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商朝统治者宣扬自己是天神“帝”在人间的代表,要求臣民绝对服从。西周统治者用“天”代替“帝”来表示主宰命运的神灵,并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该时期(     
A.政治领域弥漫着神权意识B.统治思想具备了民本色彩
C.传统天命观逐步走向衰落D.皇帝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
2 . 西周前期,通过对反叛势力的征服和方国纳贡体系的建立,周朝国家实力迅速发展,影响波及山东、辽河、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为外缘的广大地区。这客观上促进了(     
A.周朝疆域的扩大B.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控制
C.华夏文明的认同D.宗法分封制的全面推行
3 . 下图为根据学者观点整理的“周秦之变”示意图。据此分析,这一变化反映了该时期(     
A.国家动员能力得到提升B.贵族政治彻底退出舞台
C.权力平衡模式逐渐打破D.中央垂直管理体制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史记》记载,国人暴动平息后,周厉王仍无法返回镐京,“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但是春秋战国的史书《竹书纪年》却说是厉王逃走后,一个名叫“和”的共国诸侯摄行天子事,故称“共和执政”。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乏出土印证的文献不能使用B.成书年代越久史书越可信
C.无法判断的史学分歧可以并存D.官方正史才具有研究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殷商社会崇拜天帝,祭祀祖先,认为人间任何事情都要受到冥冥之中神的支配。因此,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帝王贵族们的私人生活,都要求神问卜。这说明殷商时期(     
A.神权色彩十分浓厚B.王权至上不可僭越
C.商王大宗地位神圣化D.血缘政治趋向淡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王国维认为,夏商“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而西周初期“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导致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B.宗法分封制度的实施
C.敬天保民观念的形成D.礼乐制度的逐渐废弛
2022-11-04更新 | 464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

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

二、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

三、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应根据实际利弊而判定。所谓利弊,则应根据当时实际影响而作出判断。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观点,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2022-07-10更新 | 1208次组卷 | 32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铭文、《尚书》等文本,语言艰深晦涩;战国时期的诸子文献、《战国策》等文本,语言通畅平达。这一变化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确立B.宗法观念的弱化
C.专制集权的形成D.贵族政治的衰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对于分封制下的封土有多大这个问题,今文学家认为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古文学家认为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吕思勉则认为,今文学家说的是初封时的情况,而古文学家说的是列国后来开拓的结果。吕思勉所说列国封土的变化
A.是社会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B.促使民族认同意识的逐渐形成
C.是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基础D.标志着血缘政治走向地缘政治
10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0859次组卷 | 16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