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养蚕缫丝,将“蚕”与“蝉”赋予相似的文化属性,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中都有玉蝉。常见于墓葬中的蝉形玉珍,有着“蝉之蜕而永生”、“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喻意。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多元一体的特征B.自强不息的精神
C.以人为本的理念D.天人合一的思想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语言学家绘制的某一语系中心示意图,不同图例表示该语系的不同类别。与该语系中心分布形成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印欧人的迁徙B.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C.英国的殖民扩张D.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贞观政要》载:“国学增筑学舍四百余间,国子、太学、四门、广文亦增置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学生,以备众艺。……四方行生负书而至者,盖以千数。俄而吐蕃及高昌、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学。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材料说明当时(     
A.儒学最受统治者推崇B.学校教育水平领先世界
C.四书五经成为教科书D.国学教育具有包容精神
4 . 考古学者对阿姆河上游某座古城的发掘显示,当地在塞琉古时期(前312—前64年)语言结构与书写方法的变化都与东地中海地区的通用希腊语的变化同步。下图所示为其中一座陵墓中残存的刻有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箴言石柱(局部)。这些发现可用于说明(     

A.印欧人向东迁徙的规模B.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继承
C.“希腊化”对中亚的影响D.阿拉伯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2024-05-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2年,柳无忌在主持南开大学英文系工作期间,对英文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其中之一是建立了中国古代书院式的师生关系,教师邀请学生到家中“坐拥书城”,把珍藏的中国文化典籍让学生阅读,成为当时大学的一种特有情况。这一做法(     
A.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B.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创造了新的学习方式D.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
6 . 为给殖民地职员提供英式娱乐活动,英国在印度建立了板球俱乐部。1857年,印度兵变发生后,英国主动吸纳土著中的上层人物为俱乐部成员,并教导他们顺应英式生活方式,这说明当时,(     
A.英国借助软实力强化殖民统治B.体育成为沟通英印的主要手段
C.印度种姓制度便利了英国侵略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获得了认同
2024-05-0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长期以来,为了减轻飞沙和粉尘的危害,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只有8—10个洞窟轮番对游人开放。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游客移动鼠标就可以看到他想参观的每一个洞窟,大大减少了对文物不可逆转的伤害。这说明,文物的保护应(     
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B.适应时代的现代性
C.确保遗产的完整性D.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2024-04-2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下学期四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亚述的浮雕较少宗教色彩,其主体通常是国王。下图刻画了亚述国王在战车上用弓箭射杀雄狮,面对雄狮凶猛进攻,国王无所畏惧,沉着迎战。这些浮雕意图表现亚述(     

A.人民尚武好战传统B.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C.军队战术配合熟练D.对外征服成果丰硕
2024-04-11更新 | 2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初,美国教会掀起向海外传教的热潮,很多传教士在自己传教地区建立教会学校,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教育。美国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既然上帝选择了美国,美国就有向世界传播自身文明的天赋使命,用美国的民主自由去改造世界。在拉丁美洲诸多国家里,教育的控制权都属于国家。传教士组建美国学校之初,所有教师都由传教士担任,以培养出更多教徒。学习课程都照搬美国本土。二战前后,美国政府开始重视美国学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课程内容也从单一的语言课程、神学课程、美国本土课程扩大到了拉美国家历史、地理、公民学等。在拉丁美洲的美国学校,英语虽然不是教学语言,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拉美的美国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日渐增多,相互了解的需求增多,双语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拉丁美洲的美国学校,本质都围绕着扩大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利益而展开。对拉美国家的人才培养和文化渗透,被包装在“慷慨”的教育援助中。曾任国防部长助理的罗伯特·布卢姆认为:“为了有效地执行我们的国家政策,对有关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为了使我们的政策有效,这种环境也是我们必须加以影响的要素之一。”

——摘编自王金兰《二战后美国在拉美开办美国学校的背景及特点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前美国在拉美开办美国学校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在拉美开办美国学校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乐元年,获取帝位不久的朱棣,因古今事物散于众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下令解缙等翰林学士编修《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编纂完成后,朱棣亲撰序文:“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为典奥。”

——据《明太宗实录》等整理

材料二   1860年,翰林院遭到列强洗劫,加上一些官员监守自盗,《永乐大典》破坏严重。1894年清点时已不足800册。庚子事变,翰林院遭到围攻使馆的国人的焚烧,其所藏《永乐大典》一部分毁于大火,一部分被劫掠他乡。1909年,藏书家董康携17册东渡日本贩卖。

——摘编自张升《〈永乐大典〉遭劫难的真相》等

材料三   3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永乐大典》回流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情况(部分)。

年份参与者回流情况
1951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将11册归还中国。
周叔弢家藏1册,无偿捐献。
商务印书馆将收藏的21册无偿捐赠。
1955民主德国民主德国总理访华,将菜比锡大学图书馆所藏3册送还。
2013全国古籍普查督导组从加拿大华裔袁女士处购得1册。

——摘编自陈红彦《〈永乐大典〉的收藏及流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永乐大典》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永乐大典》在晚清散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加速国宝回流”话题提出你的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