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表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

受罗马教皇派遣的教士孟特戈维诺,到达大都后即留居

大德五年(1301年)

元成宗遣使赴马合答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征取狮豹等物。

至治元年(1321年)

意大利传教士鄂多立克由海路到达大都,留居三年,复往中国西部旅行后回国。

至正二年(1342年)

元顺帝遣使至印度德里,赠予德里算端国男女奴隶及锦绸等物品。


表格说明元代(     
A.交通较前代更为发达B.留居中国的外国人很多
C.与罗马教皇来往颇多D.与亚非欧国家展开交往
2 . 表格为史籍中有关元朝社会状况的记述。据此可知,元朝(     
记述出处
“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元史·世祖纪》
“天下治平之时,台省要官皆北人为之,汉人、南人万中无一二。”叶子奇《草木子》
蒙古人“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元史·刑法志》
A.汉人社会地位最低B.制订了较为宽松的法律
C.社会秩序相对稳定D.实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发展和延续互清代,其内涵是动态变化的,各个时期的治边思想又有其特色(如下表所示)。统治者治边思想认识上的不断深化,与封建国家和边疆地区两者的发展密切相关。

历史阶段治边思想
西汉拓疆广地可使“威德遍于四海”,“守在四夷”
唐朝“四海如一家”“德泽治夷”“守在四夷”
元朝“华夷有别”与“内华夏、外夷狄”等观念比较淡薄
明朝“守在四夷”“华夷一家”
清朝“守中治边”“守在四夷”

——摘编自方铁、张维《论中国古代治边思想的特点、演变和影响》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考(周口市项城市五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的边疆治理情况。

朝代管理体系边疆防御民族政策
汉朝设立郡县: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和亲、武力征服、纳降、内徙、分化瓦解、派遣使者、屯田、册封官爵、羁縻统治等。
隋唐确立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部督、刺史,并可以世袭;设立都护府,统于中央政府。确立了军镇屯成制度,“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采取过武力讨伐,但以怀柔、招抚为主,主要是和亲、册封、内徙,还有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元朝设立宣政院;建立驿站制度。部署了大量军队屯田、册封、联姻、因俗而治等。
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实行州县、八旗并存制;盟旗制;沿袭土司制度,后来进行“改土归流”。西北设伊犁将军、东北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西南地区设办事大臣。封爵、给俸、年班朝觊、联姻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的中央王朝在长期的政治统治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形成并实施了恩威并施、和亲、羁縻、土司统治等民族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稳定了国内的民旅关系。近代以来,各民旅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五相支持,使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对民族自决和民旅区域自治两种政策的反复比较和权衡中,逐渐倾向于民族区域自治,同时,在个别地区进行的民族区域自治的试验取得的成效也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并最终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主张。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各民族长期相互杂居。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已构成国内最重要的政治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制度被确定下来。

——摘编自周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形成和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背景。
2023-10-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清朝前期针对边疆危机采取的措施。据此可知,清政府(     
危机地区背景措施
东南: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黑龙江流域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北部:新疆葛尔丹叛乱平定叛乱,实行盟旗制度
西北: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平定叛乱;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西南:西藏宗教问题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颁布法律
A.逐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控B.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
C.与明朝地方管理制度一脉相承D.面临严重的民族与边疆危机
2023-06-01更新 | 16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下表可知,明太祖(     
A.凭借长城抵御外敌B.统治时期边患严重
C.调整地方行政区划D.重视巩固北部边防
2023-01-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介绍了古代中国从汉代到清初的对外交往,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都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稳定B.对外都输出新型外交理论
C.都体现了“中原王朝中心观”D.外交人员众多且机构庞大
2023-02-1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清朝对部分边疆地区采取的治理措施。这体现了清朝治理边疆政策的特点是(     
A.因地制宜因俗而治B.以法律手段为主
C.优待各族上层分子D.注重以武力平定
2022-12-1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检测模拟(一)历史试题
9 . 1989~2018 年,是中国边疆研究的热潮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秉承历史传统,承袭了“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治理政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政治制度——羁縻府州制。唐朝的羁縻制度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要忠于中原政府、不得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第二种是所谓的内属国,如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第三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

——摘编自李振中《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论略》

材料二       下表1989~2018 年 30 年边疆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


聚类主题词高频关键词
边疆重点地区新疆、清代新疆、新疆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云南省、云南边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西藏、拉萨、日光城、噶厦政府、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蒙古、内蒙古、蒙古地区、黑龙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省、广西、海南岛、海南
边疆关注时段清朝(清代、清朝、乾隆、清政府、清代前期、清廷、明清时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朝)、明代(嘉靖、万历、明初、明廷、朱元璋)、唐朝(唐代、唐王朝、唐前期、隋唐时期)、元(元代、成吉思汗)、汉(秦汉、西汉、西汉王朝、汉武帝、两汉、东汉)
边疆治理边疆治理、边疆政策、治理、边疆教育、对策、边疆问题、改土归流、宗藩关系、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土司制度、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社会治理、国家治理、政策、理藩院、羁縻州府、西藏地方政府、安西四镇、策略、黑龙江将军、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卫所、天下观

——改编自朱尖《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热点、特征与边疆内涵认知》

材料三在清朝的前 150 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 20 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唐王朝实施羁縻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边疆研究最突出关注的地区,说明关注该问题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3)分析材料二、三,结合所学说明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的边疆治理情况。

朝代管理体系   边疆防御 民族政策
汉朝
设立郡县;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和亲、武力征服、纳降、内徙、分化瓦解、派遣使者、屯田、册封官爵、羁縻统治等
隋唐
确立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部督、刺史,并可以世袭;设立都护府,统于中央政府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采取过武力讨伐,但以怀柔、招抚为主,主要是和亲、册封、内徙,还有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元朝设立宣政院;建立驿站制度部署了大量军队屯田、册封、联姻、因俗而治等
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实行州县、八旗并存制;盟旗制;沿袭土司制度,后来进行“改土归流”西北设伊犁将军、东北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西南地区设办事大臣封爵、给俸、年班朝觊、联姻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的中央王朝在长期的政治统治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形成并实施了恩威并施、和亲、羁縻、土司统治等民族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稳定了国内的民旅关系。近代以来,各民旅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互相支持,使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对民族自决和民旅区域自治两种政策的反复比较和权衡中,逐渐倾向于民族区域自治,同时,在个别地区进行的民族区域自治的试验取得的成效也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并最终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主张。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各民族长期相互杂居,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已构成国内最重要的政治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制度被确定下来。

——摘编自周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形成和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整体上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