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积小,农民大多视土地为命根子,不愿彻底放弃土地。其农地制度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的《水利合作社条例》和《耕地整理法》,制度雏形形成于二战时期的农地立法。二战后日本先后制定了旨在巩固自耕农制度和永久维持农地改革成果的《农地法》、以农地管制和促进流转为中心的《农促法》、以抑制土地投机买卖并保护农地不被非法占领的《国土利用计划法》等一系列法律。还建立了组织严密的农协,提供技术、金融、农机设施等服务,协助会员销售农产品,同政府对话,争取农民的利益,成为政府、市场、农户之间强有力的中介组织。韩国与我国台湾地区都成功地借鉴了日本农协的经验。

材料二   法国在20世纪60—80年代颁布《农业指导法》等法律,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鼓励农场集中,向农民提供较长期贷款和低息贷款;二是建立不以赢利为目的代表国家实施监督的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小片农地,以优惠价格卖给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场;三是国家通过种种干预措施,控制土地流转,改善农场结构。还制定了小块土地合并和限制农地分割的政策,规定农场主的土地只准整体继承或出让。设有负责土地市场管理的土地事务所,土地转让必须经过土地事务所,否则无效。土地事务所对小块土地有优先购买权,整治合并后卖给有经营前途的农民。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熊乐兰《战后世界典型国家农地流转的实践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日本土地流转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和法国土地流转的共同特点及作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汉代统治者奉行重农积谷的国策,粮食被视为“天下之大命”的重要战略物资,采取了“务氏於农桑,薄赋敛,广畜积”的政策。汉代还实行募民入粟赐爵政策。同时,汉朝政府还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大批的粮仓,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粮食仓储体系。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政府多次进行“反田”,限制土地兼并。

——摘编自张喆、戚亦农《试论汉代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主要是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52年,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1953年到1954年,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采取了控制粮源的措施,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1955年之后,则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

——摘编自马双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和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并指出其粮食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调整给你的启示。
2024-05-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推行农业现代化是罗斯福政府的重要任务。1929年,“已经处于萧条状态的农业”收入下降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这一时期,受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苏联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美国政府给予农场主大量补贴以供其购买机械。19301940年,拖拉机的数量从92万台增长到156.67万台。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

——摘编自【美】拉尔夫·德·贝茨《1933—1973:美国史(上卷)》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截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

——摘编自许嘉璐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农业现代化进程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2023-12-2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其组织形式包括农业公社、农业劳动组合、共耕社三种。19303月,斯大林指出:“在目前时期,集体农庄运动的基本环节,即现在应当抓住的集体农庄运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农业劳动组合。”劳动组合逐渐成为集体农庄的唯一形式。集体农庄法最重要的规范性文件是“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为了补充和发展示范章程中的基本原则,苏联还颁布了许多规范性文件,包括调整集体农庄关系的法律、法令和政府决议,这些被统称为集体农庄法。苏联官方表示,制定集体农庄法的目的在于“在农村中建设一个新社会”。

——摘编自司宁《苏联集体农庄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德国农业生产、经营等的协调工作主要由非官方组织来完成。如德国农民联合会是最主要的农民组织,其下属组织包括13个州的农民协会、德国农村青年联盟、德国雷发巽乡村信用合作社、德国农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联合会,另外还有42个非正式的合作成员组织,约95%的德国农民是其会员。它代表德国农民参与和欧洲邻国农业组织机构及欧洲一体化组织的协调工作。它不仅为农民当法律顾问,开展技术服务并开拓市场,还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此外,由农民商人和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德国农业协会在帮助农户和农业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也作为质量检验和认证组织存在,很有权威性。

——摘编自张明生《德国农协现状及发展我国农协的建议》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苏联集体农庄(劳动组合组织)和德国农协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二者存在差异的因素。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现代农村社会组织建设的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最早出现在2000多年前。古代时期的粮食储备分为官办储备和民办储备两种奖型,政府对粮食储备实行专管,由中央财政直接控制。具体来讲,历代政府对不同类型的仓储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实行分仓储备、分仓管理、分仓核算方法。封建政府还制定了比较严密的管理条规和制度,如西汉的粮食会计簿册和秦代的仓律等。另外,还建立了仓储保管者贵任制度,设立了审计机制和账实核查机制,并且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使所有环节都能按制度进行。

——摘编自姚荣《中国古代粮食储备制度及启示》

材料二   193310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在南昌举行粮食会议,制定兴办仓储计划,对原有仓储管理规则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在仓储种类上,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县仓、区仓。国立储备仓由中央设立,省立储备仓由省设立,省以下各仓,乡仓、镇仓必须普遍设立,县仓、市仓根据地方情形分别设立。至此,已基本确立了现代粮食三级储备的雏形。19355月,实业部制定《农仓业法》及其施行细则,鼓励金融机关经营农业仓库,规定农民银行必须在各县设立农业仓库。之后,这一新式仓储制度的推广得到了各省及各银行的响应,农民银行、中国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新华银行、金城银行等均在各地分别设立了农业仓库。

