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建立帝国后,延续了波斯的行省制,实行中央对地方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在领土上广泛兴建新的城市、图书馆。遇有重大决策或事件,以至于被后世称为“至死是个迷信的奴隶”。当时帝国境内存在着特征迥异的两种文化,即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希腊文化重理性,极力采取措施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既使东方希腊化

——摘编自胡长林《亚历山大帝国与秦帝国集权君主政治的共性》

材料二 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始遣使朝贡。其王姓大食氏,名“敢密莫末腻”,历三主矣。……其俗勇于战斗,好事天神。土多沙石,唯食驼马等肉。俱纷摩地那山在国之西南,邻于大海,击破波斯,又破拂菻,吞并诸胡国,胜兵四十余万。长安中(711年),又献方物。开元初,遣使来朝

——摘编自(后晋)刘昫《旧唐书•大食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亚历山大帝国、大食能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食传》对研究大食对外关系的史料价值。
2023-11-26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纲要下第二单元测试卷A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因为中国历代政府严禁人民私自出洋,也严禁外国人从中国口岸掠贩人口,所以无论是中国人民自行出洋做工,还是外国人掳掠华工出洋,都为非法的私下行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首的侵略者一面继续私下非法掳掠华工,一面谋求掳掠华工正规化、法定化。他们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招募华工及华工权利规定。但外国招募华工并非完全按约办理,亦非如有的论者所言,清政府置华工权利于不顾,而是清政府尚不知外国招募华工及华工遭遇困难之实情。1872年,清政府从“《新报》所载等多方所知古巴地方之华工,其受苦视在秘鲁者略等”。后派陈兰彬等人前往古巴,将调查结果形成文字报告,即《古巴华工调查录》。以此为据,总理衙门最终获得英、法等五国的支持,并于1877年迫使西班牙签订《会订古巴华工条款》十六条,以保护和维护华工在海外的权益。

——摘编自虞和平陈君静《陈兰彬与中国维护出国华工权利的起始》

材料二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等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10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许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大量出国华工遭遇困境的原因,并说明《古巴华工调查录》在华工问题上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汉海昏侯墓由土文物展的展品(部分)

B
                   
海昏侯墓,源自刘贺始封海昏侯国“太祖”之号。
《汉书》记载有豫章郡十八县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部分(孔子、颜回像)5200多枚竹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如《论语》《礼记》《诗经》等。
            

万贯伍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
黄金器物总数达478件,金饼385枚。
青铜器、玉器、漆器、衣物丝织品等。
异域风光文物。如具西域文化特色的独角羊形意的银质当卢。
注:海昏侯刘贺为汉武帝之孙。

——根据海昏侯博物馆公众号信息整理


(1)根捆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海昏侯墓相关文物展品对研究西汉政治、经济、思想和中外交流方面的史料价值。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选官标准和选拔方式有何变化,并说明实行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023-10-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晋·常球《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以茶纳贡与周武王。

史料二   《茶经》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史料三   茶马古道遗迹


   

材料二   唐代,茶大规模传入朝鲜、日本,留唐僧人、学生及遣唐使不但知茶、饮茶、爱茶,还把茶籽带回国内种植。

自16世纪起,经由来华传教士、水手、使臣、商人不断将茶叶知识、饮茶风俗、茶叶饮料、茶树茶籽传回欧洲。

17世纪中叶,美洲殖民地荷属新阿姆斯特丹人最早饮茶。

19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在印度发展茶业,之后,又在非洲的尼亚萨兰(今马拉维)、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地发展茶业。

现在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种上了茶树,不同程度地发展了茶叶生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陶德臣《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茶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茶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的辨析和使用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尼尼微古城出土的《吉尔伽美什》泥板史诗
(楔形文字)
2古埃及阿布考石碑
(象形文字)
3古印度梵文文献《贝叶经》
(梵文)
4殷墟出土的甲骨(甲骨文)
摘自百度图库

——摘自百度图库


(1)根据材料,指出上述史料的类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史料的价值。
2023-07-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葡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

史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

史料三   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

材料二   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

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

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

15~16世纪,西班牙人持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

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19世纪中期,美国葡葡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

——以上材料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6-21更新 | 3670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漕运

“漕”原指在天然或人工的河道上运输物资,后来随着各王朝统治的需要,从地方上征收粮饷以及各种进贡的物资,将其运送到京城或前线,这些都属于漕运的范围。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1、图2漕运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咸丰二年(1852 年),清代漕粮海运,仅实行于江苏省。咸丰三年,太平军占领镇江、扬州,江路受阻。清政府宣布,将浙江全省以及苏、松、常、镇四府和太仓州等处“漕米,同办海运。”由上海招商船承雇,装载海运至天津。而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漕粮则一律按每石折银一两三钱为率,改折征收解京或者就地拨充军饷,这样一来,继续征收实物漕粮的只有改行海运的江苏、浙江两省份。庚子事变后,列强在谈判赔款筹集问题时,要求清朝从漕粮中提取赔款,且朝堂上亦有诸多官员提议折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南漕改用火车,由天津运往北京。在内外压力下,清朝最终于光绪二十七年宣布全漕改折,漕粮河运至此终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清代漕粮河运废止的原因。

