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从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柱国大将军杨坚“晋封隋王”,到公元960年后周忠武军节度使赵匡胤“黄袍加身”,中国历史又一次经历了“波峰波谷”的庚续发展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发展期”的文化现象是(     
A.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B.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理学形成
C.私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D.编修了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2024-04-10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新课标卷,12+3模式)(河南、山西、新疆、西藏、云南专用)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2 . 下表所示为古代日本重要人物的主要成就。据此可知(       

人物

成就

山上亿良

带着《游仙窟》《王勃集》等诗文回日本后,写就了《沉疴自哀文》,引用了《抱朴子》《游仙窟》等经典书籍

空海

以《文心雕龙》为鉴,将《新定诗格》《诗格》《诗脑题》《诗仪》等书排比编纂为诗论集《文镜秘府论》《文笔眼心超》

吉备真备

教授皇太子阿部内亲王(孝谦天皇)《汉书》和《礼记》,并在大学教授五经、三史、明法等
A.汉字的传入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契机B.儒、佛思想在日本迎来了黄金时代
C.日本文化的主要思潮由欧洲转向中国D.日本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汲取和应用
3 . 近代以来,茶叶通过东印度公司远销英国,英国人用茶叶这种舶来品搭配茶点与改良过的陶瓷茶具,创造了内涵丰硕、形式优雅、享誉世界的“英式下午茶”。中国开埠以后,英式下午茶这种饮食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丰富了近代以来国人的社交活动。材料意在强调(       
A.文化价值是茶备受欢迎的主因B.经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首要方式
C.文化在互鉴交流中得到了发展D.茶文化得到全球民众的广泛接受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东亚文明与西欧文明在相互交融碰撞中推动人类历史车轮的前进。早在西周时代,中国和希腊就通过被希腊人称为“西徐亚人”的游牧部落作为中间媒介而建立起丝绸贸易的联系。公元前4世纪末,古希腊地理学家克泰西亚斯在其《旅行记》中,对东方亚洲的记述超过了希罗多德,但其对东方赛里斯(“丝”的音译)人的描绘是“男高十三骨尺,寿逾二百岁”。除丝绸外,中国高超的铸铁技术也传入欧洲。公元1世纪罗马作家普林尼的《博物志》中提到的“中国铁”,就是由汉朝逃亡士卒传入中亚,然后又辗转传入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对中国的输出则有玻璃、琉璃、毛麻织品等。公元8—13世纪,崛起在欧亚大陆中部的阿拉伯帝国充当了东西文明交流桥梁的作用,将欧亚大陆两端文化成果来回传播放大。先后通过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的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摘编自余建华《古代丝绸之路与亚欧文明交流》

材料二 18世纪,通过耶稣会士的著述和译作,外交官、商人、游客的回忆录和游记,中国文化特别是人文文化被介绍到欧洲,一时间欧洲出版了大量介绍中国文化、历史、政治、哲学、宗教等的著作和翻译的儒家经典。欧洲思想界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各自的解读、研究和理性的思考,并用中国文化作为参照物来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从而形成了思想文化方面的“中国热”。与欧洲基督教神学价值观不同,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强调文化的人本性,如儒家形成了“仁者爱人”的核心价值观,并在政治上提出“德治”和“仁政”。欧洲人认为中国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充满理性的无神论哲学,并说“中国可算世界上所知唯一将政治的根本法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对于道家,他们这样理解:“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为理性(reason)——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李约瑟在演讲中甚至说道:“吾人皆知彼启蒙时期之哲学家,为法国大革命及其后诸种进步运动导其先河者,固皆有感于孔子之学说。”

——摘编自冉昌光《中学西渐与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亚欧文明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国热”出现的背景及其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百科全书派认为,自儒家学派出现后,主导中国人思维的便是文人团体所宣传的无神论学说,这些文人把世间万象归因于自然,世界起源于“混沌”,物质的基础是“理”“气”“太极”。百科全书派的上述言论意在(     
A.传播儒家的理性精神B.借助中华文化抨击教权主义
C.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D.肯定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源氏物语》引用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中国诗词,作者在152个重要的情节中融入了131处节选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诗句。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90多处。而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整个小说中。由此表明(     
A.《源氏物语》是一部诗歌总集B.《源氏物语》作者曾久居长安
C.《源氏物语》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依据D.《源氏物语》取材于中国故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形成以后,经历夏、商、西周三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大一统的格局,一个强大而稳固的文明中心确立并且不断地向外辐射,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稻谷、丝绸、茶叶、陶瓷、漆器、医药等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等地。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日益成熟B.中国同东南亚等地交往以物质交流为主
C.东南亚等地发展越来越依赖中国D.中外贸易缩小了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
2022-07-15更新 | 1161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鲁迅在介绍汉译的《百喻经》时这样评价:“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文艺,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亦随在可见。”由此可见
A.佛教的传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佛教内容全是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C.佛教的翻译成为喜闻乐见的社会现象D.佛教传入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成分
9 . 据下表能够推断出当时明后期的部分科技著作
著作内容作者
《同文算指》引进与中国传统筹算、珠算不同的笔算法李之藻与利玛窦合译
《崇祯历书》引进了地球、经纬度等概念,比传统历法更加进步徐光启奉命重修,聘用传教士主其事
《泰西水法》介绍西方水利学知识,部分内容为徐光启《农政全书》所采用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
《奇器图说》介绍重心、比重、杠杆、滑轮等概念和原理瑞士传教士邓玉函与中国教徒王征合著
《远镜说》介绍光学知识德国传教士汤若望
《职方外记》叙述五大洲风土物产,较全面地介绍了世界地理知识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
A.士大夫普遍思想开明学术包容B.最高统治者注重引进实用科技
C.西学东渐涉及的领域比较广阔D.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西方传教士利玛窦送给明万历皇帝的礼物——《坤舆万国全图》(摹本)

材料二1584年,当利玛窦第一次在广东肇庆向中国人展示世界地图时,一些士大夫对于地图不是将中国放在中央而是推到东方一角上,提出愤怒抗议。为迎合中国人的观念,利玛窦“抹去了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在地图两边各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中央",以此为基础绘制成《坤舆万国全图》。即使如此,明清时期的典籍大多仍然怀疑利玛窦等人宣传的近代世界观念,视之为“邪说惑众"。当利玛窦、李之藻、徐光启等人过世后,世界地理知识很快被人所遗忘。直至鸦片战争爆发后的1842年,作为最高决策者的道光皇帝还曾向将军奕经询问:英吉利国距内地水程,据称有七万余里,其至内地所经过者几国?克什米尔距该国若干路程,是否有水路可通?该国与英吉利有无往来?

——摘编自王艳娟《论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坤舆万国全图》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坤舆万国全图》在鸦片战争前不受重视的原因,并谈谈你的启示。
2022-01-24更新 | 528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