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鉴于当时地方州郡举荐人才大多有名无实的弊端,规定年四十以上方有资格参与推荐,并制定“诸生试家法(经书),文吏课笺奏”的考课方案,称为“限年试才”。该方案的实施(     
A.有利于东汉政府扩大统治基础B.造成了门阀士族势力不断壮大
C.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察举制不足D.普遍提高了官员队伍执政能力
2 . 汉武帝时“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合格者方举至中央。后来又增加“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一环节。由此可见汉代察举制
A.克服了任人唯亲的弊端B.推动文官制度不断发展
C.改变了以德选官的原则D.促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3 . 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故“公卿多起于屠贩”。随着军功地主的没落,汇武帝时,开始推行“以儒取士”的察举制,并逐渐发展成为完善的选官制度。汉武帝此举
A.旨在解决西汉的王国问题B.削弱了门阀士族势力
C.践行了“天人感应”理念D.适应了集权政治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