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和约还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意味着宗教冲突融入了国家冲突之中。据此可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A.强化了欧洲的专制王权B.推动了国际法体系的构建
C.促使近代外交制度建立D.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2 .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提出:为解决洛林问题,有关方面“应提交双方提名的仲载人,或由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签订一项条约,或采取其他某些友好的办法来解决……而不使用武力”。这一规定
A.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B.削弱了法国及其盟国的势力
C.解决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D.受到了《万国公法》的影响
2021-02-03更新 | 1143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自建国开始,美国便一直憧憬着建立以美国联邦制为榜样的“普世联盟”。从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和平主义者们先后尝试通过宣扬世界国会、国际仲裁、和平联盟等方案来实现“普世联盟”的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这些设想又进一步发展为法律联盟、政治联盟和军事联盟等不同的蓝图……美国的外交政策也与联盟问题密不可分:一方面,美国从拒绝任何形式的“联盟”转向拥抱“联盟”,并借助众多盟友的力量来维系自己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作为国联和联合国两大国际组织最重要的创建者,美国的“联盟”理念也给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摘编自蔡萌《美国对外关系中“联盟”观念的演变(1789-1919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联盟”观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盟”观念的影响。
4 . 列宁在1916年指出,“民族自决权只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独立权”“它只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社会主义者不但应当要求无条件地、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这个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承认自决权”。可见“民族自决”
A.反映了当时欧美工人阶级的共同性认识
B.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斗争高潮阶段到来
C.意味着近代被欺凌的民族国家的自决权
D.表明了半殖民地革命应由无产阶级领导
2020-10-01更新 | 516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从维也纳会议召开到体系运转前期,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大国在该体系中,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也没有经常利用他国的暂时脆弱;相反,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该学者意在说明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
A.大国主导、利益优先B.保持克制、寻求共识
C.集体安全、欧洲均势D.协调矛盾、强权政治
2020-09-22更新 | 1050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复习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