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一部大英博物馆发展史,也是一部英国殖民扩张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图来源《星球研究所》

材料二   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部分文物图片

材料三   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由于得到皇家海军的支持,其远征充满了浓厚的官方殖民色彩。他的队伍中不乏植物学家和自然学家,这使得他的探险成果对于推动欧洲的博物学和植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摘编自柴彬、陈谦悦《近代欧洲殖民扩张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

材料四   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英帝国向世界扩张,对各国进行文化掠夺,大量珍贵文物运抵伦敦,数量之多,大英博物馆盛不下,只得分藏于各个博物馆。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大英博物馆主要藏品来源的特点。
(2)说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部大英博物馆发展史,也是一部英国殖民扩张史”这句话的理解。
2024-05-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南洋”:构筑原乡与南洋文化交流发展的桥梁

客家人成规模地播迁马来亚始于18世纪末。1825年,英国“海峡殖民地”成立,随后马来半岛中北部陆续发现大型锡矿,“过番”开矿的客家人开始不断迁入。1860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华工出洋首次获得法律许可。咸同年间遭受长达十余年械斗之苦的客家人,不少人选择进入马来亚。以往下南洋主要靠依赖季风的红头帆船,到了19世纪50年代,轮船开始广泛应用于中国至新加坡的海运,航程缩短为7~10天。以衣锦还乡为目的而过番的客家人,得以频繁往返于南洋与原乡之间。目前仅梅州地区就保留有上万份的“侨批”,以及大量的南洋式华侨老建筑,均是历史上海内外客家频繁互动的证明。据粗略统计,从1900至1907年的8年间,约有190万华人下南洋,绝大部分也陆续返回中国,即便无法返回原乡,他们也大都通过“水客”与家乡保持联系,这为南洋“客家”观念的传入,以及对国内客家认同意识的“反哺”提供了可能。1929年南洋客属总会在新加坡成立后,南洋各地客家人聚居区在短时期内均纷纷成立客属公会作为其属会。

新加坡人口变化(1821—1941)

年代1821182318301850186019311941
华人数量1159331765552798850043421821599659
全部人口472410683168345288681734567453769216
华人比例(%)24313852617478

——摘编自冷剑波《原乡与南洋“客家”的他称与自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客家人下南洋热潮形成的因素。
(2)分析近代客家人下南洋对中外文化的影响。
2024-04-3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科学救国”思想与“科学救国思潮”
材料一   在“科学救国”思想驱动下,洋务派从1861年开始陆续创立了一批大型兵工厂,使引进西方近代军事技术逐渐成为洋务运动初期的重心。进入19世纪70年代,引进西方近代民用技术日益成为洋务运动的重点。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洋务派开始强调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主张系统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怀中《洋务派“科学救国”思想及其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科学救国思潮,是爱国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变革的反省,是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国忧民的思考,以及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一番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提出的一个救国方案。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即萌发了朦胧的科学救国思想。此后一直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是科学救国思想的萌芽期。1905年,康有为提出“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1915年中国科学社的创立及其《科学》杂志的刊行,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教国思潮加速了近代国人思想观念的变迁,推动了思想解放,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科学启蒙。

——摘编自朱华《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新论》

(1)“科学救国”思想的形成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导致的?
(2)“科学救国”思想发展为“科学救国思潮”体现了近代中华文化发展的哪些特点?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图书事业发展戊戌变法时期,各地出现兴办学会学堂的热潮,而各学会学堂都创办附属的小型的藏书楼。1895年,康有为等仿效“秦西专业性的学会甚多,会中也有书藏”的做法,成立了强学书藏。在强学会的影响下,其他学会学堂也广购图书仪器,设立藏书楼。这些藏书楼目的是在“广考镜而备研求”,“新耳目而开智慧”。它们参见东西方各国图书馆管理方式,对图书的采购、分类、编目、典藏、流通、借阅以及赔偿各个环节都作了具体的规定。1902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当附属图书馆一所,……大学堂设立的各项人员中,应包括图书馆经管官一名。”1910年清政府又颁布了《京师及各省市图书馆通行章程》。该章程对全国图书馆的建设从立法上加以规定。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为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亲自倡议在教育部附设社会教育司,主管图书馆、通俗图书馆及巡回图书库等事项,并于1912年聘请鲁迅为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图书馆等文化艺术事业。191510月,教育部颁发了《通俗图书馆规程》和《图书馆规程》,规定“各省及各特别区域及各县所设之图书馆,称公立图书馆。公众团体及公私学校所设者,称某团体、某学校附设图书馆。私人所设者,称私立图书馆。”这样就结束了清末图书馆、藏书楼混称的局面,并划分了全国图书馆系统。

