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下表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种族差序表
身份称谓权利
第一代西班牙殖民者半岛人政治、经济、司法和教会的高级职位
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克里奥尔人出任其他重要职务
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后裔梅斯蒂索人低级官职和大部分普通职业
黑人与其他种族的后裔穆拉托人、桑博人等大部分作为奴隶成为交易的商品
据表可知,这一“种族差序”(     
A.反映美洲地区人种结构多元化趋向B.实现了西班牙对拉美的完全控制
C.旨在维护考迪罗体制和大地产制度D.是引发巴西独立运动的主要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杰作,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辗转传世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下表是《清明上河图》收藏流传及外出展览相关事件的记录。

1127年左右流落北方金国民间。
1352年左右从元朝秘府流出后,辗转于今浙江、江西、江苏、福建等地。
1799年嘉庆四年被收入紫禁城。
1924—1931年经溥仪之手由天津租借带往长春。
1945—1948年张克威同志调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将在民间收集的名画交由沈阳的文化部门保存。
1953年在东北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祖国古代艺术特展》中展出。赴北京展览后,调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2007年首次出境,在香港艺术馆《国之重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展出。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出长128米、高6.5米的动态投影版《清明上河图》引起轰动,成为百姓和媒体认证的“镇馆之宝”。
2012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观澜——故宫博物院文物精华展》展出,超过10万人次观展。
2015年上线故宫博物院官网名画记栏目,提供高清大图赏析和多媒体导览。

——摘编自陈传席《<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及收藏流传》

请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具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2-02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下表为托勒密王朝前期亚历山大城图书馆三位馆长的简介。据此可知,亚历山大城图书馆(     
姓名简介
德米特利乌斯亚里士多德的弟子,政治家、演说家、学者,著述包括历史、修辞、文学批评等
芝诺德图斯语法学家、文体批评家,是第一位校订荷马史诗的人,编纂了希腊辞典
埃拉托色尼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诗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测量地球周长的人
A.民主自由氛围日益浓厚B.开启了希腊化时代文化交流的序幕
C.公众服务职能不断强化D.有利于地中海世界文化中心的转移
4 . 下表为先秦典籍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华传统文化(     

典籍

内容

《周易》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论语·述而》

子钓而不纲(渔网),弋不射宿(休息的鸟兽)

《孟子·梁惠王上》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鱼网)不入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A.重视以民为本B.主张和而不同
C.强调多元互鉴D.蕴含环保思想
2024-05-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所示是《一千零一夜》中部分故事的相关题材。这可用于说明(     
故事题材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迈尔鲁夫为老婆买蜜制的糕点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富商买卖檀香赚取钱财
《渔夫和雄人鱼》阿卜杜拉为维持生计靠打鱼赚钱
A.阿拉伯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品质B.阿拉伯人的文化素养普遍较高
C.阿拉伯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D.阿拉伯文化对商业文明的关注
6 . 下表所示为17—18世纪美洲地区人口结构情况。导致这种人口结构特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名称

由来

克里奥尔人

出生在美洲的欧洲人

梅斯蒂索人

双亲一方是西班牙人,一方是印第安人

穆拉托人

双亲一方是葡萄牙人,一方是印第安人

赞布人

双亲一方是非洲人,一方是印第安人

卡斯提斯人

双亲一方是西班牙人,一方是梅斯蒂索人

A.美洲移民政策的出台B.早期的殖民扩张C.美洲饮食结构的变化D.世界市场的形成
7 . 中国古代服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着装有严格规范。下表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服饰规范的部分内容:

出处

内容

《礼记·深衣篇》上衣用布四幅,表明一年有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代表一年有十二月;袖口圆弧,领子方正,意味着公正:背缝垂直,体现出诚直。
《新唐书·车服志》唐高宗时对官服的规定: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四品袍深绯,五品袍浅绯,六品袍深绿,七品袍浅绿,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
《宋史·舆服志》绍兴五年,高宗谓辅臣曰:“金翠为妇人服饰,不惟靡货害物,而侈靡之习,实关风化…宜申严禁。”

——摘编自张玲《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符号内涵及制度规范》等

材料二   明代的“服妖”分为衣冠复古、奢侈僭越、男女混装和习俗禁忌四个类别。衣冠复古,即穿戴模仿前朝服饰,包括了元蒙遗风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饰:奢侈僭越,即以下僭上,违制使用贵重饰品和贵族服饰;男女混装,即女着男装、男着女装;习俗禁忌,即与传统社会认知相违背的服饰或服饰行为,如上层人士穿戴低贱之人服饰等。

——整编自赵梦菲《明代“服妖”服饰现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服妖”下一定义,并对明代“服妖”的成因进行分析。
8 . 1967年,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美国召开,在小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展开学术研讨,下表是部分学者的发言统计。这表明他们旨在(     
发言者主题或主要观点
阿根廷学者提安纳前西班牙美洲医学的东方元素
华裔美国学者刘敦励中华文化对哥伦布之前美洲文化的影响
匈牙利学者巴迪尼匈牙利语和苏美尔语有着“同一性”
A.扩大苏联社会主义影响力B.抵制美国的“金元外交”政策
C.推动亚非拉国家走向联合D.反对传统的西方中心主义学说
9 . 下表所列为新罗真德女王年间(647~654年)出自《三国史记》(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正史)的几则记述。这可直接佐证,新罗当时(       

时间

记述

二年(648)

春秋请诣国学……春秋又请改其章服,以从中华制。于是内出珍服,赐春秋及其从者。

三年(649)

春正月,始服中朝衣冠。

四年(650)

夏四月,下教,以真骨在位者执牙笏。六月,遣使大唐……王织锦作《五言太平颂》,遣春秋子法敏,以献唐皇帝。是岁始行中国永徽年号。

五年(651)

春正月朔,王御朝元殿,受百官正贺。贺正之礼,始于此。

A.实现了半岛统一B.正式与大唐建交
C.礼乐典章中华化D.已纳入唐朝版图
2023-07-17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明末清初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和思想。据此可知,当时(     
思想家言论和思想
张履祥提出无论为农为士者,均须耕读相兼。耕则力耕,学则力学,须知“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
颜元重视“习行”,要求学生学习农学知识,认为劳动能“治心"“修身”,“君子之处世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
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言及“樊迟问稼"时,对子孙提出了“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的观点,寄望子孙以耕读传家。
A.士人开始投身于基层教化B.存在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
C.儒学已经逐渐向基层渗透D.盛行礼法结合的理学教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