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1850—1875年中国人口的流向与分布情况

流向地西印度群岛英属圭亚那古巴秘鲁南美巴拿马美国澳大利亚
数量/万人3213.5112.5165.5
占比2.34%1.56%10.55%8.6%1.95%12.5%4.3%
流向地新西兰夏威夷群岛菲律宾马来西亚东印度群岛加拿大其他
数量/万人0.52.54.5352534
占比0.39%1.95%3.52%27.34%19.53%2.34%3.13%

——摘编自陈泽宪《十九世纪盛行的契约华工制》

备注:东印度群岛是公元15世纪前后欧洲国家对东南亚盛产香料的岛屿的泛石。西印度群岛位于大西洋及其属海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之间,包括12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

(1)根据材料,指出1851—1875年中国人口迁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1851—1875年中国人口迁出的因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1650年去往北美的新航路开辟不久后,每年移居北美的苏格兰人只有区区数百人,到了北美独立战争前夕,苏格兰前往北美的移民已达到每年1万人左右。1700—1780年间到达美洲的英国移民中就有70%来自于爱尔兰和苏格兰地区,与此同时,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移民从顶峰时的35万降至不足10万。到了1785年,北美的苏格兰移民总数已经超过15万人。早期的苏格兰移民以契约仆为主,他们为开拓种植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随后,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了移民队伍,诸如教师、医生、会计、牧师、织工等,这些人让北美不再是文明的沙漠。

——摘编自赵博《从苏格兰到北美:18世纪苏格兰的移民运动》

材料二   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急剧发展与扩张,一批批华人在国内生存环境恶化和美国对劳动力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以劳工的身份涌入美国。1848年,美国西部萨克拉门托山谷发现金矿,矿区的开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仅仅从1848年到1851年,加利福尼亚的中国人就达二万五千人之多。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署后,更多华人进入美国,他们在这里开掘金矿、开荒种地、疏浚河道、修建铁路,将汗水与泪水浇筑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

——摘编自张楠《华工在美国,一个时代的印记》

(1)根据材料一,概述18世纪英国人北美移民运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并说明赴美华工对美国的贡献。
2024-04-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耳曼人在迁移过程中很注意学习罗马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他们向罗马人学习织布、造船、金属加工等技术。在造船方面,早在公元3世纪时,日耳曼人已能制造有14对人划桨的大柞木船,并从罗马人那里学会了使用船帆。至公元5世纪末,日耳曼人在金属加工方面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精神文化上,日耳曼人的法律,即“蛮族法典”,如法兰克人的“萨利克法典”也深受罗马法的影响。罗马人的文化已深入到日耳曼人的内地,在莱茵河、美茵河、多瑙河一线的日耳曼人驻地都留下了罗马人的城堡、戏院、浴场、雕刻物等遗址。在罗马人的影响下,日耳曼人内部开始出现了贫富分化,一些人成了富商、银行家。日耳曼人在罗马化的过程中大踏步地向文明迈进。

——摘编自刘爱兰《试论民族大迁徙对古代中国与西欧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1607年至1776年这场英国向北美的移民运动无疑对美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早在17世纪前半期,北美殖民地创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了比较民主化的议会,这些议会基本上是英国议会的翻版,尽管它们也具有一些独特的北美色彩。同时,早期的英国拓荒者在带去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同时,也“奠定了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为主体的美国文化的基调,其中最主要的标志就是白人新教英语文化。”……英国的家长制成为殖民地习惯性的伦理制度,丈夫可以任意鞭打妻子,已婚妇女没有任何法律地位,鞭笞、毁坏肢体等各种体刑方法在北美殖民地极为普遍。英籍移民还认为,只有白色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才是优越的种族,其他民族均是劣等民族。

——摘编自向玮《浅析北美殖民地时期的英国移民(1607-177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耳曼人在“罗马化”过程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殖民者对北美文化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口迁移与文化发展的认识。
2024-04-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时期中国部分留美学生求学概况

姓名毕业时间论文内容概要人生重大选择
蒋廷黻1895—1965年1923年英国左派政党工党的施政及其对印度、中国的启发回国从事外交史学教学;从事外交工作
雷海宗1902—1962年1927年法国大革命前“重农学派”政治家杜尔哥的政治思想回国任教;文化抗日;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世界史学科奠基
皮名举1907—1959年1935年结合德国强占胶州湾分析其远东政策;德国道路对中国有无借鉴价值;德国是否是中国抗击日本的可靠盟友回国任教;支持抗日;制定的世界史教学纲要在全国推广;在湖南师范学院任职时进行科学规划,促进学校、学科发展
吴于廑1913—1993年1946年中国商周分封制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相似大于差别回国任教,桃李满天下;主编的世界史教材全国推广

