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21-22高二下·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1 . 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古代朝鲜文化
类型内容影响
经济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____,稍后有了铁器
天文7世纪朝鲜半岛的居民修建了观测天象的____
史学12世纪完成的《____》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乐舞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
文化交流①佛教、道教和儒学从____传入朝鲜,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②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许多朝鲜学者具有很深的汉文造诣。在学习汉字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____
③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2022-08-13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讲)
21-22高二下·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2 .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时间内容中华文化对亚洲的影响
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汉字已传入____、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
3—5世纪儒学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____成为官学
4世纪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____、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7世纪制度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7世纪日本实行____,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越南的____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8世纪以后造纸术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3世纪火药火药在经____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指南针促进了____,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印刷术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____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4—15世纪琉球中国先进的____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15世纪郑和____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16—18世纪中国热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2022-07-31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美国学者米高邦曾在22个东、西方国家开展华人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1965—1984年间经济发展较快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儒家工作动力”(包括节俭、毅力、稳重等)这项指标上均排在前列。这说明上述东亚国家(     
A.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B.经济发展以儒学为导向
C.有类似的儒家文化背景D.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2022-07-22更新 | 776次组卷 | 8卷引用: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茶除了丰富的物态文化之外,更具有精神上的内涵,人们常以茶表达敬意、展示礼仪和明确志向等,中国茶文化就是物质与精神统一的文化。……是一种经济作物,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喝之可以解渴,品之可以怡情,入药可以治病,用于生产化妆品可以美容养颜。同时民间有以茶祭祖或以茶敬神等习俗,因此茶文化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茶文化又是一种怡情文化,可以茶自娱、茶艺表演、茶文化旅游等。

——摘编自盛敏《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

材料二   英国安妮女王是一位茶叶推崇者,她常举办茶会,屋内饰以屏风,桌上摆有.中国瓷器,以便能冲出芳香的中国红茶。在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英国开始进入全盛时期。这一时期,英国工业发达,农业繁荣,市场扩大,贸易昌盛。在这一大背景下,英国的茶叶消费迎来了一个繁荣时期。……随着饮茶生活的日益家庭化和社交化,女性在饮食消费生活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茶文化为英国女性参与社会交往提供了必要场.所-家庭茶室和社会茶园。18世纪后,英国国内对茶叶的巨大消费刺激了英国对外贸易发展。茶叶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英国的货币财富,丰厚的茶税收入一度是英国国库的主要来源。

——摘编自刘朴兵《略论英国茶文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饮茶之风在英国盛行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2-07-16更新 | 36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形成以后,经历夏、商、西周三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大一统的格局,一个强大而稳固的文明中心确立并且不断地向外辐射,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稻谷、丝绸、茶叶、陶瓷、漆器、医药等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等地。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日益成熟B.中国同东南亚等地交往以物质交流为主
C.东南亚等地发展越来越依赖中国D.中外贸易缩小了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
2022-07-15更新 | 1163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习近平在与博鳌亚洲论坛董事的会见中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幸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单元的享受,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感受。”这段讲话蕴涵了中华文化(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B.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C.以和为贵的道德观D.厚往薄来的义利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372年,高句丽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教育机关,以传播汉学为主要内容。8世纪,日本仿效唐代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学习《史记》《汉书》《礼记》《尚书》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这反映了(     
A.华人移民的历史贡献B.东亚各国文明的相互交融
C.中华文明的辐射作用D.东亚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2022-07-11更新 | 562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01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一度自喻为“西僧”,之后又改称为“西儒”,并研习儒家文明,以此表明他并非“西夷”。利玛窦此举说明(     
A.佛教在中国影响力不断减小B.文明间交流应遵循适应原则
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外联系D.明代儒学教化功能逐渐异化
21-22高二下·福建宁德·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11-1911年间,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人合译了大量“汉文西书”,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物理学等,其中出现了圣经、行星、国会、文艺复兴等术语。译书活动(       
A.源于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B.开启中国天文学的近代化
C.扩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D.旨在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2022-07-06更新 | 707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