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大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材料四:观察下面三幅图


(1)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3)说说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与夏商两代君主着力强化自身的军事实力以威慑诸侯的军事政策不同,西周军事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政治或宗法手段控制、限制地方诸侯的军事实力。这一变化(     
A.深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B.强化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C.导致礼崩乐坏局面出现D.巩固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
3 . 西周时期,小宗世袭为大宗家臣,异姓亦可世袭为家臣,“事保厥家”乃其职责,职位世代沿袭,事事听命于家主。然至春秋时期,家臣可参与家主的政治、军事等事务,逐渐发展成“执国命”的“陪臣”,且家臣屡叛其主,出现“大夫专诸侯”、“家臣专大夫”的现象。这一变化(     
A.促使诸侯争霸向兼并战争转变B.体现出宗法分封秩序遭到破坏
C.有效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表明贵族内部未形成严密等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殷商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把自己的统治假托为“上帝”的命令。周人灭殷后吸取殷亡的教训,认为“天命靡常”,即“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能否享有“天命”,取决于君主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否保民。这一思想变化反映出(     
A.原始民主政治的影响B.民本思想的萌发
C.统治者道德修养提升D.神权政治的衰微

5 . 鲁国是西周重要封国之一,时人有“周礼尽在鲁”的赞叹。但据《孟子》记载:鲁国“(初封时)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这一变化(       

A.冲击了原有的统治秩序B.损害了新兴势力利益
C.促进了礼乐文化的拓展D.凸显了宗法观念强化
2024-03-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甲骨卜辞可以推断,在商朝“王臣”是商王的私兵,他们平时活动在商王左右,战时出征。但到了西周晚期,“王臣”囊括了周王国里除周王之外的所有臣民。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西周已经实现王权强化集中B.“家天下”的局面深入发展
C.分封制得以完善并不断推行D.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在公元前221年的统一、是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被史学家称为周秦之变的重要标志。秦武力扫平作为宗法政制之承担者的周朝诸侯之后,建立了郡、县、乡、里的垂直型行政系统,“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原六国的贵族被废为平民,秦始皇按军功等能力任用官吏,士兵按征兵的程序入伍。

春秋战国的儒家主张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法家则基于治野人的办法,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倡行“集权”“法治”。秦选择立足国家之维而攻击儒学为“六虱”的法家,“举事实,去无用,不道仁义”,把君主的意志作为法律,以秦篆的形式“颁行天下”,不分吟域地强制实施。夏商周形成的“华夏”“诸夏”的“文化共同体”的意识,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变成了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的政治意义上的紧密共同体。

——摘编自陈明《从殷周之变到周秦之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秦之变”在政治方面的体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变化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在上层社会,旧氏族在国内激烈的兼并斗争中不断消失;在民间,主要是众多家长制家族的解体;姓氏制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姓的“别婚姻”作用越来越小,氏无区别贵贱的功能。与以上现象属于同一时代的是(     
A.分封秩序依然能够有效维持
B.人群结构更多地按地区划分组织
C.只有皇族仍然具有世袭特权
D.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为共识
2023-03-03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大一统”内涵变化的原因。
10 . 在商代王城遗址中,以宗庙为中心的祭祀空间和以官殿为中心的行政空间均分布于城市的中心。而西周王城的祭祀空间和行政空间呈现疏离状态,且前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体量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民本理念影响城市建设B.高度集中的王权已出现
C.神权淡出政治体系之外D.国家治理理念出现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