——摘编自任新平《近代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储备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党政府粮食储备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并进行简要评析。
2024-06-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信息(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初期,开封建有二十多座粮仓,统称在京诸仓,每年约有六百万石江淮漕粮经汴河运至京师。北宋后期,在京诸仓规模进一步扩大,数量增至五十余所,为首都粮食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地方设置州仓和县仓,诸州县仓的主要职能是受纳租税、支给官兵廪禄,以及救济灾荒等。此外,宋朝还设置了专门的备荒仓储。除继承前代常平仓、义仓外,还创建了广惠仓、惠民仓。惠民仓功能与常平仓类似,“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广惠仓侧重于常规性济贫,是为配合政府福利机构而专门设立的恤贫仓储。总之,宋代仓储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分布范围与职能发挥上都大为扩展,仓储制度更趋成熟、完善。

——摘编自杨芳《“国家大本,足食为先”:宋代仓储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材料二   晚清时期,仓储制度在实施中弊窦丛生。按例每年秋天常平仓要采买仓谷,但地方官在领银后拖延时日,不及时采买。常平稻谷还常被地方官私行变卖,“任意侵挪”。道光以后,积钱不积谷,寝成风气。对此,清廷一再申饬:“国家设常平仓,原备民间缓急之需……猝遇需米之时,岂银两所能济用。”此后,虽再三谕令复归积谷,然各省并不付诸行动。同时,拿常平仓的盘查来说,大多欺瞒掩饰,形同虚文。据奏报,常有“不肖有司等闻钦差将至,向绅衿富户挪移借贷,以掩其亏空之项”。此外,靠民间捐助的社仓,在捐助者和受益者间往往发生矛盾。捐助谷物的,一般是农村殷实之户,这些人遇歉年不指望社仓赈济,因而在捐助时往往退缩不前。而农村贫困户无力捐助社仓,一遇歉年,又只能靠社仓赈济。这种矛盾使得许多社仓难以为继,办一段时间后就形同虚设了。

——摘编自任新平《民国时期粮食安全研究》

材料三   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安全政策演变表

1978—1984年粮食购销政策不变,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计划调控方式初步转变
1985—1990年废除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建立价格双轨制,扩大市场对生产的调节
1991—1993年通过购销同价和保量放价政策,废除粮食统销制度,力图发挥市场作用
1994—1997年通过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发挥稳定器作用,同时调节农民收入
1998—2003年在供求改善前提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2004年以来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

——摘自周庆元《建国以来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宋代仓储制度发展的因素,并分析宋代仓储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仓储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总体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历代粮食安全政策的演进过程中得到的认识。
2024-06-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周礼》记载,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冰政”这一机构,其负责人称“凌人”。每年大寒季节,他们就监督奴隶、庶民到水质好的地方凿采冰块,再将冰块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大约到唐朝末期,人们为生产火药开采了大量硝石,并偶然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溶于水的硝石还可以用蒸发结晶法等手段提取出来重复使用,但硝石提纯极其困难,且要耗费大量人工,故制冰成本仍然十分高昂。

——摘编自宋衍昌《实现制冰自由,究竟靠什么黑科技?》

材料二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记载了北京城主要冰窖的分布和储量。民国时期,民办冰窖显著增多,各大酒楼、饭庄往往和民营冰窖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供应关系,走街串巷贩卖鱼虾的小贩也经常在担子中放块冰以保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城区周边又修建了一批冰窖,民营冰窖也通过公私合营逐步收归国有。但冰窖收储的天然冰取自于河湖池塘,难免受到污染,人吃了天然冰制作的食品后容易罹患肠胃传染病。随着现代制冰厂特别是冰箱、冷柜、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出现和普及,冰窖很快衰落,到20世纪80年代,北京的冰窖已基本停用,少数明清遗留下来的老冰窖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摘编自刘林智《冰窖旧事:老北京的消夏记忆与历史遗存》

材料三   20209月,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作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承诺。2022年年初,北京冬奥会应用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冰、造雪技术首次在冬奥史上用二氧化碳替代了对臭氧层存在危害的氟利昂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评价说:“国家速滑馆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世界领先,实现了低碳化、零排放。”

——摘编自王静宇、吕可欣等《张信荣:以碳制冰,变废为宝—绿色能源的领跑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唐末制冰技术取得突破的有利条件,并简要评价这一技术突破。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历史上“冰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冰窖”发展的因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技术进步与生活变迁的认识。
2024-06-0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罐头的发展历程】

