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罗马教皇马丁一世(649~655在位)无视拜占庭皇帝君士坦斯二世禁止宗教争论的敕令,宣称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高于一切,竟被拜占庭皇帝在自己的官邸逮捕,押往君士坦丁堡受审,最终以谋反定罪。此后一段时间,教皇都是由拜占庭选任的希腊人,而不是西方本地的拉丁人担任。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     
A.拜占庭帝国排斥基督教B.罗马教皇没有任何权力
C.政教二元化结构形成曲折D.王权与教权间相互利用
2 . 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下列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A.羽蛇神金字塔是古代美洲埋葬死者的陵墓
B.伊本·西那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是重要世界文化遗产
C.米隆的《掷铁饼者》是古希腊人物雕塑的典范
D.史诗《摩诃婆罗多》是研究高丽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
3 .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养蚕缫丝,将“蚕”与“蝉”赋予相似的文化属性,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中都有玉蝉。常见于墓葬中的蝉形玉珍,有着“蝉之蜕而永生”、“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喻意。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多元一体的特征B.自强不息的精神
C.以人为本的理念D.天人合一的思想
2024-05-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歌德在造访罗马后说道:“一个人如果看到了罗马,他就看到了一切。”如今的罗马早已从威势赫赫的庞大帝国,浓缩为一座被誉为“永恒之城”的古城,然而欧洲的精神内核与文化源头,依然植根于昔日罗马帝国的荣光。下列史实中能够印证上述论断的是(     
A.万神殿穹顶圆形堂样式影响后世欧洲的建筑风格
B.“史学之父”修昔底德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C.古罗马的骑士和市民文学在欧洲文化中影响深远
D.屋大维时期儒略历经修订后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语言学家绘制的某一语系中心示意图,不同图例表示该语系的不同类别。与该语系中心分布形成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印欧人的迁徙B.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C.英国的殖民扩张D.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2024-05-1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贞观政要》载:“国学增筑学舍四百余间,国子、太学、四门、广文亦增置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学生,以备众艺。……四方行生负书而至者,盖以千数。俄而吐蕃及高昌、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学。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材料说明当时(     
A.儒学最受统治者推崇B.学校教育水平领先世界
C.四书五经成为教科书D.国学教育具有包容精神
7 . 考古学者对阿姆河上游某座古城的发掘显示,当地在塞琉古时期(前312—前64年)语言结构与书写方法的变化都与东地中海地区的通用希腊语的变化同步。下图所示为其中一座陵墓中残存的刻有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箴言石柱(局部)。这些发现可用于说明(     

A.印欧人向东迁徙的规模B.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继承
C.“希腊化”对中亚的影响D.阿拉伯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2024-05-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
8 . 1932年,柳无忌在主持南开大学英文系工作期间,对英文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其中之一是建立了中国古代书院式的师生关系,教师邀请学生到家中“坐拥书城”,把珍藏的中国文化典籍让学生阅读,成为当时大学的一种特有情况。这一做法(     
A.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B.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创造了新的学习方式D.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
9 . 为给殖民地职员提供英式娱乐活动,英国在印度建立了板球俱乐部。1857年,印度兵变发生后,英国主动吸纳土著中的上层人物为俱乐部成员,并教导他们顺应英式生活方式,这说明当时,(     
A.英国借助软实力强化殖民统治B.体育成为沟通英印的主要手段
C.印度种姓制度便利了英国侵略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获得了认同
2024-05-05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长期以来,为了减轻飞沙和粉尘的危害,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只有8—10个洞窟轮番对游人开放。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游客移动鼠标就可以看到他想参观的每一个洞窟,大大减少了对文物不可逆转的伤害。这说明,文物的保护应(     
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B.适应时代的现代性
C.确保遗产的完整性D.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