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东汉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相继内迁中原地区,逐渐建立起许多政权,即“五胡”十六国。唐代所修的《晋书》记载,匈奴、鲜卑、氐、羌均为黄帝后裔。对此,下列最准确的解读是(       
A.黄帝是各民族的共同祖先B.人口迁徙促进了全面文化的传播
C.民族融合推动文化认同D.“五胡乱华”改变了中国文化基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B.兵家C.儒家D.法家
2023-04-07更新 | 2533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评历史试题
3 .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提出上述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实行独尊儒术B.改变“无为而治”的政策
C.加强集权统治D.遵循“儒法并重”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
A.重视选贤任能B.尊重个性自由C.强调多元互鉴D.注重仁义道德
2023-06-30更新 | 4871次组卷 | 36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评(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左传》记载晋灵公派鉏麑刺杀赵盾:“晋灵公不君。……宣子(指赵盾)骤(意为多次)谏,公患之,使鉏麑贼(刺杀)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有研究者对该记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鉏麑死时旁边并无别人,他的心里活动从何而知?由此可知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通过多种方法的使用一定能弄清历史的真相
B.历史研究应该允许进行合理的推理与虚构
C.若以上记载为假则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
D.尚礼思想在作者生活的年代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2023-04-14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左传》记载:“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顾炎武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摘编自郑师渠等《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知识分子最初以“国魂”来指代民族精神。1899年,梁启超《中国魂安在乎》一文将中国魂的实质视为“爱国心与自爱心”,也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尊自强的品质。抗战时期,知识界将发扬民族精神与动员民众抗战的历史使命相联系,使抗战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真正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的观念得以在民众中牢固树立起来。

——摘编自唐海涛《近代中国对民族精神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