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反映的是(            
A.封君封臣制的特征B.法兰克王国的兴起
C.拜占庭帝国的兴衰D.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是一幅描绘1215年英王约翰与贵族签订《大宪章》的漫画。画中贵族们用《大宪章》紧紧地裹挟着国王,国王的手脚被牢牢束缚。这幅漫画表现出(   
A.贵族推翻了国王的统治B.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图1是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指德皇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后前往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悔罪”,最后得到赦免。图2是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的签订。这些史实(     
A.体现王权有限的时代特征B.说明西欧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C.反映了等级君主制的建立D.表明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
4 . 下图所示为《英国大宪章》原件图。它是中古时期英国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该文件(     

《英国大宪章》原件
A.由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B.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
C.确立王权至上的基本原则,英国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D.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普通法系的组成部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公元800年教皇为法兰克国王加冕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治仪式各自反映出的基本政治内涵。
2023-10-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实验部)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描绘了中古西欧的“三种人”(僧侣、骑士、农民)。该图反映了(     

A.中古西欧的社会分工体系B.封君封臣制度的逐渐衰落
C.封建庄园农奴制度的瓦解D.基督教会主导地位的丧失
7 . 下图为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从左至右依次为:祈祷的人、作战的人、种田的人。该图反映了当时

A.封建庄园的构成B.城市市民的生活
C.王权的不断强化D.森严的等级制度
8 . 对下面两幅图片中相互关联历史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两种制度都发挥了土地的纽带作用B.都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交织
C.两种制度都确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D.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时期,欧洲的社会秩序具有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名义上存在于“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另一个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在这种秩序下,英国的世俗权力相对式微,罗马教皇及其教廷控制着社会的政治生活,民众只知有其领主,不知有其国家,还未对国家产生归属感,也没有“忠诚”于国家的思想。民众之间缺乏凝聚力,没有所谓的“民族情感”之类的特殊情感等。

——摘自岳蓉《“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研究述评》

材料二(法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宣称“朕即国家”,一人独揽全部国家大权,并且把王权神圣化,给自己冠以“太阳王”的称号。

——摘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791年7月,法国国民议会征用圣热纳维耶芙大教堂,将其改为先贤祠,用以供奉伏尔泰等人。在仿古罗马万神殿的三角门楣上,雕刻了“献给祖国感念的伟人”的铭文,大型浮雕的主题从天使围绕十字架的“信仰之爱”变成了“祖国为公民与英雄加冕”。

——摘编自刘娟《从“先贤祠”看法国“伟人”概念的变迁》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了法兰西民族。

——摘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中古时期西欧封建制度的典型特征。概述为了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强化世俗王权,16世纪上半叶英国国王所作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19世纪西方国家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10 . 下图是某同学所做西欧社会8至18世纪某领域的变化情况示意图。该图可能是(     
A.神权的消长B.议会的废立C.王权的强弱D.商业的兴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