材料三   201912月,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五年计划(2018-2022)》明确提出,要保护建设张家湾古镇,展示运河古镇历史风貌,打造漕运文化特色小镇。


张家湾在“州南十五里”,“以元万户张煊督海运至此而名。今东南运艘,由直沽至河西务,凡百十里,又百三十里至张家湾,乃运入通州仓”。

——《读史方舆纪要》(清代顾祖禹等人著)


张家湾城位于“潞河下游,南北水陆要会。自潞河南至长店四十里,水势环曲,官船客舫,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盛”。

——《钦定日下旧闻考》(乾隆命人根据《日下旧闻》加以增补、考证而成)


北运河上“漕艘栉比,廩粟云屯”。张家湾以西的漕运终点通州,则为“仓庾之都会,而水路之冲达也”。

——光绪年间《通州志》



“山西会馆”匾额
该匾额系两块长方形石块合成:上为“山西”,下为“会馆”,发现于通州,现存于通州博物馆。


《清代北运河漕运图》



《潞河督运图》,绘制于清朝乾隆年间,图中画有官船、商船、货船、渔船等64只,官吏、商贾、船户、妇孺、盐坨杂役等八百二十余人,岸上码头、衙署、店铺、银号、酒肆、民宅、粮仓等各种建筑林立。
(3)任意选取材料三中的三则史料,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张家湾古镇的价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1年开始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工作,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展示”为目标,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进行。2012—2013年,实施墓园的考古发掘;2014—2015年,进行主墓发掘;2016—2017年,进行海昏侯刘贺墓主棺内棺、五号祔葬墓主棺的实验室考古工作;启动青铜器、玉器、金器、漆木器、简牍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2018年,进行墓园2号墓的发掘。到2019年,共勘探约4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套)。

海昏侯墓考古出土文物简表(部分)

种类文物
竹简和木牍5200多枚仔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如《论语》《礼记》《诗经》等。
整套乐器包括两架编钟、一架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三十六尊伎乐木俑。
五铢钱约200万枚五铢钱,用木质封泥匣封缄,封泥铃印“昌邑”二字,匣上墨书“海昏侯家钱五仟”等文字。
异域风格文物骆驼形象的编钟笋簴(ju),独角羊形象的银质当卢,缠丝玛瑙,水晶及琉璃等。

——摘编自杨军《地下奢华: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


(1)根据材料,概括海昏侯墓考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海昏侯墓考古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
9 . 史料与史料实证。

材料一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材料二 所谓文献,按元初史学家马端临所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考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谓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折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1)阅读材料一、二,概括史料研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文献记载,西周成王时,曾有迁宅洛邑一事。如《史记·周本纪》云:周公赞成周洛邑“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吕氏春秋》等书也说成王营居于成周。而司马迁在《周本纪赞》中则认为当时成王仍都丰、镐,未迁洛邑。


材料四 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铭文开篇写到“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其中宅(居住)兹(这里)中国(天下之中)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该铭文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


(2)材料三中关于周成王迁都洛邑(成周)一事有何分歧?材料四中何尊的出土有什么价值?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莫高窟中所发现的绘制于北魏的《萨種那太子本生图》,以连环绘画的方式,将故事发展的顺序表现在画面上。该图叙述了太子从出家到圆寂的故事,主要描绘了太子舍生饲虎等悲剧性场面。在这一作品中,灰冷色调与阴暗的气氛相配合,整个洞窟的气氛凝重,完美地渲染出了主题的气氛。绘制于唐朝时期的《西方净土变》,构图宏伟,气魄庞大,巨大的画面从整体到局部控制得恰当自如,浑然一体,在技法上亦能看出画家的高深修养。围绕着经变(指描绘佛经内容或佛传故事的绘画),还穿插了许多生活的场景,如宴饮、阅兵、行医、行旅、耕作等,简练真实而有生趣。

——摘编自胡光泽《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隋唐时期敦煌壁画的比较》

材料二 像早期壁画中富于西域犍陀罗风格的造像,以及隋代洞窟中大量出现的各类具有浓厚波斯萨珊风格的联珠纹样、三兔藻井,隋唐五代洞窟壁画观音经变中的胡商遇盗图,直接反映丝绸之路交通往来的张骞出使西域图,维摩诘经变中大规模出现的各国王子问疾图,五台山图中大量的交通贸易图像,降魔经变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士兵形象,其他经变中反映丝绸之路风情的大量图像,如各类音乐、舞蹈、交通、军事、服饰、家具、图案、颜料、技术等,都是敦煌壁画留给我们今天认识丝绸之路、理解丝绸之路、发展丝绸之路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摘编自沙武田《丝路成就敦煌,敦煌提升丝路》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萨堙那太子本生图》与《西方净土变》的艺术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敦煌出土壁画的史料价值。
(3)综合以上材料,简述敦煌文化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