材料   1795年,法国政府征集食品长期保存的方法。巴黎糕点商阿佩尔采用加热密封方法,在1805年发明可以长期贮存的玻璃瓶装食品。1810年,阿佩尔获得政府奖金,随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罐头食品装瓶厂。

1810年,英国人杜兰德发明马口铁罐头,罐头很快成为英军标准口粮。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展出了大量罐头商品。与此同时,食品罐藏技术传入美国,波士顿、纽约等地先后建立了罐头工厂。

二战期间,各参战国军队在欧洲战区、北非沙漠、炎热的太平洋岛屿和白雪皑皑的北极地区作战,需要大量的罐头食品。1959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访美时曾坦言:“当1941年苏联的‘大粮仓’乌克兰被纳粹占领后,如果没有美国援助的罐头,我们当时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养活红军。”

1961412日,罐头随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次到达太空。1969年,美国开发的袋装软罐头食品由于保质性能好、没有金属罐腐蚀与生锈等缺陷、无需开罐工具即可开启等特点,成功应用于阿波罗宇航计划。

如今,罐头也成为文化艺术和理念宣传的载体,许多罐头实物被各国博物馆收藏,不仅向世界人民传播食品罐头的历史文化,并且鼓励人们向罐头未来的创新发展和技术革命进军。

——摘编自韩锦平《食品罐藏发展史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以来影响罐头食品发明、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罐头食品的演变趋势,并说明罐头食品发展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唐时期都将粮食视为国家管控的战略物资,以国有官营的方式统一管理粮食调运、中转、分配,形成了仓、廪、庾、窖等十余种仓储类型。仓廪营建的核心在于解决粮食储存及保障品质安全,仓廪管理重点则需解决粮食在受纳、余粜等方面的运作。汉唐以来形成了以常平仓、正仓、太仓、军仓为代表的官方“集中存贮”和以义仓、社仓为代表的民间“分散存放”现象。皇家仓廪承担了更为广泛的赈济职责,而民间乡社所设的仓廪类型有效弥补了官方难以维系时的不足。通过考古及文献查证,西汉储粮状态与方式是“分散储粮”,而在唐代则更多表现为以巨型窖穴为代表的“集中储粮”形式。自隋代开始沿大运河广设仓窖储粮,规模巨大,并常建有仓城拱卫,形成了以隋“大兴城”和“洛阳城”为核心的两大粮食储备中心。

——摘编自韩国河、王祖远《汉唐时期储粮制度和方式之变迁》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注重规划引领,编制《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别 (2015—2030)《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发展规划,从不同层面制定目标、明确措施,多维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健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切实调动地方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建立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粮食储备制度,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协同配合的政府储备体系逐步健全。在立足国内保吃饭的前提下,适当进出口,深化国际粮食合作。

——摘编自2019年《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粮食储备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前中国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济大危机中联邦政府采取了限制农作物耕地面积和控制产量等政策并制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但由于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农产品产量和剩余存量有增无减。二战后马歇尔计划中的45亿多美元援助是以农场商品形式提供的。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大量粮食援助。然而,到1954年美国农产品存货仍达58亿美元,粮食过剩问题十分尖锐,甚至可能引发农业危机。于是,美国参众两院通过《1954年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确立起了正式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和机制。到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将其更名为“以粮食换和平”计划,美国粮食援助政策开始转而强调利用粮食援助为外交服务。随之美国将主要援助对象由西方盟国转向欠发达国家。该计划通过粮食援助来缓解当地人民的饥饿和促进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从而增强它们对共产主义的“免疫力”,争取它们在冷战中站在美国及西方一边。

——摘编自王慧英《“剩余品”时代美国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

材料二   粮食援助是中国对非洲农业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粮食援助开始于1959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是向非洲国家提供单向的无偿援助。第二阶段是从1980年到20世纪末,援助方式增加了优惠贷款项目。第三阶段是从等2000年一直到今天,不仅通过双边援助渠道和经济合作对非洲进行粮食援助,还通过发展南南合作公等方式,向非洲提供农业援助。中国对非洲的粮食援助以不干涉内政为原则,尊重非洲的文化,尊重非洲人民,不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以及推销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从来不会用歧视性的文字或言语来伤害非洲人民,中国对非洲粮食援助行动中派出的农业专家在非洲不享受任何形式的特权。援助的形式不拘泥于实物援助和货币援助,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出也成为中国对非洲粮食援助的重要形式。

——摘编自赵银《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外粮食援助政策出台的原因并概括其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特点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对外粮食援助的不同;并谈谈中美两国对外粮食援助的启示。
2024-05-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考向核心卷历史试题【全国卷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