——摘编自王卫国《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的图书馆事业》

以“清末民初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移民社会中的文化认同

材料:1788年,英国在澳洲建立了早期的殖民地。此后,大批土著居民死于殖民者的屠杀和其带来的病原体,欧洲白人成为澳大利亚民族的主体,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1901年,为维护白人利益,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颁布制定了《移民限制法案》,法律给予了移民官员高度的自由决定权来阻止非欧裔人们进入澳大利亚。

为取得二战的胜利,澳大利亚被迫推行大规模移民计刻,广泛地从非英语国家和地区招募移民,使欧洲白人在澳大利亚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下降。1945年,旧金山会议上,澳大利亚被列入种族主义阵营。1952年,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与向非种族隔离一起被联合国总委员会列入会议议程,受到同声谴责。20世纪6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与英国的经济往来减弱,与亚洲之间的贸易迅速扩大,而排斥亚洲移民的政策,不利于与亚洲各国保持友好关系。多地的非欧民族为争取公正的待遇爆发了反种族歧视的游行示威。1972年,澳大利亚移民部长宣布接受并资助非欧洲裔移民入境;1973年,工党志特拉姆政府也宣布现在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并强调不同民族或种族文化应和平共处,以后历届政府都积极推进这一政策。

——摘编自刘有发《浅谈澳大利亚国策的演变》

(1)指出材料中澳大利亚文化政策的变化,并对这一变化加以阐释。
(2)澳大利亚文化政策的变化给我们哪些启示?
昨日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元明时期浦江郑氏,合食义居15世,计330余年,历代屡受旌表,世称“义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氏先祖郑绮为郑氏义门同居一世祖。 《宋史·孝义传》中记载郑绮……善读书,通春秋谷梁学,以肃穆治家,九世不异爨(烧火做饭)。母亲张氏四肢瘫痪,郑绮抱持就厕便溲三十年如一日。临终前郑绮发誓:   吾子孙有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殛罚之。

——摘编自浙江日报《浦江郑义门,家的精神》

材料二   郑文嗣,婺州浦江人。其家十世同居,凡二百四十余年,一钱尺帛无敢私。至大(年号)间表其门。文嗣殁,从弟大和继主家事,益严而有恩……冠昏丧葬,必稽朱熹《家礼》而行执。虽尝仕宦,不敢一毫有违家法。……宗族里闾, 皆怀之以恩。

——摘编自《元史·孝友传》

材料三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年。……弟文融,字太和,部使者余阙表为东浙第一家。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文融至渶,皆以笃行著。   文融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

——摘编自《明史·孝义传》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浦江郑氏被称为“义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义门”存续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史学家J·布卢姆认为美国独立后过了大约一百年以后,在25年或更长时间内停止了领土扩张,专注于内部事务、美国进入“纯洁阶段”。

材料一   

——摘编自张津瑞《地图上的美国史》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美国人全神贯注于西部的国内帝国和南部的经济殖民主义,专心致志于解决国内政治和经济问题,基本上满足于待在国内。

