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是,首相》是上世纪80年代BBC出品的政治情景剧,描绘和讽刺了首相哈克与内阁秘书长汉弗莱为代表的公务员体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一经播出风靡全国。其中有一段剧情,为提高民众支持率,首相哈克准备暂缓公务员加薪计划。同属公务员系统的首相秘书向汉弗莱通风报信,希望他想方设法阻止首相。这一剧情反映了(     
A.公务员系统影响工作效率B.文官制度不受政党影响
C.行政官员的产生机制不同D.英国国家实力的衰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表明(  )
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B.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
C.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D.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3-09-19更新 | 187次组卷 | 6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一致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2023-08-18更新 | 379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广大附中、铁一、广外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内容是一战末期和二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由此可以得出二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        
一战末期二战后
行政级
(若干职级)
与大学毕业程度相当行政人员行政、执行、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
一等书记级与高中毕业程度相当
二等书记级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专业人员法律、统计等
女书记级
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B.文官分类适应社会管理需要
C.英国文官分类淡化学历要求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
2023-03-22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合格考)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职位面向所有公民,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平等竞争,择优录用。这反映出该制度(     
A.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B.扩大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基础
C.受到两党或多党政治制度的影响D.赋予移民和妇女公平竞争的权利
2022-12-30更新 | 300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以来,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崛起与膨胀,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A.文官集团日益崛起膨胀B.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
C.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发展D.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
2022-12-17更新 | 179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这一做法(     
A.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B.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
C.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D.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
2022-11-15更新 | 102次组卷 | 5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一行为(     
A.延续了英国文官传统选拔标准B.试图打破英国政务官“政治中立”的原则
C.反映了执政党的政治诉求D.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
2022-10-11更新 | 1920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广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培优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算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发布上谕停罢科举止,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延续了1300年。科举制的长期存在,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政治、文学乃至社会风俗等各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科举制的作用一直是双重的:它曾促进了中国的强盛统一,也一度使得中国衰败落后;既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朋党;既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也阻碍了学术的进步;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又使学校沦为其附庸;既选拔了大量才智之士,也虚耗了无数学子的人生光阴……总的说来,在科举制实行的前期,其进步作用较明显,而后期消极作用较突出。及至清末,科举制还来不及完成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变,便在历史的浪潮中消失了。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彻底摒弃了文官对于权势的依附关系,使得文官成为一种常任职业。西方各国都确立了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制度。要求文官对政党必须是公正超然的,不得参加党派之争和政治活动,对政治问题保持缄默,忠诚地为政府服务。同时近代文官以技术资格为根据进入文官系统。在贯彻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基础上,录用文官的条件只看其是否具备任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文官系统中,官员的工作完全与管理资料的所有权分离,文官本身并不占有非人格化的生产资料和管理资料。

——摘编自郭素萍《论西方文官的职业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科举制的双重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今中外人才选拔的启示。
2022-07-03更新 | 530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美国联邦政府公职人员有的由考试录用提拔,有的由总统等行政长官提名任命;其中,各部部长、驻外大使等高级职位的任命须经参议院批准通过,但他们往往随总统的卸任而离任。由此可见,美国文官制度
A.难以摆脱政党分肥模式B.在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博弈中发展
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D.充分体现了议会主权的政治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