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第二次移民潮,这一时期美国人口的增长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工业发展对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更大,因此美国政府开始不断立法,限制欧洲移民,排斥亚洲移民……欧洲技术工人的到来推动美国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移民的到来,使得人们对社会规范出现多元的认知,当他们相遇、接触、碰撞时,会产生文化冲突,移民犯罪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种文化冲突。

——摘编自张璇、辛铭锐《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民与犯罪问题述评》

材料二   二战后,欧洲国家鼓励移民的流入以弥补劳动力的短缺。1965年,美国取消了偏向于欧洲的移民限额,并彻底修改了法律,使得70年代和80年代移民大量流入,其中大约35%来自亚洲、45%来自拉丁美洲。欧洲和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而移民的生殖率高,因此,西方人日益担心……移民会抢走他们的工作,占据他们的土地,享受他们的福利制度,并且威胁他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第二次移民潮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综合材料一、二,概述移民活动对欧美国家发展的影响。
2023-06-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欧大陆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矛盾,爆发为暴力的形式。自古代起,直到公元十三、十四世纪,我认为,可以总括为游牧部族向农耕世界三次冲击的浪潮。……第二次冲击后约四、五个世纪,到了十三世纪,又爆发了第三次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这是最后一次、也是范围最广的冲击。发动这次冲击的主要是蒙古人,投入冲击成为主力的还有大量的突厥人。冲击的范围包括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东欧和中欧。在第一、第二次冲击中作为主力的印欧人和闪人已经变成了受冲击的客体,成为农耕世界的防御者。……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材料二   近代中国人口的海外迁移不仅受到延绵1000多年的海外迁移惯性力量的推动,又因当时国内农业地区已基本人满为患、民族工商业萧条、城市无法吸收大量无地农民,移民海外自然成为缓解日甚一日的人口危机的唯一出路。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海外殖民地的拓展和开发,资本主义世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美国家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及其带动的西部开发,进一步导致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1862年,黑奴贸易被美国废止,支撑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黑人廉价劳动力资源宣告枯竭,移民美国的华人明显增多。据统计,1860年,加州每10人中就有一个华人。1870年,美国有63000华侨90%集中在西岸。

材料三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对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

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10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徐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古代游牧部族向农耕世界三次冲击的史实。以游牧世界第二次冲击为例,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其“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期华人向美国移民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
(4)谈谈你对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认识。
2024-04-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侨批(闽南方言中称信为“批”)是海外华侨寄回家乡附带汇款的家书及回文。侨批盛行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目前整理约有16万件。2013年侨批档案人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以来,闽粤等地区就是海上贸易、对外移民活跃的地区。明清时期下南洋的华人以经商谋生者居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掠夺,国内频繁的战乱、灾荒,造成民众流离失所,失业者日增,濒海居民遂纷纷出海渡洋谋生。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允许英美等国在华招募青壮年劳工出国。因为应募者要订立契约,以出国后的工资为抵押换取出洋旅费,时人称为“契约华工”,又叫“卖猪仔”。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在我国东南沿海招募“契约华工”超过200万人,在东南亚的橡胶园、古巴的甘蔗园、澳洲的金矿、美洲的中央太平洋铁路都有大量的契约华工劳动。

——摘编自刘平《晚清海外移民的心酸历程》

材料二   侨批1   本日报竞载,谓小吕宋华侨自演戏至今,已捐助革命军十万,又到去九百余人矣,至下等之人亦捐五元,甚然赞叹。中国人近来之爱国心大明也。

——191110月菲律宾华侨林书晏给黄开物的批信

侨批2   今者,愚欲与卿相商一事最利便于卿,何也?放足是也!放足之益实有数层,行路免艰难也;出外舟车免畏怯也;操作得自由也。有此三利而无一害,卿何妨而不为?

——1914年菲律宾华侨黄开物给妻子林氏批信

侨批3   迳复者,顷代收到抗大捐款国币贰佰元,当遵命转交该校当局。先生等关怀祖国抗战人才之养成,爱国热忱殊堪钦敬!(抗大:抗日军政大学)

——1939年周恩来回复泰国华侨苏君谦捐款批信

侨批4   近闻塘(唐)山春耕久旱,农田受阻,将来早稻绝望,以致米价如此突涨猛进,各处灾民叫苦连天,饥荒来临,实吾潮之不幸也……幸得俺乡侨,募国币120万元之左右,惟该项汇至汕头商号,然后领取更为妥善。

