人员……目前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已达8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以上。

——摘编自文春晖《中国杂交水稻在非洲的技术积累及其可持续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宋代南方农业的耕作制度,分析该制度普及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背景。结合所学,分析“杂交水稻走出国门”的世界意义。
2024-04-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臣所居建宁府崇安县开耀乡有社仓一所,系昨乾道四年乡民艰食,本府给到常平米六百石,委臣与本乡土居朝奉郎刘如愚同共赈贷。至冬收到元米,次年夏间,本府复令依旧贷与人户,冬间纳还。臣等申府措置,每石量收息米二斗,自后逐年依此敛散。至今十有四年,量支息米,造成仓廉三间收贮,已将元米六百石纳还本府,其见管三千一百石……系臣与本乡土居官及士人数人同共掌管,遇敛散时,即申府差县官一员监视出纳。以此之故,一乡四五十里之间,虽遇凶年,人不阙食。

——摘选自《晦庵先生朱文公集》

材料二   清代备荒仓储不仅在制度上较为充分地吸取了前代经验,其成效亦大大超过从前。在基本完成全国统一的17世纪末,清朝即以常平仓为主体,展开了大规模的仓储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清朝始终维持着年均储量在3000多万石以上的备荒仓储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这个系统保障了一个前现代农业国家对同时期世界上最为庞大人口的粮食供应,对于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长期稳定具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摘选自朱浒《从一尊到多元:晚清社会救济机制的结构性演变及其意涵》

材料三   2013年以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自产粮食已成为安邦定国的“压舱石”。2012年开始实施“粮安工程”,粮食仓储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全国各类粮食企业标准仓房完好仓容61676.9万吨,与当年粮食产量基本相当。……当前我国粮食行业供需之间矛盾突出,粮食供需不匹配并非全是数量和品种等生产领域的问题,也有加工不精、品质不优、营销不活、品牌不响、物流不畅等流通领域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柔性精准的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需要从“产购储加销”全链的角度加以解决。

——摘选自陈倬、单初《粮食供应链脆弱性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社仓的主要功能和组建的主要力量,分析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用一句话概括这种社仓运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代能“始终维持着年均储量在3000多万石以上的备荒仓储系统”的原因,并指出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粮食行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历代政府在经济治理中表现出的一致性。
2024-02-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方青色,人通于肝,其类草木;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类火;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类土;西方白色,人通于肺,其类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类水。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

材料二   儒道两家的环保思想虽然都极其关怀自然环境,但儒家主张顺应自然,合理地可持续性地利用自然,其态度是积极的,而道家则一任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态度是消极的。儒家学说的核心范畴是“仁”,仁既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也是用来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范畴,道家的核心范畴是“道”,其特点就是自生自灭、自然而然、自由自在、无为而无不下为。正由于儒道两家的学说基础不同,导致了两种环保思想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儒家继续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而道家则发展成道教。儒家提出许多具体可行的环保思想,而且越来越具有实用性,而道家则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较少提出具体主张,其可操作性不强。

——摘编自方明星《中国古代环境立法略论——从儒道环保思想出发》

材料三   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化新粮仓,维修改造了一批老粮库,仓容规模进一步增加,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人口“不愁吃”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摘编自2019年《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这部医学著作的理论特点和历史地位,并列举明代在防疫与药学方面的三项成就。
(2)根据材料二,简要指出儒道两家环保思想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并列举荀子在天人关系方面的两个核心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前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关于粮食问题的基本方针。
2023-05-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习近平同志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历代政府均把粮食安全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汉代贾谊积极主张发展粮食生产,重视粮食储备,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唐宋时期,形成了体系健全的救荒救灾的仓储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历代政府一方面发挥政府在粮食流通中的干预作用;另一方面,还发挥自由贸易在调节粮食余缺方面的作用。清乾隆皇帝对建立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必要性就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给粮食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   圈地运动早在15世纪就已经在英国盛行,它为资本家提供了雇佣劳动力,并将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16世纪中期,土豆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17世纪时,土豆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1842年,英国和德国兴建了制造过磷酸盐化肥的工厂……1861年,美国拥有的收割机已超过10万台。

——摘编自王荣生《近代欧美国家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大批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就业人数激增。1953年国家收入粮食540亿斤,支出粮食587亿斤,赤字达47亿斤。而农民在土改后生活改善,对粮食消费的需要提高了,有余粮也不急于出售。东北等产粮区遇到灾荒,使供销局势更显紧张。一些私人粮商又乘机抢购粮食,囤积待机。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一些经济困难的城市居民已难以购得必须的口粮,造成人心惶惶……据现有情况,只能采取这样的政策: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分配……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第3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重视粮食安全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欧美各国能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粮食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指出当代中国政府所发布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具有”定海神针”意义的文件名称,并简述其内容。
2023-03-1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河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长期以来,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人类从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生产经验。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和收获。从事农耕和畜牧后,人类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存储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据统计,我国目前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二三百种是来自国外。宋代以前传入我国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多为果品和蔬菜,少有粮食作物。明清时期,美洲作物及粮食作物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中国也得益于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发现关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后,以欧洲为跳板传入中国,或是传入中国周边地区后再传入中国。概括而言,中国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农作物传播持续了4000余年。

——摘编自崔思明《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   2.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

……

4.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

5.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年11月16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试举两例史实说明材料一中“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至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的来源地、品种和途径的变化,并指出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人类为应对粮食安全问题须采取的对策。
10 . 近代以来的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车问世后,英国立即掀起了一股铁路建设的狂潮。这个时期正值工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均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工业革命的发展又使得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亟待解决。短短数年内,铁路就支撑起了英国的长途运输业。1831年,英国运输总收入高达50万英镑,获利颇丰。1832年,英国已拥有了24条商用铁路,最兴旺的一条铁路,年运载旅客35万人次以及70万吨货物……铁路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商业贸易和钢铁、机械、建筑工程、地产等行业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动脉”。

——王雄《丝路大通道》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玉米产业现代化发展概况

1933年玉米杂交种比普通种增产50%左右,但应用面积占玉米种植总面积的0.1%
1940年拥有拖拉机186万台,谷物和玉米收割机40万台,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1945年逐渐形成了包括印第安纳、俄亥俄等5个州的玉米带,实行区域化种植
1950年玉米平均施肥量达每公顷140kg,此后施肥量成倍增长
1960年基本普及了玉米杂交种,玉米每公顷单产提高了2827kg
1990年农场职位需要人数大幅下降,生产逐渐脱离人工化

——整理自韩萍《美国玉米生产概述》

材料三   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发达,整个交易时间会越来越短,即时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附近”就消失了。“附近”到哪儿去了?对美团外卖的平台设计师来说,“附近”对他来讲太重要了。“附近”的交通情况,什么时候人流多,什么时候人流少,他要掌握。……它把我们本来肉体直接感知意义上的那个“附近”,一下子转化为一个数据化的“附近”,好像一切东西没有距离了……

——整理自项飙《我们在没有“附近”的世界里生活》访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英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并简要说明铁路成为真正“经济大动脉”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支持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玉米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概括美国玉米产业发展的趋势。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谈谈数据化的“附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023-02-0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