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7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人口迁徙给美洲带来了深刻影响。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

——摘编自[美]伯恩斯、拉尔夫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阿巴拉契亚山脉至密西西比河的广大地区急需开发。美国政府采取了鼓励自由移民的政策,其中最有效的是1820年的《土地法令》,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了大批移民涌入和向西迁移。移居美国的西北欧移民,许多人经历了欧洲的工业化。据记载,移民中多为1444岁的青壮年,他们中的许多人从事艰苦而低收入的工作,如采矿和修筑铁路等。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大批外国移民涌入美国城市,促进了城市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和发展。由于美国的移民来自广泛的区域,入境后在认同美利坚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特征和文化。

——摘编自刘燏《移民对近代美国发展的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人取得的文化成就,并指出欧洲殖民者入侵对印第安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移民在近代美国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2022-06-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表

时期有色移民状况
二战后初期英国人口问题委员会报告指出,战后英国每年需要移民1.4万人。
《1948年英国国籍法》颁布,获得独立的原英属殖民地公民获准允许进入英国并寻找就业机会。加勒比地区、印度次大陆等地区的体力劳动者大量进入英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外交转向实行面向欧洲的现实主义政策。《1962年联邦移民法》规定英联邦范围内的各国公民,除非获得工作机会,否则不再有权在英国定居。前殖民地的大多数有色移民因学历较低受到限制。但随后的《1972年移民法》却规定欧共体成员国公民可以在没有工作许可证的情况下进入英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英国全面修改《国籍和移民条例》,严厉对待非法入境者,以保证那些可能和恐怖分子有关系的庇护中请人不会成功。
2002年起试行高技术移民项目。在试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成功接收了3万多名高技能移民申请。

材料二  在有色移民潮的冲击下,英国变成了一个有着庞大的亚裔和黑人社区的多种族国家。移民与本土居民的碰撞衍生出很多的社会问题,建立在资本扩张基础上的种族歧视、对资源有限性担忧而引发的移民忧虑、基于文化冲突的暴力事件等。英国的移民政策面临着限制与自由流动之间的艰难选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鑫《《人生七年〉: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


根据材料,就英国的有色移民政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2-04-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四星高中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之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尼格罗种人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太平洋的少数岛屿,蒙古种人聚居在中亚、西伯利亚、东亚和南北美洲,高加索种人集聚在欧洲、北非、中东和印度。后来,这一格局发生改变,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以外的地方;俄罗斯人开始慢慢越过乌拉尔山脉,迁徙到西伯利亚;更大的变化是向南北美洲的大批移民。

——摘编自王挺之等著《新世纪的曙光:文艺复兴》等

材料二   1650199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

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总计(百万)
16501001122100330545
1750140111295479728
185026626332957491171
1900401816361209371608
19505721661641321913682502
19907872764482764231135293
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总计(%)
165018.30.22.20.418.360.6100
175019.20.11.50.313.165.8100
185022.72.32.80.28.163.9100
190024.95.13.90.47.458.3100
195023.06.76.30.58.854.7100
199015.05.08.50.512.059.010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元1500年以后世界人口大规模迁移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650—1990年美国和加拿大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并简要说明。
2022-05-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印第安人来说美洲不是新大陆,4万年前就有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在被欧洲“发现”前,占美洲原住民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大约有4000万人,其中在拉丁美洲约2500万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陆续来到美洲,到17世纪中叶拉美的印第安人为950万人……1935年,南、中、北美洲的白人移民分别为4090万人、690万人、12430万人,而黑人移民则分别为1870万人、840万人和1240万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人口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1788年英国库克长在悉尼登陆时,居住在澳洲的土著有30万人,500个左右的部落,人们从事狩猎和采集,通过以群体的家族集团形式居住在一起。到了19世纪中叶,澳洲土著只剩下5万多人,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摘编自《澳洲土著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葡萄牙、英国、美国等国的殖民者往往迫使华工签署契约,让华工以未来若干年工资支付运输费用。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据1939年版的《加州志》载:“今天位于南部的肥沃三角洲地区……在未开垦前,一些失意的淘金者集居于此,保值糊口。及1870年,中国工人于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后,又接受低工资担任开垦三角洲地区的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堤防,逐渐全部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被开拓了。”