——摘编自杨钊《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者与美国的西洋史学术传统——以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生求学择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生求学择业的影响因素和意义。
2024-04-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美】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时间长、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

——摘编自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5年,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新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之前一百年移民天山北麓的内地民众损失惨重。1884年,新疆建省,为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清政府开始自内地发遣移民,取消了以往的禁令,允许内地农民赴新疆耕作,结果甘肃、直隶等省的“逃难百姓”来到新疆,人口“几于盈千累万”。左宗棠入疆平定阿古柏侵略势力时,天津商人多随营经商,颇获厚利,山陕以及京津地区的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前往新疆留而不返,汉族移民人数又一次猛增。民国初年,甘陕各省因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于是相率西行,出现了“走西口”的高潮,大批内地汉族移民来新疆定居。同时,其他各省,如山西、河南等省的农民、商人、手工业者也纷纷西出阳关,踏上前往新疆的路途。1931年前后,新疆省人口总数已达300万左右,其中汉人52.5万,占百分之十五。

——摘编自阎东凯《晚清民国时期天山麓地区汉族移民文化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初,美国全国人口只有7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6人。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吸收大量外来移民解决的。1862年《宅地法》的实施,带来了西进运动的新高涨。同时,西部广袤的土地,对于欧洲人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1864年美国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准许雇用外国工人,并向移民预借工资作为路费。在18611914年的半个世纪中,移民竟达2700万人。移民中大部分流入西部,成为开发西部的生力军。西进运动使美国的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农场数由1860年的204万个增加到1900年的573.7万个,农业总产值由22亿美元增至58亿美元,农业机械化过程进展迅速,为迅速发展中的美国工业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原料。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民初新疆移民潮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西部移民潮与清末民初新疆移民潮的不同之处。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起,西方文化大肆入侵亚洲和拉丁美洲。西方文化在这些土地上开始占据重要,甚至主流地位。但是,亚洲和拉美的民族文化并未因遭遇殖民而消散,反而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不断发展。亚洲的儒学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根本的差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却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譬如新加坡社会融合儒学文化与西方文化,形成了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的新文化。在拉丁美洲,几百年间,原生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冲突、融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巨翅老人》就展示了这种欧洲殖民文化与拉美文化尴尬的“混杂状态”,但这种融合最终形成了追求相互沟通与理解、多元共存、博采众长的新拉美文化。

——摘编自范景兰、侯宣辰《后殖民批评视域下〈巨翅老人〉的文化意蕴解读》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文化侵略美洲的概括。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具体的国家,举例说明后殖民时代的民族文化建构的做法。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外来移民

材料一     19世纪初~20世纪初美国外来移民统计   

时期数量来源地职业
1820~1860500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尤其是德意志和爱尔兰,东欧,南欧移民开始出现农民、工人
1861~1880500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东、南欧移民逐渐增多农民、工人
1881~19202350东欧、南欧及东南欧移民数量大大超过西欧、北欧,成为主要移民来源地农民、工人

——摘编自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二   

(1)根据如表,概括出这一时期美国外来移民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881年至1920年,外来移民达到高峰最主要的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2023-04-27更新 | 8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既有游牧民族的迁徙,也存在着农耕民族因多种原因进行的迁徙。大概从公元200年到500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往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

——摘编自《拉丁美洲史稿》《澳大利亚史》等整理

材料三   表:公元1-1850年中国和西欧的人口增长比较

时间
地区
公元元年10001300140015001600170018201850
中国596005900010000072000103000160000138000381000412000
西欧24700254135835341500572687377881460132888164428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例举3-6世纪,欧、亚游牧民族向南迁徙的事件各一例,分析指出此时中国农耕民族迁徙的方向和原因。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近代以来中外历史的相关信息,围绕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人口有过五次大规模的迁移,即南北朝“八王之乱”引起的“永嘉南迁”;唐代“安史之乱”后汉人大规模南迁;北宋“靖康”后北人第三次南迁高潮;明初政府屯垦戍边大规模北迁以及清代人口激增而向山地和边陲的大迁移。这些移民大潮中,越出国境向海外移民的人数不多,规模不大。明隆庆元年

1567年)开放海禁,随着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才日渐增多,至明末清初,估计约为10万人,到鸦片战争前夕则增至100万左右。

——摘编自丘立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

材料二   全球人口迁徙模式(16501940年)

——【美】坎迪斯·古切尔等著《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从原因和流向两个方面,归纳明朝以前和明清时期人口迁移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简述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300余年间大西洋两岸人口迁徙的基本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大西洋两岸出现上述人口迁徙现象的经济因素。
2024-04-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