——摘编自【美】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

材料三   18931月至8月,工业股票的平均市价下跌了将近一半。在1893年一年内,有600多家银行和信用机构破产,商业破产事件超过15000起。从1894年至1895年,有94条铁路被拍卖。在危机的打击下,钢产量、生铁产量、路轨和机车的产量分别下降了18%、28%、47%和70%。轻工业也遭到危机的强烈打击,棉纺织工厂的大批设备闲置起来了,主要商品的价格大幅下跌。1895年经济转入萧条,一直到1897年美国经济才进入高涨阶段。

——摘编自陈宝森等《美国经济周期运行机制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纯洁阶段”的看法。
2024-05-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钱乘旦先生在《新世界史纲要》中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阐释世界历史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交叉并举的客观事实,探索符合历史事实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以下为该书第四章章节目录及内容概览。

章节内容概览
第四章
近代早期的世界
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
第二节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多远格局的长期维持
第四节西方的崛起
第五节科学文化的发展
近代早期的世界,始于资本主义在西欧登上历史舞台,也始于1516世纪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的新航路开辟。从历史的纵向发展看,是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过渡;从历史的横向发展看,是各文明圈之间突破了相对闭塞、隔绝的状态,从分散走向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随着经济文化交流急剧扩大,人们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也日益增加,历史逐渐向世界历史迈进。西欧进入资本主义早期阶段即重商主义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摆脱封建束缚,开始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而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仍在自身传统轨道上运行,展现着各自文明的特点与辉煌,多元文明的格局依然明显。东方几大文明圈的优势依旧存在,西欧则开始了它的追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西欧出现的早期民族国家开启了西方几百年的扩张活动,渐次构筑起世界殖民体系。随着殖民体系的逐步构建,世界整体格局的变化拉开了序幕。

——摘编自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第四章体例,撰写“第五章:近代晚期的世界”章节目录和内容概览。(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一生中翻译了大量外国文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沫若创作生活二十五年,也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二十五年,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反对旧礼教旧社会的战斗中,有着他这一位旗手;在当前反法西斯的战斗中,他仍然是那样挺身站在前面,发出对野蛮侵略者的诅咒。”

——1940年11月周恩来《纪念郭沫若先生创作二十五周年特刊》

书籍原作者出版时间
《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德国)初版于1922410日上海泰东图书局
《鲁拜集》欧玛尔·海亚姆(波斯)初版于192411日上海泰东图书局
《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河上肇(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初版于19255月商务印书馆
《政治经济学批判》卡尔·马克思(德国)初版于193112月上海神州国光社
《生命之科学》威尔斯(英国)初版于1934年商务印书局
《美术考古一世纪》德亚多尔夫·米海里司(德国)初版于19488月上海群益出版社

——摘自《郭沫若译作选》

材料二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以来,东西方文化就如同两条彩带缠绕在中华民族精神转型和发展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先贤们主动吸纳西方先进的价值理念,构建和充实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而翻译西方经典名著,宣扬域外先进精神理念,以此教化国人,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转型,则是其中主要的途径之一。深谙其道的郭沫若也同样延续着相同的文化路径,将翻译活动作为自我文化建构的出发点。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郭沫若译作再版梳考》

(1)材料一对我们了解当时的中国有什么帮助。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翻译活动。
2024-05-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庄子》和《易经》两部著作提出了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认为天地乃万物之父母,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她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摘编自徐磊《面向民间与主流的文化内在整合》

材料二       周敦颐以“无极而太极”一语揭示了宇宙的原始,二程以无形的“理”构筑宇宙的本体。二程以“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所关注的并不是“理”本身,而是理与性、理与心等心身性命有关的学问。“理”被极度的抽象,成为宇宙的本质,这个本质表现在天即为“天理”。内在于人便是人性。程颢试图将“天理”与“人之性”完全沟通起来,使之无所间隔。他从主体意识中抽象出“仁”,认为“义、礼、智、信皆仁也”,这无疑是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新的诠释。程颢的这种抽象便将客观之理内化为主观之仁,从而便有“心即理”之思想的出现。沿此思路走来便有陆九渊、王守仁“心即理”、“心”为本体的思想体系的建立。

——摘编自李道湘《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任选其中一个特点加以阐释。
2024-04-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