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9 道试题
1 . 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郡一县
汉朝州一郡(国)一县
唐朝道一州一县
宋朝道(路)一府、州、军、监一县
元朝行省一路、府一州一县
明朝省一府一州一县
清朝省一府、直隶州一县、散州
A.一级行政单位变化较小B.州的行政地位不断提升
C.划界原则依据山川形便D.县的行政地位十分稳定
2024-05-11更新 | 21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至明清时期,考中的状元、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历经1300年,科考700多榜,共产生近600名文状元。历代皇帝都会将殿试钦点的每一榜状元及进士全部勒石铭记,并坚在孔庙国子监以示表彰,诏告皇朝文才辈出,标榜皇帝选贤任能,以鼓舞士气,垂示后人,营造重学风气。其中,北京孔庙约保留了195通进士题名碑,主要为明清两代石碑,碑上刻有状元及其余进士的姓名、次第和籍贯。许多历史名人贤达也在这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如文天祥、于谦、林则徐等名字都能在碑林中找到。

——摘编自叶小秋《北京遇见状元碑》


(1)根据材料一,说明示意图反映的历史现象,从经济的角度阐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代皇帝立“状元碑”的社会影响。
2024-03-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以后,奏章的拆读与审议权,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评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这反映了(     
A.行政中枢的完善B.君相矛盾的加剧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尚书权力的扩大
2024-03-04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针对“抽点中男入伍”的问题多次下发文书,时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始终“不肯署敕”。太宗即使当面讯问魏征,也无力改变其态度,只得作罢。这表明当时(     
A.程序正义得到尊重B.君主权威遭到削弱
C.三省分工较为明确D.施政强调以民为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家治理】

材料   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

一是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也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重要目标。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鲜明特点。

二是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

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域。如道、路、州、府、省、郡、县等.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管理。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对郡县体制的治理方式表现出高度认同。

四是因俗而治。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请选择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以“国家治理”主题,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3-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将明仁宗时期的内阁制与明成祖时期的进行比较,得出其变化有三:一是凡能入内阁者皆是品位尊崇之人,二是内阁(大学士)也有了自己的官属(下属)——中书舍人,三是内阁压抑六卿(六部尚书)。这些变化表明,仁宗时期的内阁(     
A.地位明显提升B.有效制衡君权
C.统揽六部工作D.代理皇帝批红
2024-03-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7 . 历代统治者重亲亲之道,善待宗室,却“位重而愈疏,禄多而愈贫”,这使得大多数宗室人才乏善可陈,甚至维系正常宗室贵族生活都出现了困难。这一现象反映了(     
A.血缘亲情逐渐淡化衰落B.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利益集团缺乏持久历史适应性
C.儒家主流地位旁落D.旧有社会秩序遭受非血缘制度的冲击
2024-02-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一方面采取措施削弱丞相的权力,如从建元元年到建元六年,短短六年之内,就罢免了卫绾、窦婴、许昌三位丞相;剥夺丞相“主臣”“除吏(任免官吏)”的人事大权等。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因削弱相权而带来的空缺,汉武帝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但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近臣,并让他们参与朝政,从而培养出了一批紧密团结在自身周围而又能与丞相为首的官品分庭抗礼的内朝官。

——摘编自郜金山《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研究》

材料二   明成祖永乐初年,阁臣的地位还较低,大都是些编、检、讲读之官,没有官署,行政上与诸司没有从属关系—“不得专制诸司”,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自宣宗后,入职文渊阁的大臣均相继晋尚书,且日后大学士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这些都标志着内阁成员地位的提高,也为阁权在其强势时期凌驾于部权之上提供了契机。……内阁根据上谕草拟诏救,但如果内阁认为上谕有假或不妥,则可以封还上谕,等皇帝再示明白之后方可草拟。

——摘编自张海英《明代内阁制度的盛与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内朝的原因及其与明代内阁本质上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的内朝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分析明代内阁制度的变化
9 . 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 …… 政府一切最高命令, 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 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这一制度的意义有哪些?
(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隋唐选官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2024-02-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汉帝太尉在任时间任前职位去职原因
高祖周勃公元前196年列候迁燕王
文帝灌婴公元前179-前177年将军迁丞相
景帝周亚夫公元前154-前150年中尉迁丞相
A.国家政局稳定已不需要设置太尉B.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设置无常
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D.当时各地封国削弱了中央集权
2024-02-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