——1946年马来西亚华侨蔡得松给祖父母批信

侨批5   家乡自解放后,在毛主席领导下,封建势力已告清除,资产阶级经被打倒,不论交通、水利等要旨,凡属国计民生者,莫不落力改建,海外华侨多阅报章,每得佳讯,除少数顽固分子外,莫不额手称庆,跃跃思归。

——1951年泰国华侨刘潮俊给父母的批信

(上述5则侨批从潮汕侨批数据库中收集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移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则侨批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内容进行解读。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的理由。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加快向中国东北移民的步伐,在伪满初即制订了所谓“屯田兵”移民和一般“农业移民”的侵略方针。为实现移民侵略,日本政府对本国人民进行欺诈性宣传。日本移民主要配置在沿苏边境一带,山林边缘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的中心地区,日本侵略者认为“选定和取得农耕地,与满洲日农移民成败的关系极大”。1936年,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了庞大的移民计划,并列为“七大国策”之一。为此,日本和伪满洲国都强化了有关移民机构。截至1944年底,日本移民侵占土地相当于当时东北耕地总面积的1/10,到1945年战败投降为止,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移民达10.6万户31.8万人。

——摘编自孔经纬《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移民我国东北的侵略活动》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主要方式。
2024-04-0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高中二轮(全国高考)专题十 内容、措施类非选择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东省鹤山是著名侨乡,比邻广州等通商品岸的鹤山与外来文明的接触很多。山川形势复杂加上濒临大海,导致当地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因土地纠纷而产生的械斗冲突不断,当地流传着“与其饿着肚子,不如远走高飞”的歌谣。除秘鲁外,美国是鹤山人迁移的又一个落脚点。1848年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对金矿工人的需求增加,太平洋铁路修建,对华工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鹤山华工的出洋都要签下契约才可以出国承工,通常被拐骗而被迫签下契约。深刻的社会矛盾和个人生活的不如意,加之对海外金山银山的向往是推动鹤山人出外谋生的重要力量。鹤山作为著名侨乡,固然有其发展特点,但就总体而言,它也是19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人民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一个反映。

——摘编自徐晓俊《论晚清广东鹤山华工出洋的原因及途径》

材料二   美国实行自发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即“城市老板”管理模式,它存在于美国内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全盛期在一战之前。所谓“城市老板”,是指一些职业政客通过管理和组织移民把持市政权力的移民管理模式。19世纪以后众多移民流向城市,改变了美国生活格局、也加重了城市负担,使城市社会日益混乱不堪。这一时期“城市老板”在各个城市议会把持大权,市长没有实权,不能制订市政管理法规,对其手下也没有必要的约束力。“城市老板”积极参与,适应当时美国城市混乱的环境,弥补和缓解了城市移民管理缺失的弊端。他们往往站在移民的立场上维护移民的利益,使外来人口重拾希望。但是该管理模式并没能彻底解决城市移民问题,甚至还出现了混乱和腐败问题,有的“老板”通过授予资本家特许权以牟取私利。

——摘编自张利萍《战后美国人口流动的新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广东鹤山华工出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采取自发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流动现象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01780年间到达美洲的英国移民中就有70%来自于爱尔兰和苏格兰地区,与此同时,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移民从顶峰时的35万降至不足10万。北美独立战争前夕,只有不到20%的男性移民被称为“劳工”,而69%则是“技师”和服务性行业人员。大批有一技之长的英格兰或苏格兰城市贫民移居海外,对他们而言,“移居海外不再是绝望中的逃避,而是追逐中的机遇”。前往美洲的自由移民,与17世纪的契约工人不同,从事商业和贸易的男性很明显占多数。尤其是1763年以后,越来越多的来自上层社会和中产阶级的年轻人移民来到殖民地,从事商业活动或是在军队和当地政府中谋职。

——摘编自张亚东《试论18世纪英国的海外移民》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后,“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若骛”,出现了大批国人移民定居东南亚的现象。鸦片战争后,农民起义不断,统治阶级往往对参加反抗斗争的农民进行残酷报复,使得人民流离失所,大批逃往南洋。突如其来的社会经济变迁又造成了一大批失业者,他们为了养家糊口,纷纷下南洋以求发展。列强通过招工贩子许诺各种利益诱骗出国华工签订契约,更有甚者不惜动用绑架方式获取华工。半个世纪里,就有约200万华工被诱骗至东南亚地区进行苦力劳动。

——摘编自庄国土《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


(1)根据材料一、概述18世纪英国人移民北美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华人移民东南亚的原因。
2024-03-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36世纪,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南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匈奴、氏、鲜卑等游牧民族,纷纷南迁至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内迁各族相继经起兵反晋,建立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与西欧不同,内徙中原的北方诸族,历来仰慕汉族礼仪文化,并进行了全面深入学习。

