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和机构设置,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以达到民族和谐和国家统一的目标。”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特设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事,通译语言文字。”
B.“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
C.“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
D.“专管蒙古事务,尚可兼办回部。著将理藩院五司内派出一司,专办回部事务。”
2 . 下表为《滇事杂档》中收录的滇南地区官员与边境地区的土司之间往来文件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     

文件

内容

临安府官员给土司
稿吾卡的公函
土司、掌寨所管地方,乃朝廷地土,安设土司、掌寨,以卫边隅,寸地尺土,并非土司、掌寨私业,不得擅自与人。
土司稿吾卡对猛喇
老挝族人的声明
猛喇地方,系朝廷土地,安设土司、掌寨管理,并非土地私业,不得擅自与人。
A.双方在守护疆域问题上态度一致B.西南地区独立于清王朝管辖之外
C.清王朝在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D.清朝笼络西南地区各族上层分子
3 . 元朝时期,蒙古族的马奶酒为中原所接受,北方传来的胡萝卜、洋葱成为了南方餐桌上的必备之物。中原婚配中出现“频求更嫁,不以为耻”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南北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B.中原生活习俗受到统治者推崇
C.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D.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持续上升
2022-09-09更新 | 1450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初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发展至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一现象
A.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的瓦解B.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C.反映传统认知落后发展潮流D.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2022-03-13更新 | 1427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高(完)中C、D类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会典》记述理藩院:“掌外藩之政令,制其爵禄,定其朝会,正其刑罚,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布国之威德。”由此可见,清朝初期处理"外藩"的政策特点是
A.满藩分治B.因俗而治C.藩汉两制D.区域自治
6 . 清朝除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外,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管理列表如下。据表可知,清朝
地区举措
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廷监督实行“金瓶掣签”
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原维吾尔族头领伯克可世袭,由清廷委任并为其定品级
蒙古设盟、旗两级单位,盟长、旗长由蒙古王公担任,清廷任命
云贵在条件成熟地区取消了土司世袭之制,依汉制设立府、厅、州、县,任命流官管理
A.对蒙古地区管理最为薄弱B.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C.在云贵全面实现改土归流D.采取以夷变夏的治国方针
2021-12-28更新 | 1030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