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现代日本企业很多管理者将儒家学说视为工商界的“圣经”,尤其注重管理者品行修养;日本企业致力于为员工创造“家文化”,宣扬和为贵的工作理念,也正因此,员工才能真正尽心为企业服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与中国的一致B.儒家文化助力日本经济的发展
C.经济发展中人们必须有奉献精神D.家文化决定国家经济发展进程
2023-07-1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公元1455年,德意志人古登堡曾让学徒带着十几本《圣经》到城外找一名书商交货。学徒出城门时遭遇搜查,守卫发现其携带了数十本《圣经》后立即将其以盗窃罪的名义扣押。古登堡前往城市法庭解释后其学徒才得以释放。古登堡学徒被扣押的经历反映了(     
A.天主教会的思想专制B.城市自治遭受打击
C.技术革新冲击旧观念D.宗教改革正在酝酿
2023-07-08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暨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8世纪的日本画家铃木春信以“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绘制了一系列浮世绘。下图所示为其中之一的《智》,展现了一个年纪略长的女子,手把手地教年幼的小姑娘写字的场景。这反映了当时日本(       
   
A.女性的社会地位较高B.儒学伦理的社会影响
C.科举制带动向学风气D.天皇推动了文化专制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最为成熟且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收到显著成效的乡约制度是王阳明编制的《南赣乡约》……官倡民办的组织模式成熟,约规内容具体详尽,如其中明确规定了乡约职务的设置要求,“乡落居民各自会推家道殷实、行止端庄一人,充为约长,二人副之,将各人户编定排甲,自相巡警保守”。王阳明在《南赣乡约》中就明确规定,“通约之人”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都有救助相恤的权利与义务,以确保大家的基本生活保障无忧。可以说,通过朝野上下特别是王阳明等人的努力,除突遭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外,明代乡约的道德教化成效日益显著,在乡村社会营造出了互敬互爱、患难与共的淳朴乡风民风,颇具儒家理想的小康社会之意境。

——摘编自王蕾《刍论明代乡约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中国传统家训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训使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家庭化、民间化,它经历了自上而下的模仿、沿袭、借鉴的传播推演过程,其核心思想内容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传统家训教育以血缘亲情为前提,以言传与身教相结合,采用以小见大、化抽象为具体的理论转化路径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路径,这对现代的家庭教育乃至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很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摘编自杨运庚《中国传统家训的现实文化价值与传承创新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乡约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现实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晋南北朝时,经过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的门阀士族以及皇亲贵戚大多信奉佛教。梁武帝在天监三年(504)宣布“唯佛一道,是为正道”,佛教几乎成了国教。其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走向衰落B.佛教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C.门阀士族为了巩固权力D.佛教有来世观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2023-05-22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六)历史试题
6 . 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百科全书派认为,自儒家学派出现后,主导中国人思维的便是文人团体所宣传的无神论学说,这些文人把世间万象归因于自然,世界起源于“混沌”,物质的基础是“理”“气”“太极”。百科全书派的上述言论意在(     
A.传播儒家的理性精神B.借助中华文化抨击教权主义
C.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D.肯定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7 . 从一些电视剧里可以看到清朝前期的皇帝身边常聚集着一些欧洲传教士,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宗教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B.西学东渐依附宗教传播
C.西方借传教为以后侵华做准备D.清朝时外国人只有传教士可以进入中国
2023-04-28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博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源氏物语》引用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中国诗词,作者在152个重要的情节中融入了131处节选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诗句。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90多处。而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整个小说中。由此表明(     
A.《源氏物语》是一部诗歌总集B.《源氏物语》作者曾久居长安
C.《源氏物语》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依据D.《源氏物语》取材于中国故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辜鸿铭认为,一战后,西方人将在中国找到解决这个文明难题的钥匙,在中国存在一笔无法估量的、迄今为止毋庸置疑的巨大文明财富。这笔财富,就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拥有欧洲人民战后重建新文明的奥秘。据此可知,辜鸿铭
A.绝对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明B.认为西方文明已经完全破产
C.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D.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一定适用性
2022-03-02更新 | 1982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评(B卷)历史试题
10 . 据下表能够推断出当时明后期的部分科技著作
著作内容作者
《同文算指》引进与中国传统筹算、珠算不同的笔算法李之藻与利玛窦合译
《崇祯历书》引进了地球、经纬度等概念,比传统历法更加进步徐光启奉命重修,聘用传教士主其事
《泰西水法》介绍西方水利学知识,部分内容为徐光启《农政全书》所采用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
《奇器图说》介绍重心、比重、杠杆、滑轮等概念和原理瑞士传教士邓玉函与中国教徒王征合著
《远镜说》介绍光学知识德国传教士汤若望
《职方外记》叙述五大洲风土物产,较全面地介绍了世界地理知识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
A.士大夫普遍思想开明学术包容B.最高统治者注重引进实用科技
C.西学东渐涉及的领域比较广阔D.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