——摘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15世纪未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锐减了约90%。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则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材料三   1990年至2005年期间,世界迁移者年均总数增加了3600万,从1.55亿增加到1.91亿,增长率从19901995年的1.4%增加到20002004年的1.9%。2005年,全世界的1.91亿辻移人口中,1.15亿迁往发达国家,7500万迁往发展中国家;大约1/3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1/3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到发达国家。以此可知“南南”迁移者与“南北”迁移者大致一样多。但总体上看,向高收入国家迁移的人数增长大于向低收入国家迁移数的增长。2005年所有迁移者中的75%居住在28个国家,少于199030个国家。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0%。1990年至2005年,17个国家占了人口增长总数的75%。美国增加了1500万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以上。

——王希恩《当代族际人口流迁与民族过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元3—6世纪东西方民族迁徙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18世纪全球人口迁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90年至2005年期间世界人口迁移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明清时期的中国政府不惜以严刑峻法来禁绝人口外迁,然而在晚清时期,还是出现了一股向海外输送中国劳工的浪潮,这种行为已经产业化,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繁荣。当非洲的黑奴贸易于19世纪后半叶逐渐消亡之时,全球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开始被亚洲劳工占据。1883年,英国正式终结了非洲黑奴贸易,大英帝国无法再为自己那些生产蔗糖的殖民地提供苦力了。对于英国而言,废除黑奴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这从英国远洋贸易公司那厚厚的资产负债表上就可以看出来。简而言之,就是他们急需人力资源来填补劳动力缺口。到了19世纪中叶,澳大利亚和加利福尼亚的金矿大开发诱使数以千计的中国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由于饥荒、洪水频发,大片土地被摧毁,这些中国人再也无法通过耕种来勉强维持生计了。在美国掀起淘金热初期,约有25000名中国苦力横跨太平洋,迁往加利福尼亚。而在1870年,已有200万名中国人想方设法移民至世界各地。

材料二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非洲黑奴和一个中国劳工之间唯一的区别是中国劳工有一纸合约而已。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萨拉·罗斯《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劳工移民海外浪潮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洲的黑奴和华工的不同与相似之处。
2023-05-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时,中国对外贸易、航海事业都很发达。7世纪初,在苏门答腊东南部建国的室利佛逝兴起后经常遣使来唐。唐代初年,诃陵国统一爪哇岛上的30多个部落后也和唐朝往来密切。室利佛逝当时是印度之外的世界佛教中心之一。唐朝时,中国高僧义净曾在室利佛逝居住十二三年;他所著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在室利佛逝写成而寄归中国的;中国高僧运期,精通古爪哇语,长居爪哇和室利佛逝并圆寂于此;据《新唐书·诃陵传》记载,唐代和尚会宁于公元665年到诃陵,居住10余年,翻译佛经。公元10世纪时,阿拉伯人马素提在《黄金牧地》一书中,记述了公元943年他经过苏门答腊时,看见许多中国人在岛上从事种植业。苏门答腊岛南部的众多中国人自称是在黄巢起义失败后避居这里的。自那时起,印尼华侨就豪迈地自称“唐人”,称祖国为“唐山”,把自己在海外的居住地称为“唐人街”。后世移居海外的华人多沿用这一称谓。下图为画家笔下的1940年雅加达班芝兰唐人街街景(局部)。


——摘编自薛秀霞《印尼华侨移民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历史上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并说明理由。
2024-03-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计有永嘉之乱、苏峻和祖约之乱、后赵败亡、淝水之战、刘裕北伐、魏太武帝拓跋表南下瓜步、宋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这七次,总人数约有90万人左右。简言之,在此期间,北方平均8个人中有一个南渡,南方平均6个人中有一个北来侨民。其流徙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北方人民到达南方,大都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

——摘编自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在1661-1812年这150年间,福建人口增加了9倍,耕地仅增加32%,人均耕地数从7.11亩降至0.9亩。道光年间“几乎年年有灾,灾区遍及全国”,维持生活“颇费踌躇,于是乎奔走外洋”。中国人移殖澳洲,“殆始于1840年到1859年之间”。随着中外一系列条约的签订,洋布“把土布消灭了百分之九十九”,“无业贫民乘北风附洋舶往国外图生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加强了对起义造反者的镇压,大量农民出洋避祸。如“广东新会平南王黄德滋,率部渡南中国海,最后抵达澳洲北部达尔文港,成为淘金工人”。

——摘编自张秋生《略论早期华工移居澳大利亚的社会历史条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方人民大规模南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南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华工赴澳的国内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