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宋代大量出现研究自然万物的谱录,如《梅谱》《牡丹谱》《海棠谱》《荔枝谱》《橘录》《蟹谱》《昆虫草木略》《禽经》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A.自然科学教育的逐渐普及B.传统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格物致知”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转变
2023-03-21更新 | 1445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辽太祖立国后“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金世宗令人译《五经》,“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西夏虽以佛教立国,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从辽、宋、金输入汉文典籍以满足阅读需求。上述现象反映了(     
A.多元一体的格局B.儒学正统秩序的重建
C.文化认同的理念D.崇文尚读风气的盛行
3 . 在当下中国,许多乡村地区仍然保留着丰富的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热爱祖国、尊老爱幼、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与邻为善、团结友善的思想观念。可见,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       
A.构建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B.协调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城乡矛盾
C.加强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D.抵御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与传统性。研究历史首先要注意的便是其特殊性。我们以往的传统,与其他民族有变有异,有自己的特殊性。没有特殊性,就不成为历史。如果世界上一切国家民族,都没有其相互间的个别特殊性,只是混同一色,那就只需要,亦只可能,有一部人类史或世界史便概括尽了……其次,历史必然有其变异性。历史常在变动中进展。没有变,不成为历史。我们读小说,常见说:“有事话长,无事话短。”所谓有事即是有变。无变就不见有事……我们把二者,即特殊性和变异性加在一起,就成为历史之传统性。我们研究历史,首先就当知道历史的三种特性。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请以中国历史某一专题史内容为例,围绕“三种特性”,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说明:考生可以选择1—2种特性论述,也可以三种特性同时论述;要求:论题合适,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航路开辟后,来华的传教士把孔子的学说介绍到西方,引起了西方的“孔子热”。伏尔泰在自己的书房挂着孔子的画像,在《论孔子》一书中说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较大影响
B.文化传播过程必然因区域而产生误读
C.孔子思想对西方政治变革有指导作用
D.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思想存在故意曲解
6 . 下表为中国不同时节的传统稻米食俗。据此可知,中国的稻米食俗
不同时节的稻米食俗
时间节日米食活动传说寓意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年糕祭祖、吃年糕纪念伍子胥年年高,幸福安康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汤圆看灯展、吃元宵楚昭王喜之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赛龙舟、挂蒿草、吃粽子纪念屈原弘扬刚正气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糕登高、赏菊、饮酒恒景除瘟疫孝敬老人,长寿健康
阳历十二月二冬至节赤豆粥祭祖、喝赤豆粥驱鬼逐疫养生保健,嫉恶扬善
农历十二月初腊八节腊八粥祭祖、喝腊八粥纪念释迦牟尼养生保健,返璞归真
A.改善了中华民族的膳食结构B.伴随着多样的宗教娱乐活动
C.体现了尊老孝亲的中华美德D.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思想在传统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从个人道德、家族伦理、人际关系,到国家的典章制度以及国际的交往,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儒家原则的支配。从长期的历史观点看,儒家的最大贡献在为传统的政治、社会秩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精神基础。

——余英时《现代儒学论》

材料二   孔子其人,即之则温,仰之弥高,他能使人们获得极大的鼓舞来崇敬他的观点,并且令其相信这些观点能够经世致用。他的理论内涵博大,博施济众,绝不平淡肤浅。人们追随他,因为他确实最能领悟那个时代的中国文明,知道她如何才能趋于完美。中国文明是一个崇奉学识的文明,所以孔子的理论价值无量。

——摘编自(美)牟复礼《中国思想之渊源》


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以“儒学思想理论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联系”为主题,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8 . 下图是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的四合院,其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是我国古代民居建筑的突出代表。影响四合院风格的主要是(     
A.人文情怀B.自然因素C.生产方式D.儒家思想
9 . 妇好在商朝武丁时代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八方、夷方、鬼方等方国的大作战,在其墓葬中出土了代表军权的大铜钺。据此可知商代
A.母系氏族色彩浓厚B.宗法等级观念淡薄
C.华夏文明不断扩展D.中央集权观念萌发
10 . 在清代的民间信仰中出现了城隍爷与土地爷之争,城隍爷是古代中国的城市保护神多为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政府甚至要求新官祭祀城隍才能上任,土地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负责掌管一方土地的正神,这场信仰之争最终以城隍爷祭拜占上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市镇经济的繁荣B.中央集权的强化C.官僚意识的加强D.儒学地位的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