——摘编自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华工出国的历史背景。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从公元前3000年末开始,印欧语系各族分批地从他们的故乡地区向外迁徙,形成一个个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民族迁徙浪潮。当时印欧人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社会内部已发生了阶级分化,军事首领和贵族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对他们来说,进行掠夺是比劳动更容易地获取财富的途径,对财富的追求成了他们迁徙的主要动力。在印欧人中,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不平衡的,黑海北岸地区开始较早,而其他地区则较晚,这也是形成多次迁徙高潮的内部原因。

——摘编自 麟剑《人类源流史》

材料二   所示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情况。


——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印欧人迁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趋势。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南下移民的长河中,有三次浪潮使南方农业文化的发展出现三次飞跃。第一次发生在西晋永嘉之乱后,南来的北方侨民,使江淮一带的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时期取得长足的进步,将三国以来南方已经加速开发的势头更加推向前进。但是唐朝安史之乱将北方诸道化为千里萧条的灾区,大批难民蜂拥而至淮汉以南地区,形成了第二次移民浪潮。南方经济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已足与北方抗衡。靖康元年,金人南侵,宋王室辗转南逃杭州,大批北方各阶层人士随之南迁,形成第三次移民浪潮,使南方经济再度加速发展。从东汉末年到两宋之际的八百年,开始并完成了经济重心向南转移的全过程。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材料二   中国区域间人口流动在近代以前就已十分普遍,近代列强在对我国实行军事侵略和政治渗透同时,强行在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开辟通商口岸倾销货物和掠夺物资,与此同时,近代工业的出现并以较快速度发展,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的人口流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人口在乡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较大规模流动。从同一区域内部看,东部沿海沿江地区乡村人口流向城市规模大于西部内陆地区,从不同区域来看则呈现由内陆地区向东南沿江沿海单向流动。

———摘编自鲁克亮陈炜《略论近代中国区域城市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移民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人口流动原因。
8 . 下表为1912—1943年山东向东北地区移民的人数及回返、留住人数的情况(单位:千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年)迁入数回返数留住数时间(年)迁入数回返数留住数
1912-19135121603521928-192919048001104
1914-19155521843681930-1931980732248
1916-19175631454181932-19337447431
1918-19196022303721934-1935962739223
1920-19216982474511936-193765459163
1922-19237442724721938-19391220512708
1924-19257843244601940-194119701210760
1926-192713755288471942-19431880994886

——摘编自马晓驰《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山东移民问题研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时期山东向东北地区移民情况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022-04-1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模拟训练(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早期华工的出现是国内的生存压力、国外的吸引力及特定的历史环境共同交织作用的结果。国内的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口耕地压力。从清初到道咸年间的中国人口增加了5倍,闽粤两省的人口增长幅度更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但土地面积却增长很少,于是,向海外寻求生存空间成为了当时的被迫选择。二是自然灾害的影响。美国华工的主要故乡是台山,但台山自咸丰元年(1851)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这57年内发生了35次水旱、地震等灾害,生存资源的不足使得广东民众向海外寻求出路。三是社会动荡,社会矛盾激化。19世纪中叶,广东局势动荡,太平天国起义、土客械斗、两次鸦片战争等使得社会矛盾尖锐,引发了华人的大量外迁。美国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淘金热的影响、1848年的加利福尼亚地区发现了黄金,消息传到珠三角之后,大批广东人前往淘金。二是劳动力的需求。美国在赢得独立后,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开发广大的西部地区,但美国在1810年时,平均每平方公里也只有1.6人,因此,美国政府需要吸引更多移民开发经济。

——摘编自生键红《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早期华工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美国早期华工这一现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18.318.32.422.95.45亿
175019.213.11.630.97.28亿
185022.78.15.135.111.71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西欧国际贸易的变化,并说明造成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大洲之间的关联是怎样影响这三大洲人口比率变化趋势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