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公园这一概念首次引入中国,“公园意味着公众所有,大家皆可享用,而花园和园林则蕴涵着它是皇家或私人财产”。1920年广州第一所公园兴建,至1934年共有中央公园、越秀公园、中山公园等八所公园。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A.自由平等观念成为时代主流B.广州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C.近代中国建筑风格中西合璧D.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不断进步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事件
1841年第一条从伦敦开往布莱顿的火车正式运行,到达布莱顿只需要两个小时。
1853年霍乱第三次出现在英国各地,包括伦敦。
1863年伦敦地铁正式运行。
1865年伦敦的下水道工程初步完工,代表了当时最高建筑成就,甚至被称为“工业世界的七大奇迹”。
有学者认为“一座伦敦城,半部英国史。”参考表格内容,提取关联信息,自拟题目,结合19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某一时段英国城镇人口增长信息表(a和b年的时间间隔为50年)。判断a—b时段处于(     
城镇类型a年平均人口数b年平均人口数年增长率(%)
伦敦95900013620001.82
郡城6000140001.61
滨水城镇(港口与海滨胜地)5000190002.56
海港16000490002.19
制造业城镇14000460002.38
矿业与五金城镇13000420002.34
A.17世纪下半期B.18世纪上半期C.19世纪上半期D.20世纪上半期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现代的消防制度始建于晚清;1868年,香港成立了中国地区最早的现代消防队,成员是当时英国驻香港总督召集的志愿者。内地第一支消防队,是在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才出现的。意大利首先效法其国内,招募了一批华人在天津租界组织起一支官办救火队,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1902年,清朝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租界消防队移交由清政府管理,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成为中国第一支现代意义的消防队。次年,清政府在北京也组建了消防警察队。其后,国内的哈尔滨、保定、南京、昆明、广州、沈阳、长沙等省会城市也相继组建了地方的消防队,这些消防队均由当地警察厅、局直接管辖。1905年,清政府成立巡警部,下设五个司和一个部属消防队,部属消防队专司救火。1906年,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消防队仍属民政部直辖。

——摘编自《中国近代消防发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现代消防制度创建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消防制度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中国重要传统城市大都因其政治地位而获得发展,或者是缘于地处交通枢纽与军事要塞。到近代,沿海沿江出现了一些新型城市的崛起,其城市功能发生质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城市发展遭遇瓶颈B.国家治理模式不断调整
C.进出口贸易的发展D.近代造船业的兴盛
2023-11-14更新 | 39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代是江南市镇的发展繁荣时期。各地市镇的大小规模不一,仅常熟一地就有大小八十个市镇。绝大多数市镇都在河道畅通的地方夹河为市,市场都在河道两边与跨河桥畔。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如嘉定县“居民以花布为生,男耕女织冬夏无间,昼夜兼营”。大量的布匹成为市镇交易的重要商品。而苏州、湖州的一些市镇则与丝织业发生密切联系,如南浔是湖丝的著名产地,吴江的盛泽、黄溪都以丝织品著称全国。

——摘编自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至18世纪初,英格兰地区的市镇增至700个。为了保证各农户能够进行日常的剩余农产品交换,各镇的集市日子都彼此岔开、互不重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还兴起了一批工业集镇,它们一般出现在集市或港口所在地或是水流充沛、落差较大的河谷地区。它们的经济以一项或多项手工业长足的专业发展为特色,同时又对乡村工业的初级产品进行高级加工。市镇还承担起向外输出本地商品和调进原材料的职能。到工业革命前夕,这些城镇都拥有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专市,如粮食市场有九十六个之多,纺织原料及产品(以毛纺织为主)的专市有五十多个。

——摘编自杨杰《英国小市镇与乡村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兴起与发展和17—18世纪初英国工业集镇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初英国农村市镇发展的影响。
2023-10-28更新 | 790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1年,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在工业发达地区,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消耗着大量的氧气”。伦敦雾如“豌豆汤”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成为伦敦“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

材料二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万人)城市化率(%)
194954167576510.64
1960662071307519.75
19636917211648.5616.84
19789625917249.6117.92
199211717132374.3527.63
200012674345906.3136.22
201113473569078.6351.27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率的变化趋势,说明1978年后城市化率增长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城市化道路的认识。
2023-09-20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艺术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的户籍制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一个时期的户籍管理又与当时的政治形态紧密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81年,明太祖对户籍立法进行改革,实行黄册制度。黄册以里为单位(每110户为1里),又编绘鱼鳞图册以登录田土,所谓“鱼鳞册为经,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明朝户籍有严格的类别区分,由于官僚机构的衰朽,这套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

——选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11年,清廷制定了《户籍法》,作出关于户口及其变动事项的合法登记程序及管理机关的规定,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同时,商品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也有利于人口流动和自由迁徙。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重新实行保甲制度,连保连坐,实质是将中国最基层单位——乡村中的居民捆绑在一起,强迫民众承担各种义务。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

材料三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变迁的相关文件。

时间文件摘要
1958《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户籍
1964《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限制户籍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
1984《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可以进集镇落户,同集镇居民享有一样权利
20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201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中国户籍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并简析其意义。
2023-09-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人口中半数以上生活在城镇里,初步实现了城镇化。工业的发展,使各种类型的城镇都得到了发展的机遇,1821年,棉纺织厂的中心曼彻斯特的诞生,也促进了老城镇的新发展。17761851年这近百年期间,除18061811年和18361841年,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外来移民人口增长率外,其他年份的外来移民增长率都高于或等于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1801年,英国有1036个大小城镇,1911年达到1541个。到1950年,大约80%的人居住在城市里,余下的20%里有许多其实也是通勤到城里上下班。19世纪初,中产阶级还大多居住在市中心,但逐渐在近郊开拓居住空间,与穷人拉开距离。

材料二   19世纪初的郊区住宅,还是紧靠老城区,以围绕广场而建的豪华联排别墅为主要形式。到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这20年中,伦敦郊区向四周全方位扩展,中产阶级甚至其他各阶级也全面参与了城市的空间扩展进程。而伦敦东区和南区的扩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码头、工厂的需要,满足工人居住的需要。某些新“地铁”线路是为失业者提供的公共项目。家用小汽车的日益普及,使城市向周围区域不断扩展一从城市到郊区,再从郊区到大都市,再到城市远郊。

——陆伟芳《英国城镇化与郊区化发展的路径与特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镇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英国郊区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所示为1900~1990年美国100个最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动情况(单位:个、万人、%)。这一时期美国(     

1900年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700万以上

0

0

0

1

789.2

18.1

1

789.5

15.8

1

732.3

14.1

300万~700万

1

343.7

19.3

1

362.1

8.2

1

336.7

6.7

1

348.5

6.7

100万~300万

2

299.2

16.8

3

589.2

13.4

4

750.9

15.0

6

914.5

17.6

50万~100万

3

164.5

9.2

13

918.7

21.1

20

1298.9

26.0

15

1011.8

19.6

30万~50万

5

172.4

9.7

18

688.7

15.8

22

831.1

16.6

28

1107.3

21.4

10万~30万

27

440.9

24.7

64

1024.2

23.4

52

990.6

19.9

49

1060.9

20.5

10万以下

62

363.4

20.4

A.城市等级序列以中小城市为主体B.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间阶层”的发展
C.城市化发展呈现逆城市化的趋势D.经济发展加剧了不同规模城市的差距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