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根据民族学与考古学的研究,宗族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的父系氏族时期。宗族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商末以前,嫡长子继承还基本是自发的,并未自觉确立为制度,“兄终弟及”在商仍时有发生,到了商末才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到了西周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由此可知(     
A.宗族制度体现了父系社会的特点B.宗法制度是西周特有的政治制度
C.早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连续性D.嫡长子继承制在商周时期完备成熟
2024-01-13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财政监督制度】

材料一   《周礼·天官》所记载的“宰夫”和“司会”有财政监督的权力,而且有一定的分工:“宰夫”重在审查各级官署财用出入的合法性,“司会”则要把官府的收支和它完成的事功联系起来进行考核。《礼记·王制》中提出“量入以为出”,对财政收支实行预算控制。《周礼》中规定:财赋的出入必须经过几个人的审核,内外互相考核,出入互相考核。战国李悝《盗法·杂法》中规定:遗失记载官物的帐薄以致财物数量有错误的,要按不揭发盗窃论罪。

材料二   秦代已有相当严密的财政监督制度。会计记录不正确,对财物保管不认真均会受到惩罚。此外还注重对新旧官吏交接的监督。西汉对于财政收支的具体监督,既加强对上计簿的审查,还大力严惩贪污舞弊和贿赂行为。隋朝以前有财政监督的制度,却没有专管机构。隋唐时刑部下专设比部,“职掌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程、通欠之物及京师仓库,三月一比”。北宋对于各级官署支用的财物要进行事前的和事后的审计,到南宋初设审计院。明、清以户部所属的“清吏司”来执行财政监督。十三个清吏司根据各省一年一报的文册进行审查核销。清前期大体延袭明制,均按监督的对象,作具体的分工。

——以上均摘编自赵友良《我国历代财政监督(审计)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一,列举我国财政监督早期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财政监督的演进趋势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天亡簋》铭文大意:武王来到管地,率领诸侯登太室山祭祀皇天上帝。后下山,在宗庙遍祭先王。文王德高闻于天帝,武王继承其大业,推翻商王朝,终止了商王祭天的权利。武王还举行了祭社大礼。天亡因护卫有功被赏赐爵橐礼器,(天亡)造簋铭文以颂扬王的休美。这反映了西周(     
A.宗族因素影响政权稳定B.政权宗教色彩愈加浓厚
C.王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
4 . 王令传递主要指周王派臣属将行政军事命令传递给执行者的过程,西周前期主要由史官负责。西周晚期,负责王家日常饮食事务的善夫进入政治权力中枢,与史官等近臣共同传递政令,并且近臣经常重申王令。这折射出西周晚期(     
A.周天子王权的弱化B.史官制度不断完善
C.中枢权力结构异化D.分封等级制的瓦解
2024-01-09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朝聘盟会时,对于诸国位次,规定“周之宗盟,异姓为后”。而《左传》指出“庄十五年尽僖十七年,三十五岁,凡八会,陈在卫上”,异姓诸侯在前的现象在这一时期多有发生。朝聘盟会制度的变迁反映出(       
A.原始民主传统遗风犹存B.诸侯纷争催生文化多样性
C.宗法分封秩序遭到冲击D.周王室无力直接控制地方
6 . 殷商的祭祀活动多表达对“帝”的崇拜,认为帝主宰了一切。武王伐纣胜利后,周人认为周“有命自天”,对“天”的崇拜取代了对“帝”的崇拜,并通过祭祀活动强化了只有“敬天”“孝祖”“保民”才能获得“天”的庇护这一观念。这反映出周初(     
A.占卜活动影响式微B.宗法伦理根深蒂固
C.民本思想成为主流D.人文观念得到弘扬
2023-12-10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2023-11-28更新 | 183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从政体形式上看,奉行一种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等级君主制,这种等级君主制,萌芽于夏代,形成于商朝,确立于西周。西周政体是君统与宗统的统一。其政体结构是严格地按等级划分的,即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周天子以宗法家长的面貌“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对国人进行统治。“君父之命不校”便是当时政体运行机制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材料二   在行政方面,雅典有由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职官的任用制度;有全体依次进行统治和被统治的安排;有抽签参加政治机构的规定,那些没有经验和专长的公民也可凭抽签轮番参政;对于任官资格完全没有财产定额的限制,或仅订立极低的财产资格;还有这种成例,除了军务以外,一切职司各人都不得连任,如真有连任的必要,也只限于极少数的职司,偶然可以有一两次的例外;最后还有这样的规定,一切职司,至少是尽可能多的职司的任期应该短暂。在司法方面,雅典有公众法庭制度,法庭成员由在全体公民中选出的人组成,他们有权审判一切案件,至少是大多数案件,包括那些最重大的案件,例如审查政务和财务报告、法制事项以及公私契约。在议事方面,雅典有最高治权应属于公民大会的制度,一切政事或至少是军国大事必须由公民大会裁决;反之,执政人员就该完全没有主权,至少应把他们的权力限制得很小。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西周时期和古代雅典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中国西周时期和古代雅典政治体制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商朝统治者宣扬自己是天神“帝”在人间的代表,要求臣民绝对服从。西周统治者用“天”代替“帝”来表示主宰命运的神灵,并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该时期(     
A.政治领域弥漫着神权意识B.统治思想具备了民本色彩
C.传统天命观逐步走向衰落D.皇帝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
10 . 与商王信奉的占卜不同,周王信奉的占筮内容极广,主要包括"八故",一曰征(战事)、二曰象(风云灾变)、三曰与(与人以物)、四曰谋(策划谋议)、五曰果(事成与否)、六曰至(来到与否)、七曰雨(降雨与否)、八曰瘳(病愈与否)。这反映出(     
A.殷周之际社会动荡B.天命观念遭到质疑
C.人文理性色彩的增强D.王权与神权尚未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